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莹莹
(华南理工大学 广东广州 510641)
若要从企业的采购活动入手对企业发展进行研究,首要的就是要明确企业的采购活动以及企业采购活动过程中存在的供应商管理问题的概念。
首先,企业的采购活动是根据企业的相关需求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有过程的一个企业经营活动,在企业采购的过程中要经过采购计划的提出、审核、价格的谈判以及供应商选择、双方交货等多个步骤,企业只有做好了其采购工作,才能更好的开展下一步的经营过程。
供应商管理也就是在采购过程的一系列管理计划与活动,在企业的整个采购活动中,供应商是其重要的环节之一,因此供应商管理工作在整个企业的采购活动中就越来越重要。在具体的采购过程中供应商管理包括供应商调查、资源市场调查、供应商开发、供应商考核、供应商选择与使用、供应商激励与控制环节[1]。
由于供应商管理工作决定了整个企业采购活动的质量,因此,做好供应商管理工作可以确保供应商的供货时间、服务质量和产品的质量。进而更好的降低成本,并且与供应商达成较好的合作关系,更深层次的开发和挖掘潜在的供应商。
在现阶段中,随着我国企业的经营模式与经营理念不断的发展,企业在采购活动中对于供应商的管理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经过分析和讨论,具体阐释了企业与供应商之间关系以及企业对供应商的选择、评价机制两方面的问题,具体如下:
在现阶段中较为明显的一个问题就是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关系不够明确,大部分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并不明确,企业的发展以及企业的采购活动并非只需要一种产品,因此每次采购活动中会出现非常多的供应商,企业如果没有对供应商足够的重视,并且没有对供应商进行分类就导致供应商混乱的情况。与此同时,企业与供应商之间应当采取同样的管理方法,并且对于不同的供应商,企业也应当进行明确的划分与管理,但是这种方式增加了成本同时为企业监督供应商提供了非常大的阻碍。在经营的过程中,一个企业会面对多个供应商,供应商并不相同,供应的商品也存在差别,因此,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建立一个完善的明确的分类就很重要。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由于供应商之间差异而导致的工作考虑不周,影响生产装配进度等问题的出现。这种供应商与企业之间合作关系不明确的现象导致供应商战友了企业的大部分管理资源,并且使得企业目标并不明确,最终导致企业与供应商之间没有形成较好的连接,合作关系也就存在矛盾。
企业对于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价机制也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大部分企业对于供应商服务的价格、质量以都没有切实的关注到位,甚至进行采购的过程中都敷衍了事。这种现象导致企业在进行采购的过程中没能有效地降低成本,严重的甚至造成持续的损失。对于企业对供应商进行的绩效考核评估体系来说,目前出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点:①只追求低成本而不关注质量。②没有对供应商进行完善的管理,对于供应商的动态管理、绩效以及信用、违规等都没有做到合理的分类。这样就导致企业在进行对供应商选择的过程中主观印象太严重,没有客观的分析供应商是否适合企业的经营。并且不考虑供应商所提供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无法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收益。
现阶段中许多企业和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只是简单的合作关系,企业并没有重视供应商,供应商也并没有为企业进行考虑,因此这种关系影响了企业产品的质量、价格等,这也就无法使企业与供应商之间实现双赢的效果。
经过上文的分析可知企业在采购过程中所面临的供应商管理问题较为明显,具体体现在供应商关系,供应商评价机制等方面,因此,下文中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讨论,从分类管理、评价机制的建立以及双方关系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与措施。
企业的采购工作应当在明确合理的情况下进行,在传统的企业采购活动中,企业对于供应商没有明确的分类与认识,就很容易出现采购产品质量较低的情况。因此,在企业的采购过程中,对供应商进行合理的分类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在进行采购活动的过程中要应对多个供应商,而这些供应商为企业提供的产品种类多样并且每家的产品都有所不同,这就导致企业很难与一家供应商达成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供应商管理的问题也就出现了。要解决这个问题,企业应当明确供应商的复杂性,对不同供应商进行分类,进而在每次采购之前都制定好相应的计划与采购策略。如果按照供应商所供应的产品质量、数量以及各种信用等的综合评估,可以将供应商分成普通、一般、重要三个等级。更好的掌握各个供应商产品的情况,在采购过程中更加合理准确的采购产品,这种供应商分类的方法可以更加有针对性的加强企业的采购管理效果。
建立完善的供应商选择和评价机制,在进行同一种产品的采购时,企业会同时面对多个商家,这些供应商的产品咋价格、质量、服务、信用以及各个方面都存在差异,因此,企业应当对各家供应商有所对比,进而选出最好的一家或者多家,这样也有助于企业在日后的采购工作中与部分供应商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另外,在建立起供应商评价机制之后,企业在日后的采购活动中应对不同的企业需求可以更加明确的选择供应商,同时可以更加直观的了解供应商的各项数据,真正的做到对供应商的动态管理[2]。
另外,制定采购过程中的供应商的绩效评价指标,为供应商的绩效评价管理作出更加准确的相应,实时了解供应商在合同内的执行程度与出现的问题,其中,具体的内容可以分为五点:①着重评价不同供应商所供应产品的质量、价格、各种供应情况等,从多个方面对供应商的综合评分进行评定,提高交货质量,突出质量所占权重比例。②定期为所有供应商进行总的评价,周期可以以年为周期也可以以半年为周期,判断不同供应商半年内的情况,对不同供应商的优缺点更加直观的进行观察与分析。③订单变化接受率。④另外对供应商的财务状况,资产的周转率与收益率等进行分析与评定。⑤与此同时分析其可持续改进能力。
企业应积极主动地向供应商提供自己在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和经验,并积极地与供应商探讨成本控制问题。除此之外,还让供应商了解公司的生产计划、未来的采购计划等。企业只有和供应商之间达成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赢[3]。
企业在采购活动中应当与供应商建立起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只有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才能从根本上上提高产品的质量,保证生产的连续性,进而更加有效地缩短新产品上市时间,缩短时间的同时可以开展更多从而快速及时地响应市场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采购方通过与供应商精诚协作,大大降低自己的综合成本,包括库存成本、交易成本以及采购成本;采购方充分整合企业内外优势资源,通过与供应商共享信息,真诚合作,降低产品成本,从而降低产品价格,争取更多顾客,快速、高效地满足顾客的需求,提高顾客满意度,进而培养和增强顾客忠诚度,提高产品竞争优势。
总而言之,合理地选择、评价、管理供应商,使其能够更好地为保证企业生产服务,更少地占用有限的资金,使企业的生产能够有序的进行,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也是采购管理的努力方向。当然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应根据自身管理的需要做出适合自身实际的管理办法或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