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在如火如荼的城市建设中,建筑垃圾正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事关城市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我国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已刻不容缓。
全国各地房地产市场一派火热,房价居高不下,房地产开发、旧城及城中村改造进程不断加快,使得城市面积迅速扩张。在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城市规模越来越大的背后,却鲜有人注意到,建筑垃圾的产生量与日俱增,正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阻碍。
数据显示,仅2017年我国建筑垃圾产生量就高达约24亿吨,到2020年或突破到40亿吨。截至目前,建筑垃圾的现存量已经超过200亿吨,并将在2020年突破至50亿吨左右。城市发展一日不停,建筑垃圾的产生便一日不会减少。
据中国环保在线了解,在我国,建筑垃圾在垃圾总量中的比重已经高达30%~40%,如果不能得以妥善解决,对于空气、土壤、水环境势必造成负面影响,从而威胁城市环境质量。
事实上,当前我国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处理进程着实不容乐观。相较于日本97%与欧盟的90%,我国的资源化处理率低于5%。以2017年为例,近24亿吨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仅为不到1.2万吨。
资源化处理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在于,尚未形成统一完善的建筑垃圾处理管理办法,缺乏科学有效、经济可行的处置技术,市场准入机制不健全等,以至于大部分的建筑垃圾未经无害化处理,简易填埋或运往市郊露天堆放。
在不少行业专家看来,建筑垃圾并不是真正的垃圾,只是放错了地方的“黄金”。经过分拣、破碎或剔除后,大多数的建筑垃圾可以实现资源回收利用。
曾有人做过这样一个计算:每回收150万吨建筑垃圾,就可以替代120万吨的天然石材,节省约6000万元人民币。如果能把我国百亿吨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利用,至少可以创造数千亿的价值。所以,建筑垃圾并不是单纯的“垃圾”。
在“互联网+”时代,加上建筑垃圾处理的政策法规体系日益完善,以及处理技术的不断突破,有业内人士乐观预计,在“十三五”时期,我国大中城市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率可以提升至超过50%,其他城市可以达到30%左右。
至于如何加大建筑垃圾变废为宝、科学处置的力度,中国环保在线认为,“垃圾不乱倒,泥浆不外运,河道不堵塞,海洋不污染”是大方向,不过从源头控制才是问题之关键。这就需要多方联动,采用政府引导,企业和市场发力的方式。
作为政策扶持性产业,政府方面加大政策的扶持和引导力度,仍旧是建筑垃圾处理未来一段时期的重点。具体来看,贷款、税收、补贴等方面的鼓励至关重要,在刺激企业与行业发展的同时,真正打造完整的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链,实现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来源:CBMD绿盟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