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飞
摘 要: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率。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激发市场、主体、要素活力,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绿的目标。下面,结合阜新市的具体实际,就我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一些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农业 农村 供给侧改革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12-00-01
一、我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的主攻方向
1.夯实成果,优化布局
结合沈阜200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带三年建设成果及新一轮滚动发展方案,要继续做强做大我市的设施农业、果品农业观光、高效农业、种养结合畜牧养殖、精品农业和都市农业六大产业区。截止2016年底,全市设施农业面积达到18.7万亩,果品林面积53万亩,精品农业面积91.1万亩,完成高效农业面积70万亩,建设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178个,都市农业91处。
2.统筹调整种植结构
我市2016年调减30余万亩玉米种植面积,2017年计划调减13万亩玉米种植面积,并力争有所突破。在调减的同时,增加杂粮、薯类、油料、蔬菜、浆果、干果等特色品种种植面积,不断优化作物结构和品种结构。依托畜牧养殖业传统优势,鼓励以养带种。推广秸秆青饲(半干)贮、微贮、氨化、粉碎等加工技术,提高秸秆饲料化利用率。大力开展耕地轮作试点,推进玉米与杂粮杂豆、饲草、薯类、油料等作物轮作。
3.调优畜牧养殖结构
结合示范带三年滚动发展方案和我市双汇、伊利、六和等现有重点畜产品加工企业,不断调优畜牧养殖结构,提升畜牧小区水平。加大引进域内外知名畜产品加工企业力度,鼓励企业与养殖合作组织建设“订单”“托养”等合作形式,促进畜牧业产、加、销全产业链的提档升级。
4.农业发展,科技护航
加强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发挥好我市现有的树莓、蔬菜、花生、苗木、水稻等10个升级科技特派团的科技引领作用,引进农业新品种,推广实用新技术,加大现代化农机农艺的有机结合。借助省农科院的技术力量,推进我市肉羊改良,打造阜新肉羊品牌。
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1.加强涉农资金监管工作
落实好中央和省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按照相关要求做好粮食综合补贴、大豆价格补贴、玉米生产者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普惠制政策的核实发放工作。制定出一套严密的、科学的、合理的涉农资金发放渠道和办法,使国家普惠制资金能发挥出应有的效果,真正的为农村、农业、农民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保障。
2.搭建金融平台,发挥金融助力的重要作用
引导涉农金融机构做好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加快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搭建并完善流转土地、农房产权等各类权属的确权、抵押登记、处置变现等制度和流程,活跃三农要素市场。建立“政银企”合作增信机制,提升中小企业融资成功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3.以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为平台,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
完善“政银保”合作涉农贷款扶贫机制,搭建市县级金融扶贫融资平台、推进农发行行政性金融示范区建设等金融扶贫创新上有所突破。
三、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
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夯实农业生产基础
我市为辽西北干旱地带,水资源总量严重不足。要大力发展农业,必须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如实施城市防汛“1+3”工程,按照时间节点,扎实推进细河控制性生态补水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力争尽早开工建设,扎实推进清河(蜘蛛山段)河道治理工程建设任务等工程。
2.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壮大农业新业态
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工流通企业与电商企业全面对接融合。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以我市知名旅游景点为依托,着力打造沙湖林海、温泉度假、民族风情、藏传佛教四大休闲农业旅游区。以大青沟、阿尔乡为中心,打造集大漠风光、沙湖林海、清凉夏日为一天的休闲度假区;以海棠山为依托,打造集敖包文化、寺庙文化、民族风情为一体的民族文化体验区;以瑞应寺、温泉旅游新城为依托,打造集圣域圣境、蒙古贞风情、温泉养生为一体的休闲朝觐养生区。
3.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模式
基于12316金农热线,开展市、县、乡 拓展延伸工作,建立农民之家”,推动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加快培育和打造农产品电商平台,在全区域布点的基础上,围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着力发展产业、产品联盟性、集中度较高的电商平台。
4.推进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打造宜居乡村
深入推进宜居乡村建设工作。继续做好农村垃圾清理“月检查,季覆盖”工作,保持农村整洁常态化。继续推进村屯绿化、亮化和美化工程。建议要加大对河道污染的排查检查力度,确保细河水质稳定达标。加强森林绿化。做好章古台沙地国家森林公园和海棠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工作。
四、对我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几点建议
1.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
如果按照工业4.0的标准来衡量我市的农业现状,我市农业现代化水平应在2.0左右的标准。故我市要进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政府引领、企业带动、行业支持为依托,挖掘市场潜能,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以集约型高附加值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来全面代替松散、无序的农业生产状态,使我市农业生产上一个新的合阶。
2.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适应市场需求
要坚定不移的削减玉米种植面积,去除过剩产能,同时加大花生、大豆、杂粮种植面积,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3.以存量带增量,促进我市农业转型升级
我市在种植业方面有花生、树莓、杂粮等绝对优势种植品种,在畜牧方面有肉羊、肉驴、肉鸡等优势种类,同时又有振隆、鲁花、伊力、双汇等国内一流的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入驻,我市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要以存量带增量,在完善现有的农业产业链条的基础上,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更多的国内外知名的,适合在我市发展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入驻我市,促进我市农业转型的提质和升级。
参考文献
[1]杨光斌.农产品流通与农业供给侧改革研究[J]江西农业,2016,(11):115-116
[2]陈孝清.农业供给侧改革下农民合作社发展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7,(01):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