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是房屋建筑总设计师,是实现精品工程的主人,也是建筑产业从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发展的主力军,推动建筑业供给侧改革应当把建筑师的活力激发出来,释放改革的红利。但是,建筑师的责任感弱化,主人翁的精气神提不上来,过度强化业主负责制,个别假洋怪、楼歪歪也就出现了。高质量发展将激发建筑师的担当意识,坚持谁决策、谁担当,把敢于担当、善于担当的建筑师用起来,就必须实施建筑师负责制,像古人建长城,每块砖上要留有人名,目的就是为了确保质量和追究责任,这才使得我们今天还能看到伟大长城的遗迹。
实施建筑师负责制应当强化权责对等。按照国际建筑师协会的建议,在合同文件上,将业主的权力和责任同时移交给建筑师,特别是将工程价款支付、材料设备采购、过程验收等权力进行移交,同时,建筑师还要担当工程成本、工期、质量控制的责任。
实施建筑师负责制应当强化工程综合监管责任。建筑师需要承担起集合工程咨询、招投标、设计、监理、造价等技术人员团队的责任,建筑师既有综合各方工程技术管理的力量,也能起到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管的作用,是牵头负总责,也是总指挥。
实施建筑师负责制是人类改造自然、探索自然的实践经验总结。让专业技术较强的设计师负起责任有利于工程风险的控制,航天、航母等工程建设均采用了总设计负责制。与此同时,优秀的建筑师在工程实践中要不断总结提高,坚持不懈,不断提升治理能力,为实现社会文明的进步作出贡献。
实施建筑师负责制是传承建筑文化、落实工匠精神的具体体现。通过制度安排,留下百年建筑、千年工程;同时,通过谁签字、谁负责的质量追溯,增强建筑师的责任感和工程获得感,才能真正体现建设者主人翁的精神。
实施建筑师负责制需要良好的执业环境,全社会关心、关爱建筑师。要从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增强建筑师的荣誉感、归属感、获得感。要完善建筑工程风险防控机制,大力推行工程担保,细化建筑师执业保险、工程质量保险和工程支付担保,让他们安心、安身、安业,更好履职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