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盐都区郭猛镇畜牧兽医站,江苏 盐城 224014)
现代规模养猪场,会因为不同的病菌而引起各种传染病,影响养殖的经济效益。此病原通常为猪真杆菌细菌,此病菌在任何猪群中都存在,不可能完全消灭。这种病对各日龄的干奶母猪威胁比较大,常导致死亡或转为慢性病。治疗效果较差。最急性的情况下观察不到任何症状,只见母猪突然死亡。本病与繁殖障碍无直接关系,只是母猪会因病患而致死亡或流产。笔者介绍了如何科学辨证防治猪膀胱炎及肾炎病,并针对病因采取有效预防控制措施,消除潜在诱发病因素和优化药物防治处方,为科学防治本病提供了成功经验。
猪膀胱和猪肾脏是猪泌尿系统的重要部件,两者之间紧密联系、互相连通。此外,这两者与猪的生殖系统之间关系也较为密切,可以说猪的整个泌尿系统与生殖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程度较大,任何一个局部发生炎性病变都可能会蔓延扩散,公畜发生尿路感染时或母畜产生子宫内膜炎、阴道炎时,膀胱和肾脏往往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炎性病变。一般而言,猪膀胱炎和猪肾炎属于多病因发病机制,可能包括内外源性感染、某种原发病产生继发感染及药源性中毒、机械性(物理性)损伤等;猪膀胱炎多见尿频、尿急、尿量少、排浊尿或血尿,尿液腥臭,尿液静置有沉淀物等;猪肾炎常见消化不良、食欲衰减、病初发热、尿量较少、尿液黄赤或血尿、肾体水肿、尿毒症等。
一般而言,猪膀胱炎与猪肾炎的致病因基本相同,大致包括:①病原性,猪的病毒性、细菌性、混感型(病毒+细菌)原发病均可能产生继发症,其结果就会导致泌尿器官、生殖器官的炎性感染,临床上包括子宫炎、卵巢炎、阴道炎、腹膜炎、睾丸炎、附睾炎、阴茎炎等均会引起猪膀胱和肾脏的炎性病变。②药源性,最常见的就是长期、大量使用某些半衰期较长且不易于动物机体吸收的抗菌素,如长效磺胺、长效土霉素等,很容易导致猪的肾脏和肝脏发生病变;猪误食某些强刺激性食品,如松节油、甲醛、乙醇、斑蝥、生石灰等,容易造成生殖及泌尿系统上皮黏膜发炎。③物理性因素,主要是异物刺伤生殖或泌尿系统的某一部位致其发炎;外力碰撞、重击导致膀胱或肾脏创伤;阉割或接助产等消毒不严引起感染;动物不洁性交或交配过程产生创伤性继发感染等。④器质性病变,如肾结石、尿路结石、膀胱结石、生殖或泌尿系统局部盐类物质沉积等,常因结石(盐类沉积结晶)摩擦局部并致其发炎。
以症状鉴别为主,症见发病畜频繁努责排尿,但仅排除少量尿液或无尿液排除,排除尿液较少且浑浊或带血色,按压后腹部过度敏感(有痛感),少数病畜病初体温升高,消化及食欲不良,尿液久置有沉淀,尿沉淀物经过实验室检查内含多量血红细胞、白细胞、脓球、脱落上皮黏膜组织等。
症状鉴别依据包括:病畜后肢水肿或突发性致瘫,尖声嘶叫,被毛粗乱逆立,二便失禁,肝门松弛且外翻,偶见发生脱岗现象;继发尿毒症是病死率极高,剖解病死畜尸主见肾脏明显水肿、切面外翻多汁,肾实质有点状出血,肾脏色变或质变,肾盂内腔多见尿酸盐沉积,肠系膜结肠水肿呈凝胶状。
(1)重点防治消化、呼吸性常见传染病及繁殖障碍性综合征,比如冠状病毒病、轮状病毒病、细小病毒、非典型猪瘟、附红细胞体病、弓形体病、大肠杆菌病、葡萄球菌病、链球菌病、绿脓杆菌病等,尽量减少上述原发病,既能有效降低对肝肾、膀胱等内脏的损伤,从而降低感染发病率。
(2)科学选择与使用防治药物,宜坚持中西医结合、多用保健型食药材、多用中医中药、尽量少用或不用抗菌素的总体原则,近代采用复方中草药制剂、纯中药提纯剂、抗生素替代品等防治畜禽常见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降低药物毒副作用、减轻药残、减轻动物脏器(特别是免疫脏器)损伤性负担、防止产生耐药性等多方面表现出优势。代表剂包括:微生态制剂、抗菌肽、酶制剂、酸化剂、寡糖、复方中草药(黄芪多糖散、麻黄鱼腥草散、荆防败毒散、小柴胡散、胃肠活、双黄连、苍术香连散、白头翁散、益母生化散等),通过中兽医辨证、合理加减应用上述保健型食药材防治(治未病)多种四季常见高发病,效果显著。笔者推荐猪场使用经验方“黄芪多糖散(含黄芪多糖、青蒿素、人身皂苷、板蓝根、大青叶、鱼腥草、免疫增效因子等)”,在四季动物疫情动态流行期、发病期按照0.2%~0.5%比例拌料添加,早晚各喂1剂、连喂5~10 d,本方对任何不明原因引起的混感综合征均有良效,经常性使用并无明显毒副作用,是当前畜禽养殖首选的实效防治组方之一,对于降低生殖、泌尿及免疫系统损伤极为有益。
(3)对于肝肾机能不健全或衰弱的低龄仔猪、老弱病猪,在使用抗菌素时,宜选择可溶阿莫西林、乳酸环丙沙星、氟苯尼考、多西环素等易于吸收利用的抗菌素,尽量少用长效复方磺胺、长效土霉素、长效四环素等半衰期较长、且不易为机体吸收利用的抗菌素,这样可防止造成肝肾严重损伤。
(4)加强日常管理,主要是禁止饲喂过期霉变的饲料(含曲霉菌);优化饲料配方,防止诱发相关疾病,特别是要防止诱发组织结晶盐沉积、泌尿道结石等伤肾疾病;科学配育繁殖及接助产,尽量防止造成生殖及泌尿系统创伤性感染。
要科学诊断原发病、辨证用药施治:①膀胱炎,采用黄芩、栀子、车前子、木通、甘草、知母、黄柏、猪苓各等量,浓煎汤内服,1剂/d、连喂3~5 d,必要时投喂2~3剂可溶阿莫西林控制继发感染。②肾炎,重在利尿、排毒、消肿,用药要注意尽量坚强肝肾负担,组方推荐“黄连、栀子、生地、木通、泽泻、黄苓、茯苓、甘草、滑石、白芍”各取适量(遵医嘱),浓煎汤内服,1剂/d、连喂3~5 d,必要时投喂1~2剂可溶阿莫西林控制继发感染。
所谓重症是指绝食较久、继发感染较为严重的病例,实用处方推荐为:①膀胱炎,以成年猪为例,采用“氨苄西林钠或复方青霉素(0.1 g/kg)+黄芪多糖注射液或双黄连注射液(0.2 mL/kg)+鱼腥草注射液(10~20 mL)”混合肌注,1剂/d、连注3 d;若伴尿闭、尿潴留的病畜,需先行导尿排空,可用人用导尿管引流排除膀胱内积尿,并用0.1%雷奴佛耳液冲洗腔体,冲洗干净后注入青霉素80万~160万IU控制继发感染。②肾炎,消肿首选利尿剂,一般选用双氢克尿唆(0.2~0.4 g/头)内服,1剂/d、连3 d;对症控制继发感染可用“头孢菌素(0.1 g/kg)+黄芪多糖注射液(0.1~0.2 mL/kg)+鱼腥草注射液(10~15 mL)”混合肌注,1剂/d、注3 d;对症控制,心衰可用强心剂(安钠咖、樟脑或洋地黄制剂),出现尿毒症的病畜可用5%碳酸氢钠注射液(200~500 mL)+5%葡萄糖溶液(500~1 000 mL)混合静注,大量血尿时宜适量应用止血剂。
加强对该疾病的预防是减少疾病发生的重要措施,在预防中首先应强化饲养管理,提高生猪健康指数,增加猪体对疾病的抵抗力,这是有效预防疾病发生的根本。除此还应健全防疫措施为生猪创造一个健康适宜的生长环境,减少因环境恶劣导致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