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化一词在生活中被广泛使用,在各个学科中也经常被引用阐释,但人们对文化的概念却一直缺乏共识。文化涵盖的意义十分宽泛,包罗万象,既包括时间意义,也包含空间意义。历史长河中的每个时代器物、制度都是文化,当下人们的活动亦是一种活的文化。马林诺夫斯基认为文化是一个有机整体,包括工具和消费品、各种社会群体的制度宪纲、人们的观念和特点、信仰和习俗。因而在文化的探寻和研究中,最终的落脚点都会在精神、制度、器物的框架之内。马林诺夫斯基的文化定义从系统结构的方面定义了文化的三个层次内容。因此,文化更近乎一个分层次的系统概念,它是一种精神抽象,是一种制度固化,也是一种行为模式外显。
关键词:文化;溯源;特征
针对文化的描述浩如烟海,看似生活中常见、常用的词汇,其实含义却十分深远,在中外的学术和词汇典籍中有大约近千种定义,各个国家和研究领域的学者都对文化有着自己的定义和解释,但很难找到一种被广泛接受的定义。a
1 中国文化概念溯源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直接割断传承的国度,因而文化一词在中国的历史中更具有丰富的含义。先从文字学来分析,从中国汉字的字源上来看,中国文字主要源于象形文字,“文”字就是一个象形文字,用来表示各种颜色相互交错形成的纹理,和现代文字中的“纹”相类似。《周易·系辞下》载:“物相杂,故曰文。”“文”在历史早期是器物交叉揉杂在一起形成的,可以看出最早的“文”就是由器物而来,事物交叉揉杂按照某种规律或形式排列在一起,形成的物像而曰“文”。西汉礼学家戴圣编辑的《礼记·乐记》中提出:“五色成文而不乱。”在中国第一部系统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著作《说文解字》也对文进行了解释:“文,错画也,象交文。”“化”从象形文字的起源来考证,其形状如一个立正的人和一个倾斜倒立的人,本义为阴阳的互相转化、互相依赖、互相生成。《周易·系辞下》载:“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化”是生成、孕育的意思。在《礼记·中庸》也有相类似用法:“赞天地之化育”。《礼记·学记》中有:“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悦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可以看出“化”字多表示的是一种驯化、教化、造化生成的意思,通过环境的浸润和人的教习,更多的人脱离野的状态,进而达到道德的规范境地。荀子也提出过“化性起伪”,指人要通过自我的修炼去除内心的罪恶。
“文”“化”并行始见于《周易·象传》,其中有“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之句。天文是天道自然规律,而人文是社会伦理精神。可以看出文化一词在“人文化成”的意义中已经呼之欲出。汉代刘向的《说苑·指武》中使用了“文化”这个词汇。其文曰:“圣人之治天下,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谓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文化的词义已经与现代意义有一定的相似性,指出社会发展先要通过文来教化民众,化而不改然后通过武力来加以讨伐诛灭。及至南北朝时期,文化作为名词已经得到了广泛使用,与武相对应,以文化之、教之。南北朝有诗文:“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此时文化越来越广泛地指人通过孕育教化来改变生存的客观世界,使客观世界的发展更符合人的主观意图。
纵观世界历史上各民族、各国家独特的文化特征,都有其特定的地域和历史人文条件,如中国的文化主要是在一种大陆农耕文化之上发展而来,而多数的西方文化则是由一种海洋商贾交换文化发展而来。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在特定的区域——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历经五千余年绵延不绝、点滴积蓄、薪火相传发展而来。在中国的周边国家以及古代丝绸之路沿线国家都有大量中国古代器物这可用来例证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中国文化是古代四大文化体系之一,而且是唯一从未被割断传承血脉的文化体系。中国文化的保護、传承、挖掘是世界文化体系中一项重要的任务。研究中国文化要从历史的源头进行探寻,通过时间和空间的发展脉络不断进行归纳总结,思考、理解深厚的文化体系。
“中国”这个称呼就有别于很多国家短暂的名称。历史上在华夏族时期就出现了“中国”。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并建立了大一统的中央政权开始,虽历经朝代更迭、皇权替换,但中国的总体版图基本是确定在广袤的东亚大陆,以黄河、长江流域为中心,不断随着人口发展、生产力发展向四方拓展。明清时期中国的版图和当前近乎一致。形成了一个多民族聚集繁衍生息,历经了几千年不断的沉淀而形成的文化体系——中国文化。
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统治国家两千多年,多民族互相融合发展并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我们称之为中华民族。在历史上,中国在大多数的时代都是世界的经济、文化中心。因此,中华民族的称呼也是一种民族自信的体现。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历经王权变换、疆土拓展,内部社会政治文化不断交融,中华民族在客观上形成了一种多元文化同向而行的局面,在物理世界上也形成了一个疆域广大的多民族融合杂居的共同体。清末至二战前的近百年,中国的发展受到了列强的侵扰,发展十分缓慢,甚至出现了局部的倒退。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文化也经历了一系列螺旋发展,通过不断挖掘传统文化精髓,吸收现代文化元素,激励民众爱国精神、民族精神,形成了一种新的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是世界文化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并具有极其重要的贡献。在文化的精神文化层面,我们有先秦的诸子百家文化代代传承丰富,充满了天人合一的辩证精神;制度文化方面,经过两千多年的统一发展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大国管理制度;在器物文化方面最先被世界认知的就是中华的四大发明,对世界的文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由此可见,中华文化体系是一套具有极强内在生命力的文化体系,在世界文化体系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巨大贡献,历经五千年一脉相承。
文化是人的生存样态,是社会历史发展产物,是一种社会有机生命体,有着特定的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这在四大古文化发展的历史中就可以清晰看出。中国文化也是一种开放的文化,不断接受时代的更迭创新才绵延至今。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说过:“传统并不仅仅是一个管家婆,只是把它所接受过来并忠实地保存着,然后毫不改变地保持着并传给后代。它也不像自然的过程那样,在它的形态和形式的无限变化与活动里,永远保持其原始的规律,没有进步。”
文化是活的有机生命体,是一种开放的发展体系,中国文化历经五千年的历练,形成了独特的民族精神、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因此,随着时代发展,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兼容并蓄新的时代文化,不断扬弃、不断挖掘本民族的文化精髓才能不断创新发展民族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蕴藏在中国人的内心中、制度规范中、风俗和行为方式中,在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同时,它自身也发展着文化的时代性和现代化,在新时代的氛围中变异、更新,进而蜕变转型。
2 中国文化特点
中国的历史十分悠久,可考的历史有五千年,文化具有时间和系统传承性,在研究和分析中国文化的特点时,对中国传统文化要进行深入剖析。对中国社会的历史文化进行系统分析,找准文化中的突出特性,不断加以发展创新,才能更好地使中国文化不断传承发展。
2.1 文化中的伦理中轴特质
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中对中国文化的乡土性有着深刻的剖析,从中可以看出乡土情怀对中国人的思维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在中国文化中一个突出特质就是以伦理为中轴来构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中国文化体系下更加注重现实生活和重视伦理人情。在社会文化中彼此愿意用血缘、伦理人情来进行人际关系的连接。中国文化产生于大河流域的内陆农耕生产模式,农耕的生产模式决定了人际的合作模式大多以家族为主。家族是以血缘来维系人群关系,从而也决定了社会集结模式是以家族及家族体系为主导的,也继而决定了社会制度不自觉选择的一种伦理中轴的宗法制度是一种家国一体、家国同构的社会体系。中国最早的社会发展是一种氏族社会体系,随着封建社会登上历史舞台。但是作为封建社会的主导阶层,地主阶级并未发育完全而是继承了氏族社会的家族体系。氏族的强大力量使中国文化中的宗法制度成为了主宰社会的主要律令。
伦理情感的中轴性还表现在中国传统社会中道德是天然的评判尺度,要求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要用道德律令来自我约束,要效法古代先贤的做人标准。要求人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求领导者达到内圣外王的境界,要在内心中具有先贤的道德水准,做到治国、平天下。
2.2 历史绵长凝聚力强
世界文明史有四大文明古国,其文化都对后世产生了深刻影响。从未被彻底割裂的中国文化的内在体系逻辑性更强,因而得以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绵延传承下来,成为了中国人存续发展的一种精神养料。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文化体系以其特有的核心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器物文化、行为模式来进行传承发展。因此,中国文化拥有丰富的内容和强大的逻辑体系,要不断挖掘其核心价值,在当下发挥积极作用。
历经数千年传承而没有被彻底地割裂,说明了中国文化强大而顽强的生命力。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使中国文化具有极強的融合性,在历史上虽然历经各民族的入侵、执政,但是最终都向核心文化聚合。同时中国文化的文化凝聚力还体现为文化标签和心理的归属感。这种强大的自我认同是超越地域的归属感,每年大量的海外同胞、海外侨胞归国,或者在国外过中国的传统节日,这都体现出一种心系国家文化的情感依托。
3 民本性与集权性共生
由于伦理中轴的国民人际底色以及农耕生产模式决定的宗法制度在漫长的封建统治过程中不断强化,中国文化中有神权色彩和各类超自然崇拜,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却又十分客观,故虽有龙王庙的求雨行为,但更多的是开沟挖渠的自我救赎,对于超自然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寄托,而不作为生存依赖。在宗法制度管理文化之下,封建君权具有极强的集权性,具有大一统的中央管理模式。尽管宗法制度具有集权性,但依然重视内部成员的生存诉求,在社会文化中关注民本,对于民众的基本生存诉求十分重视。地理特征决定了生产模式,生产模式决定了社会制度,进而决定了价值导向的精神文化倾向,在治理结构中偏向于一种家国同构模式。中国文化出现了一种民本主义与集权思维共存局面,农耕生产体系下产生的文化是矛盾的一体两面集,权与民本共生共存,在中国特定的时空发展中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文化现象。其中儒家文化又是对中国文化影响较强的一种文化,对每个国人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农耕生产是一种对经验的不断总结,是对自然规律的摸索。所以文化中存在集权与民本共生,重视现实规律与自然法则,注重经世致用的文化倾向。
参考文献
[1]柴勇.中西管理文化比较研究[D].黑龙江:黑龙江大学博士论文,2018.
[2]汤正华.中西管理伦理比较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