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项目化的课程改革与研究
——以《建筑构造》课程为例

2018-02-17 13:18黄龙华吴一平
江西建材 2018年9期
关键词:建筑构造施工图教材

陈 颢,黄龙华,吴一平

(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江西 南昌 330200;2.华东交通大学,江西 南昌 330103)

1 引言

《建筑构造》是高职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识读、设计、绘制建筑施工图的能力,并能合理地选择构造方案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建筑构造》由于实践性强,建筑材料与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构造节点复杂,所以《建筑构造》一直以来都被大家认为难学难教,我院从2013年立项申请《建筑构造》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了基于工作过程项目化的课程改革与研究,经过5年的研究和探索,从课程大纲的确定,教材内容的充实与整合,到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教学手段的更新,我们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希望所取得的成果对其他高职院校《建筑构造》课程的教学有一定的参考。

2 我院《建筑构造》课的教学现状

2.1 教材陈旧

我院一直选用的《建筑构造》教材,由于版本一直没有更新,许多规范规程都十分陈旧,因而导致传授给学生知识不是最新的,甚至有的还有错误,使学生不能获取最新的知识和构造做法。而且建筑构造这门课程还有一个特点,建筑材料和构造做法日新月异,如何让我们的教材与时俱进?让学生走出校门更快地适应自己的就业岗位,也是建筑构造教材面临的一个难题。

传统的建筑构造教材,是由构造理论和课程实践两部分组成,教材章节被孤立地划分为基础、墙和柱、楼地面、楼梯、屋顶、变形缝等几大部分,章节之间缺乏联系,教学内容孤立枯燥,不利于学生形成整体的认知。

2.2 传统教学方法过时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以老师理论讲解为主,但对于没有任何实践经验的学生来说,复杂的节点详图,单纯依靠理论说教十分枯燥,从而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有的同学甚至不知道《建筑构造》学什么,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建筑构造》课又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教学过程中,用什么方法让一个个节点构造鲜活起来,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只有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技术。

2.3 高职院校学生与学情

高职院校学生入学分数较低,学生普遍存在愿动手不愿动脑的现象,自学能力较差,遇到困难非常容易放弃,从而产生厌学情绪。所以根据这一情况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想办法,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实践环节,通过实地调研、模型制作等方法,让学生多动手,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我院《建筑构造》的教学改革

针对我院《建筑构造》课程的教学现状,课题组主要从新课程大纲、教材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

3.1 新的课程大纲的确定

新的课程大纲打破传统课程理论和知识的系统性,基于工作过程,突出“以职业能力活动为导向,突出能力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建筑施工图项目任务为载体”的课程设计理念和思路,构建与建筑岗位相适应的项目化课程体系。我们选择了两个典型工程的施工图,作为基于工作过程的模拟项目。按照施工的顺序把建筑构造课程分成八大模块:一、认识建筑;二、基础工程;三、墙体工程;四、楼板工程;五、屋顶工程;六、楼梯工程;七、装修工程;八、综合实训。

采用项目化教学课程教学设计也是从企业实际工作内容的角度。出发,以典型工作任务作为设计主线,设立学习情境,由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独立的操作与学习,并完成学习情境设立的工作任务或项目,实现对工作过程的认知和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体验,从而形成基本的职业岗位知识和能力,满足职业典型岗位知识和能力的需求。

在《建筑构造》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选择了典型的建筑施工图案例,把不同的节点构造分成不同的项目,每一个项目由老师编制不同的任务书,先由老师对每一个项目进行分析,再由同学们通过小组讨论、搜集资料、测绘等工作,最后完成节点详图的设计。摸拟企业实际工作环境,真正让学生做到“学中干,干中学”,从而获得职业综合能力。

3.2 教材内容的充实与整合

在教材上我们对内容也进行了充实和整合,自编了校本教材与图集,通过建筑施工图项目任务为载体,使学生通过施工图来学习《建筑构造》,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能独立完成建筑施工图的识读、设计与绘图。

教材的编写我们非常注重与规范的结合,每个章节我们都摘录了最新的建筑规范,让学生在学习阶段就养成熟读规范的习惯,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能更好更快地适应自己的岗位。教材突出对构造原理系统化讲解,希望同学能充分理解构造原理,来应对日新月异的新材料、新做法。整本教材通过建筑施工图来贯穿始终,使学生识读、设计、绘制建筑施工图的能力得到增强。

3.3 教学方法的改革,更新教学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的理论说教,老师通过多媒体技术来分析讲解构造结点,学生通过模型制作来理解构造节点,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⑴老师充分利多媒体技术,制作电子课件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改进了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大量的现场施工的录像、图片,以及制作的电子模型和动画来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理解枯燥的建筑节点的构造做法。比如,《建筑构造》中的楼梯设计一直是同学们学习过程中的难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充分运用sketchup软件,制作了许多电子模型及动画,让学生能理解不同类型楼梯的结构特点,由于楼梯剖面复杂,通过sketchup模型可以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来观察楼梯平、立、剖的生成,使同学们空间想像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⑵学生增加实践性作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根据高职学生喜欢动手的特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制作模型的环节,通过模型制作,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像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 总结

通过4年的研究与探索,我们感到本课题对促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教师与学生双赢:基于工作过程,采用建筑施工图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课程设计思路,可以促使教师与行业企业专家沟通,自觉下企业锻炼,提高任课老师的实践技能。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也是其实践技能提高的过程,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可以学会如何根据任务查阅获取相关知识、规范、标准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自学能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融“教、学、做、考核”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教与学的过程,也是做任务的过程,同时也是考核过程。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多是帮助者、引导者,学生更多是进行主动思考、探索、建构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自学能力。

(3)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案例教学法可使课程教学与实际工程紧密结合,学生通过感受真实工作情景,提高学生对专业工作流程的认识能力和学习专业的积极性。教学过程中大量的实践环节的加入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猜你喜欢
建筑构造施工图教材
钢筋混凝土仿古建筑构造与抗震设计方法
大题小做,施工图是一个建筑项目的缩影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探讨输变电工程施工图预算管理与控制
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建筑构造》课程教学实践研究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探讨输变电工程施工图预算管理与控制
建筑构造课程教学路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