张倩
【关键词】 中学生;心理健康课;规则;课堂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24—0070—01
当前,心理健康课现逐步成为学校的常态课。它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其独特的形式,成为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阵地,它着眼于全体学生,考虑绝大多数同年龄段学生共同关注的问题,因此,心理健康课的有效实施直接决定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我们应遵循心理健康课特有的规律,形成一些适合于心理健康课的课堂管理策略。
1. 重视开学第一课,有效构建课堂公约。行为主义是这样定义课堂管理的:学生在课堂所表现出的不良行为是由于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个是没有正确的行为规则,还有一个就是通过模仿和学习获得的。因而课堂管理中,教师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不断地强化适宜的行为,同时根除不适宜的行为。因此,清楚讲明规则是课堂管理最重要的第一步。因而,开学第一课教师需要明确指出心理课的课堂规范和课堂形式。但是,在制定课堂公约时,我们可以采用民主的方式,如构建一个团队活动,让学生在团隊活动的体验过程中,自主参与课堂公约的提出,小组整合最终形成大家约定俗成、共同自愿遵守的课堂公约。
2. 巧用小组积分机制,形成学生成长共同体,提高课堂有效评价。心理健康课有别于其他学科,它有一个多元复杂的评价体系,它更重视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因此,学生对讨论话题的关注程度、过程的参与程度以及学生的进取程度更重要。笔者在课堂中大胆实施了小组积分机制,根据学生的气质类型,形成6-8人小组,每个小组包括四种不同的气质类型,通过“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使他们形成成长共同体。每个小组中有四种不同的身份,小组长、记录员、计时员和计分者。每节课组员的身份都会进行转换,让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计分的原则笔者采用的是自我反思的4F原则。第一个F(fact),即我参与活动的整个过程是怎样发生的?第二个F(finding),即在参与的活动中,我感悟到的内容是什么?第三个F(feeling),在参与的活动中,我的情绪体验是怎样的?最后一个F(future),我认为今天的活动会对我今后的生活有怎样的影响?每个F是一个积分点,分享内容全面才能拿到满分。在活动中,有违反课堂公约的行为,也会相应地进行扣分。这样,学生形成了组内和组间的良性竞争,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表达,自我反思。小组成长共同体的建立,不但增进了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的归属感,还培养了学生课堂管理的自制能力。
3. 开创选课模式,贴近学生需求,激发学生课堂参与性。心理健康课内容的选择是教师成功教学的第一步。由于心理健康课的特殊性,课堂内容对学生的吸引也直接影响了课堂的氛围和相应的课堂管理策略。笔者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需求制定了五个主题的教学内容,如针对起始年级包括了潜能篇、人际篇、亲子篇、情绪篇、生活篇。不同主题下有不同的内容,如在情绪篇中又有五个分章,第一章丰富多彩的情绪帮助学生认识情绪、了解情绪的分类以及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影响;第二章神奇的情绪ABC,帮助学生理解情绪ABC理论;第三章向负面的情绪说goodbye,帮助学生调控情绪;第四章放下心中的包袱,直面心中的压力,让学生了解压力这个特定的情绪状态,并学会直面它;第五章认识抑郁症,结合现实生活,根据现实报道让学生识别抑郁症,并学会对抑郁症进行浅层的干预。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课,教师根据学生的选报,将选报同课的学生集合在一起进行授课分组,这样可以将拥有共同困惑的学生聚在一起,加强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性。
4. 巧设活动,优化教学设计,保障课堂秩序。心理健康课多以心理教学活动为主,让学生能在动态的活动中反思自己,从而获得内心的体验,实现观念的内化和行为模式的转变。可见,活动如果拥有它独特的形式,能更契合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方式。可是,活动的实施过程中经常会受到课堂空间的限制。如大风吹这个活动,我们并没有足够的空间让学生进行换座位。又如,在认识自我的主题互动中,我应用了“我的个性展”活动,想让学生在活动中理清自己。他们写完自己的特点后,我进行朗读,在朗读过程中就有学生起哄,达不到原先的目的。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我将活动改为了“猜猜我是谁”,根据学生所描述的,先隐去姓名,让其他同学猜一猜这是谁,这样不但增强了活动的参与性,还保障了课堂秩序井然。可见,教育智慧是在实践中慢慢摸索的,我们应该拥有创新性的思维,巧妙地改变游戏规则,优化教学设计,从而使课堂秩序井然。
编辑:陈富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