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静
(山西财经大学,山西太原030000)
Maslach和Leiter(2001)在前期研究工作倦怠的基础上提出员工敬业就是在工作中没有表现出倦怠,认为员工敬业也即是员工在工作中表现积极。翰威特咨询公司(2001)认为员工敬业度是员工为自己所在的公司感到自豪,愿意留在公司并努力工作的程度。盖洛普咨询公司(2001)提出员工敬业度是指员工认为自己是被组织接纳的,可以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对组织产生归属感和责任感。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2005)提出敬业度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工作难度、管理层领导能力、员工个人的工作前景、公司对员工能力的认可程度、薪酬福利和员工个体特征。钟孟光(2006)我国员工敬业度影响因素包括:不断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企业与员工价值观的趋同性、团队合作、员工是否参与重要决策和绩效考核与薪酬标准的公平性。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学者与相关机构已在敬业度的含义界定、内部构成、前因变量、测量工具和提升方法等方面均取得了许多成果。不过现有的“员工敬业度”中的“员工”并没有针对某一类特定员工进行细致的有针对性的研究。另外,在分析员工敬业度的影响因素、建立提升模型时也从具体的员工需求内容出发。
知识型企业把知识贯穿了整个企业的组织架构与运作流程。他们用知识来吸引和利用资源,知识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核心。在知识型企业中知识的创造与应用上升到了企业战略的位置,成为企业的核心资源。从转换职业的难易程度来看,知识型员工可分为管理者和专业技术人员,并且都主要从事非程序性工作。所以知识型员工就是利用其储备的大量知识来创造、传播和应用知识的,主要解决非程序性问题的管理者或专业技术人员。关于员工敬业度的定义,本文采用Kahn的观点,认为员工敬业度是组织成员从情感、认知和体力三个方面以自我投入到组织和工作。
马斯洛从社会文化的角度(1943)研究决定人的行为的需求内容,提出了一个五层次的需求框架: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该理论有以下观点:第一,未满足的需要会产生激励作用,以满足的需要则不具有此作用;第二,首先要满足低级需要,然后才产生满足高级需要的需求。
知识型员工与一般员工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工作成果中知识所起的作用要远高于其他因素。同时知识型员工的工作内容具有非程序性,工作环境也具有多变性和不可预测性。因而,知识型员工会更加注重在工作中的解决问题的自主权,同时也需要获得与付出相平衡的成就回报,对于工作中的和谐的人际关系也有的需求。因此知识型员工的需求内容包括个体成长,工作自主,业务成就和人际关系四个方面。
员工敬业度是一个受员工主观感受影响的综合性概念。敬业度会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是组织、工作和个体三个层面的。组织因素主要指组织的管理效能和组织对员工的支持等;工作因素主要体现在工作特征和工作价值等方面;个体因素包括个体自身特征和个体对组织与工作的感知等。
随着近年来管理理念的提升,员工敬业度的概念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但由于长期以来的企业体制和管理方式等原因,许多知识型企业的员工敬业度管理方面并没有取得理想效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没有给知识型员工造就很好的学习氛围;②没有重视员工个人成长,大部分企业通常只为利用知识型员工现有技能并没有从长远的角度考虑开发其潜能;③没有重视知识型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员工在企业中是否有可以不断发展与进步的环境或机会也会影响员工的敬业度;④缺乏公正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和有效的薪酬激励;⑤缺乏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知识型员工追求精神价值,在缺乏优秀企业文化氛围的企业中敬业度必然大大下降。
本文根据知识型员工需求内容与敬业度影响因素,并结合现实中知识型企业员工敬业度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敬业度提升措施。
(1)强化以知识型员工为中心的职业生涯整合管理。知识性员工的职业生涯整合管理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①拓宽职业发展通道。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不同职业通道特点,设计出多种适合知识型员工的职业发展路径;②重视与职业发展相关的学习和培训。
(2)构建公正且具有竞争力的激励体系。首先企业要制定有效的全面薪酬体系。全面薪酬战略可以有效满足知识型员工多种多样的需求,从而实现对其的有效激励和管理。其次,企业必须进行持续有效的绩效考核。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可以使知识型员工的业务成就需求得到有效的满足,从而提高员工敬业度水平。
(3)注重优秀管理者的选聘和自身管理水平的提升。一方面要注重选聘优秀的管理者,对管理者的要求既要包括工作方面,也要包括价值观、性格特征等个人特性方面。另一方面,要加强提升现有管理者的管理能力。
(4)塑造开放健康的企业文化。有效的企业文化会使员工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趋同。知识型员工具有特殊的需求内容,开放健康的企业文化有利于提高员工敬业度。
[1]陈爱吾.关于我国企业员工敬业度问题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5,(10):198
[2]方来坛,时勘,张风华.员工敬业度的研究述评[J].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2010,5:4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