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攀比心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018-02-18 01:37包红燕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2018年12期
关键词:消费观念消费观邻居家

包红燕

从吃穿用度到其他消费,从财富积累到学历经历,从职级职位到收入待遇……生活中,一些人总喜欢比较,而一旦走入盲目攀比的怪圈,则容易内心失衡、陷入迷茫。置身于物质丰盈、充满诱惑的现代社会,如何避免不良影响、防止攀比心态,做到冷静理性、独善其身,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现實考题。古人云,“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攀比之心,往往源于不自知和不知足。警惕攀比之风,贵在懂得知足。一些人一番攀比之下,心态便逐渐发生变化,越来越不满足于现有的生活,最终内心扭曲,在行为上一发不可收拾。

其实,社会中存在的这种攀比之风,在我们高中生中也存在。有同学看见别的同学买了一部最新的手机,于是也要求家长给自己买一部一样的。有同学看见其他同学买了一身很时尚和很潮的衣服,也要跟风买一套一样的。甚至,有的同学看见别的同学都是家长开汽车来接送,在家庭条件不太好的情况下,也要求父母买一辆汽车,否则在同学面前觉得没面子,抬不起头。……结合《经济生活》中的“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我们来谈谈怎么拒绝攀比心理,做到理性和适度消费。

1.消费心理

其实,我们表现的消费行为是受消费心理影响的。有什么样的消费心理就有什么样的消费行为。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现实生活中都有哪些消费心理。小明是一名高二学生,前几天他家里的电视机坏了,家里人商量准备买一台新的电视机。小明的爸爸说:“就买一台质量相对好点,实惠点,性价比高的,能用就行。”小明的妈妈则坚决反对地说:“那不行,既然要买就要买一台跟邻居家的一样的,我看邻居家的挺好的。”小明说:“你们那些都过时了,现在流行弯曲型的宽大的界面,看个电影、打个游戏,特别刺激、过瘾。”小明的妹妹说:“我们同学家的都是名牌的,咱们也买台一样的吧,买不好的,我都不好意思邀请好朋友来咱们家玩,觉得在她们面前没面子,抬不起头。”在这一家庭的谈话中,一共体现出四种消费心理。小明爸爸认为要买个经济实用的,这种消费心理属于求实的消费心理。小明妈妈认为要买一台跟邻居家的一样的,自己跟风、随大流,没有主见,这种消费心理属于从众心理。小明认为要买一台能跟上潮流的,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这种消费心理属于求异消费心理。小明的妹妹认为要买一台跟同学家的一样的,否则觉得特别没面子,这种消费心理属于攀比心理。经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小明爸爸所持的求实心理是一种理智的消费心理。

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生活方式的变化推动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更新,也带来不同消费观念之间的碰撞。我们高中生要做理智的消费者,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如何做到适度消费?就要看收入多少,以收入多少来选择支出。为了那些无用的支出不惜借钱或者刷信用卡来消费,是不理智的。但是过于节俭会使我们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也是不可取的。所以,我们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看见别人买什么,自己就要买什么,不考虑自己需不需要,买回来的商品适不适合自己,自己能不能用上,这种随大流购买自己并不需要的东西,是不可取的。别说我们现在还处于学生阶段,自己没有足够的钱来支撑这些消费。即使家里边很有钱,还不如把这些钱用到该用的地方上去。要避免情绪化消费,不能头脑一热就盲目跟风。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前段时间,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描绘了绿色中国梦。面对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需要我们每个人都行动起来。我们要尊重自然,要与自然和谐共处、和谐共生。在生活中,我们不使用一次性餐具,节约资源;去超市购物自备购物袋,不使用塑料袋;垃圾处理要分类,特别是电池;等等。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不可否认,当前社会比过去要进步得多。有些人就说,原先生活条件不好,才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呢,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不需要了。其实,不论在什么条件下,艰苦奋斗的精神是任何时候都应该发扬光大的。

猜你喜欢
消费观念消费观邻居家
正确认识消费
猫言猫语
高中生日常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调查研究
“90后”消费观
消费观
害怕
高中生消费观念与学校周边经济生活的关联探讨
大学生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调查分析
聪明多了
不同笔记本用户的鼠标消费观我的街头采访奇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