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承动
徐州汉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 徐州 221600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环节诸多,涵盖了材料管理、人员管理、机设管理等,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管理不到位,均可能会影响后续施工整体质量。特别是材料费用在建筑工程总成本中占比比较大,并且会对施工的进度、质量乃至安全产生重大影响,所以如何才能有效提升现场材料管理质量值得深入探讨。
为了确保建筑施工现场所用材料的质量,需要先从市场上众多供应商中选出性价比最高的一家,具体选择主要包括:其一,对材料供应商进行实地考察,包括市场信誉、售后服务质量、销售业绩等;其二,供应商的各类生产经营手续进行仔细查验和审核,查看相关信息是否完美;其三,通过同行更加全面、细致、详细地了解材料供应商的情况;其四,供应商质量控制体系是否具备国家以及行业内的相关质量认证进行调查了解,明确其在市场中同类产品中的排名情况进行掌握;其五,从技术和商务等视角来综合评审建筑施工材料,并科学制定评审准则,确保可以选出最优质的施工材料供应商。通过货比三家,比较各个材料供应商的价格,尽量选择质量基本接近的材料,选择高性价比的材料,同时还要选择临近施工现场的材料供应商,以便可以降低材料运输成本,并且对进货的实际数量与批次等进行科学确定。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了增强材料选择的合理性,可以充分运用计算机管理系统采集、统计和分析各种材料价格,并实现对材料价格进行实时更新,从而可以增强材料价格预算的准确性,有助于更好地开展材料采购工作。
在确定材料供应商后,需要科学制定施工材料采购计划,具体需要结合项目合同、设计文件、采购管理制度以及项目管理实施规划等科学编制采购计划,需要明确采购产品或服务的内容、范围、技术标准、校验方式、资质审查要求、采购控制措施等等,确保材料采购的准确性和合理性。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采购计划,有助于为材料采购人员提供必要的采购依据,这样使供应商更好地开展材料购置工作。
在施工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之前,需要做好质量校验工作,现场材料管理人员需要对各种材料的生产许可证、质量合格证等进行仔细校核,确保其满足质量标准以及施工要求[1]。比如,除了注重钢材质量外,还要对其型号、批次和数量等情况进行校核,确保其满足实际的施工需求。与此同时,为了确保进一步提升材料现场校验质量,还需要将质量管理体系贯穿于施工材料物资采购的整个流程中来,建立和健全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以便全面确保建筑施工现场材料的整体质量,保证其满足质量要求后方可允许进入到施工现场。
在各种建筑材料入库后,需要做好相应的存放管理工作,避免因为存放管理不到位而使各种材料出现变质问题,影响其正常使用。鉴于建筑施工中的材料种类比较多,且它们的性质也各不相同,所以现场管理人员需要结合具体材料的性质和特征来制定科学、合理的存放管理方案。针对不同性质的建筑施工材料,材料管理人员需要建立不同的材料库房,并做好相应的防护管控工作。比如,钢材是建筑施工中最为常见的施工材料,其具有众多型号和规格,相应的直径范围也比较广;水泥也有不同的型号和品种。针对这些不同类别的材料,要做好分类存放管理,并做好相应的防护工作。比如钢材,要做好相应的防潮和防雨淋工作,避免其出现锈蚀问题;而对于水泥,同样要做好相应的防潮和防雨淋工作,避免其出现硬化问题影响其顺利使用。
在发放各种建筑材料的过程中,材料管理人员需要严格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确保可以及时使用那些先引进的施工材料,避免现场材料搁置过久而影响其使用性能的发挥。结合建筑工程中的分项工程和分部工程等来核算建筑材料的耗用情况,严格按照规定的限额领料制度来发放材料。在建筑现场施工前,材料管理人员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栏目签订限额领料单,避免出现缺项情况。对于用量比较大或者比较贵重的建筑材料,要注意结合现场的使用情况,严格按照领料单的内容进行材料分发和使用,确保及时发放那些容易出现破损的材料。材料管理者在发放材料的过程中需要做好验交工作,确保内容的详细性,同时需要由材料领用双方分别在凭证上签字,避免其出现损坏问题,要遵从领料制度开展材料发放工作,确保出库台账登记工作的准确性,避免材料丢失后出现无法追责的问题。最后,在材料报废过程中,需要指派专门的报废人进行物料报废书填写工作,并由上级领导进行签字审核,确保材料报废人员的责任以及报废内容等的明确性,并注意根据现场材料的发放情况,及时做好现场材料库存的更新工作,避免后续材料库存不足而影响其继续使用。
一方面,要做好材料限量控制。通常而言,材料成本占建筑工程项目总成本的比例比较大,最大可达60%。为了减少材料成本,除了需要减少各个建筑工程施工环节的损耗量,还要注意节约材料采购费用,具体需要通过强化材料管理,优化材料采购、运输、管理和收发等材料管理环节,切不可浪费各种建筑材料;要合理进行现场材料堆放,减少现场材料的二次搬运;严格依据限额领料制度,结合材料消费量,按照分批次方式来使用各种材料,一旦超出限额领料规定后,需要及时采取纠正对策;积极推广和应用一些新型的建筑材料,通过材料的科学堆放来降低材料损耗量。另一方面,建立与健全材料成本管理机制。在建筑施工现场中,通过限额领料制度、材料进场验收制度、采购收料制度、余料回收奖励制度等管理机制的建立,来增强建筑材料利用效率,降低其成本[2]。
总之,材料管理是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部分内容,其直接关系到施工质量、进度、成本以及安全性。为了确保建筑施工材料管理质量,需要做好材料采购管理、进场管理、存放管理、发放管理和成本管理等工作,以全面增强建筑材料的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