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传新,毛加强
(1.西北工业大学 党委宣传部;2.西北工业大学 人文与经法学院,陕西 西安 71007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强化统一领导、顶层设计、改革创新和重大项目落实,深化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1]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西部重要省份——陕西是我国航空制造业科研、试验、制造的重要基地之一,在西部大开发、国防大发展、军民大融合的今天,陕西省航空制造业迎来了重大历史发展机遇,也承担着我国航空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历史任务。航空制造业技术复杂,单靠某一方面独立创新很不现实,产学研协同创造新是航空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必然选择。
陕西省航空制造业技术创新,经历了技术引进模式、独自研制模式、产学研合作模式和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四个阶段。
20世纪50年代,陕西省航空制造业是靠成套引进前苏联制造技术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这一时期航空制造业发展战略为“从飞机修理到制造”,大规模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在陕西省大量投资,加速了航空制造业的发展。从1954年开始,航空制造业工作正式转向制造。陕西省航空制造业这个阶段技术创新主要是以从前苏联引进成套设备为主,主要围绕飞机生产线和发动机组装生产线的引进。这个时期的成套设备购置,属于最低层次的技术引进。
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陕西省航空制造业处于独自技术研制阶段。其中20世纪60年代,作为我国航空工业布局的重要一环,陕西航空制造业已经初步掌握了飞机制造技术,也建立了航空方面的科研机构。1960年7月前后,前苏联单方中断了对华援助,陕西航空制造业开始从仿制走向自行研制的发展道路,把仿制与局部自行设计结合起来。20世纪70年代,在工艺上大胆革新,进而逐步过渡到改进改型和自行设计、自行开发阶段。包括对轰炸机(轰6)、运输机(运7、运8)、飞机发动机(涡喷 5、涡喷 8)以及机械设备等,进行仿制进而发展到独自研制阶段,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就。
1961年航空工业局决定轰6飞机及其发动机全部由西安飞机制造公司(简称西飞公司)和西安航空发动机公司(简称西航公司)承担仿制和改进。西航公司于1962年开始仿制涡喷8型发动机,同航空材料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技术人员合作,研制成功高温合金,并加工出符合质量要求的叶片。1966年10月,西飞公司完成供静力试验用的飞机总装。1968年12月,轰6型飞机仿制成功飞上蓝天。1976年10月,西飞公司为轰6型飞机加装了第二代领航轰炸系统。1981年3月,第一架加装第二代自动领航轰炸系统的轰6型飞机首次试飞,同年交付部队使用。
1966年10月,由飞行研究所和西飞公司承担运7型中短程运输机设计和试制任务。1970年12月,运7型飞机首飞成功。1977年6月交付海军航空兵使用。1982年7月设计定型。1984年1月正式交付使用。1983年10月至1984年12月,陕西飞机制造公司根据海军的要求,将运8型飞机改装成运8型巡逻机。运8型巡逻机于1984年12月首飞成功。1985年10月通过技术鉴定,交付部队使用。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11年,陕西航空制造业出现了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1.联合办学。本着优势互补、共同提升的原则,国防企业、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联合办学,共同培养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西北工大、西安交大等院校与中航工业一飞院等科研院所、西飞公司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研究生毕业之后即到科研院所、企业参加工作。2008年,陕西省航空产业基地与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建立“国家航空产业基地培训学院”,同时整合西北工大、西安交大、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等教育培训资源,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为我国航空企业和科研院所培养急需人才。
2.共建研发基地。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创技术研发中心,共建重点实验室、科研教学基地。例如,陕西省创办的典范之一,西安阎良国家航空产业基地于2009年11月被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认定为“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该基地实力雄厚,合作深入、效果突出,拥有国家级工程中心3个,省级技术创新平台7个,市级工程实验室3个等重要资源。
3.合作研发。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通过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立合作研发基地等,围绕关键技术、核心部位,集中优势技术力量,联合攻关,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多方合作,互通有无,资源共享,既减少了研发成本,又提高了工作效率、破解了科学难题,取得了突出成效。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在产学研合作的基础发展起来的。传统的产学研合作基本属于松散的契约型关系,缺乏持续性创新的基础。产学研协同创新是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主体,通过各自优势要素的紧密结合,形成共同参与、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创新组织体系。陈劲、杨银娟认为“协同创新是企业、政府、知识生产机构(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和用户等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知识增值为核心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2]。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指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共同开展的技术创新活动[3]。我国航空制造业有其特殊性,政府也是协同创新主体之一,所以航空制造业产学研协同创新是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政府四类主体,通过各自优势要素的紧密结合,形成共同参与、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创新组织体系。
2012年,陕西省航空制造业产学研协同创新起步,建立了以西北工大、西安交大为依托与我国其他高校和中航工业集团、研究院所以及相关企业成立了很多协同创新中心,以促进科技成果的自主研发和转化,推动陕西省航空制造业的发展。2012年8月16日,经共同协商,由西北工大牵头,哈工大、中南、北航等大学参加,组建了“航空航天关键材料技术协同创新中心”。2012年10月9日,继续由西北工大牵头,联合北航、南航、北大、清华、上海交大、航空工业集团、航天科技集团、中国商飞等共同组建“未来飞行器设计与制造共性基础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瞄准我国航空航天领域现有国家重大专项(型号)和未来10—20年国家急需发展的主流飞行器的重大需求,瞄准8项核心关键课题开展协同创新研究。
虽然陕西成立了众多航空制造业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但基本还处于探索阶段,航空制造业产学研协同创新具体模式有待探讨。航空制造业产学研协同创新包括网络结构协同、知识协同和组织协同。
陕西省航空制造业产学研协同创新是由不同的创新要素构成的网络结构模式。企业方的知识从工厂流入到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学研方的知识从课堂和书本传递到企业,促进技术创新,获得协同创新利益。网络模式是开放的,各方力量共同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模式促进企业方和学研方隐形知识的双向流动,破除了传统知识流动障碍,这对于航空制造业这一特殊产业来说极为重要。图1为陕西省航空制造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结构模式。
由图1可以看到,陕西省航空制造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结构模式中,基础创新和学研知识创新能力位于底座层面,为整个网络结构模式提供坚实的创新后盾。这是因为只有陕西省航空制造业和学研方拥有先进的创新能力,才能在协同创新时发挥重要作用。基础创新的发展可以延伸出陕西省航空制造业的全价值链创新,知识创新促进产学研三方的知识创新,促进人员交流,因此全球创新势不可挡。在中间层面上,陕西省航空制造业技术创新绩效和陕西省航空制造业科技投入能力发挥着巨大作用,技术创新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重中之重,协同创新的创新成果只有在转化为技术成果时,才能为企业方和学研方切实带来协同创新收益,陕西省航空制造业科技投入能力需较大科研人员的投入,这就要求全员创新,响应国家“万众创新”的号召,在规模宏大的创新活动中,重视产学研协同创新,促进成果转化。作为检验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标准之一,陕西省航空制造业产出能力十分重要,加快产学研协同创新,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环境下,鼓励全时创新,以实现航空制造业总值的增长。
图1 陕西省航空制造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结构模式
陕西省航空制造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目的在于战略创新、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这六方面的创新互相支持,互相转化,共同促进陕西省航空制造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发展,收获协同创新价值。
陕西省航空制造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协同是将不同层次、不同形式、不同机构的知识有效整合,通过相互转化和融合,形成协同效应;将不同门类的知识分解并进行重新整合。通过这样一个有效整合、重新整合的机会,加强陕西省航空制造业知识的聚集度,使得这些知识整体化,成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图2为陕西省航空制造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知识协同模式。
图2 陕西省航空制造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知识协同模式
由图2我们可以看到,航空制造企业方和学研方充分发挥着知识转移的作用,分别在挖掘知识、存储知识、提取知识等三个层次,促进知识创新绩效。
在知识的挖掘层次,科研院所、航空制造业企业、大学三方相互传递知识,通过知识转移,对知识进行识别和再加工。该体系是知识协同的基础,只有经过有效的挖掘,才能使得隐形知识得以全面重现,并被航空制造业利用。在挖掘知识的过程中,应充分认识不同形式、不同门类知识的特殊性,对结构差异较大的知识进行深入分析。由于企业方和学研方所处角度的不同,企业方在技术知识的成果转化价值方面较为重视,而学研方较为重视隐形知识的可显性化,以及其未来的学术价值。在知识挖掘的过程中,还应力争打破三方面的组织壁垒,加强交流协作,建立良好的知识沟通网络。
在知识的存储层次,科研院所经过长期产学研协同创新,得到科研院所的知识库,航空制造企业方得到产学研协同创新方知识组织库,大学得到了大学知识库,三种形式的知识库,将不同门类的知识以各自的重视程度保存起来,并在另外两方的知识库中得以流动、融合。这些知识的流动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保证了产学研协同创新项目的学术价值。
在知识的提取层次,通过有效的知识检索,迅速的将各种知识渗透进各协同创新主体中,根据各方对知识创新的需求,准确提取相关信息,保证准确性与时效性,更新知识数据库,促进知识绩效的产生。
在陕西省航空制造业协同创新环境中,除政府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政策法规支持十分重要之外,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也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陕西省航空制造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组织协同模式,可以按“一个政府,两个联盟,五个层次”的形式实现。图3为陕西省航空制造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组织协同模式。
图3 陕西省航空制造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组织协同模式
由于我国航空制造业发展中政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航空制造业产学研协同创新中,政府是重要的参与主体,这里的政府包括陕西省政府和工信部。“两个联盟”是指成立企业联盟和学研联盟。企业联盟即陕西省航空制造业企业组成联盟,在联盟内成立企业指导委员会以及联合办公室;学研联盟是指在参与陕西省航空制造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中组成联盟,并在联盟内成立学研指导委员会和联合办公室。在政府部门的强力推动下,“两个联盟”充分发挥协同创新效能。
“五个层次”是指协同创新可通过五个层次得以实现:决策层、计划层、执行层、项目层以及资源层。决策层,即由政府和两个指导委员会共同发挥领导决策作用,对产学研协同创新内的具体方向做出决策;计划层,是在决策发生后,由双方的联合办公室对决策进行计划分解,安排具体的协同创新事宜,保证进度,实现目标;执行层,各方的协同创新在进行一定程度后,一方针对另一方进行绩效评价,对后续工作做以指导,执行层的内容可分为效益评价、风险管理、协同管理及利益分配等,综合这些指标项,在具体合作项目上,形成项目层。而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软件和硬件资源共享平台,则为整个协同创新提供有效资源,是整个体系的资源层。
陕西省航空制造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组织协同模式,需企业联盟、学研联盟、政府部门等多个主体共同发挥协同作用,五个层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为陕西省航空制造业产学研协同创新打下夯实的组织基础。
陕西省航空制造业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是一个规模庞大的系统,多方力量在各模式中发挥作用,共同提高协同创新绩效。同时应该注意的是,该系统内由于协同创新方式的多样性和协同创新环境的复杂性,想要在最大程度保证协同创新模式的预期效果,就需要建立全面、稳定、系统的资源共享机制。图4为陕西省航空制造业产学研协同创新资源共享机制。
陕西省航空制造业产学研协同创新资源共享机制核心在于建立4个综合资源云平台。在此基础上,进行信息筛选和知识整理,建立适于指导陕西省航空制造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公有云平台,该公有云平台,将产业内的技术、设备、信息、人才等相关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并科学管理,为陕西省航空制造业发展提供资源服务;在该公有云平台建设的范畴内,由企业方组建企业云平台,高校组建高校云平台,科研组建科研云平台,在这三方的云平台共同作用下,成立资源共享平台,在将三方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的基础上,成立资源共享池。该资源共享池是多方资源汇集的目标,也是资源共享机制的重中之重,它保证了资源的有效性、稳定性,同时由于产业特殊性,保证了核心技术和重要机密的不外泄性。
图4 陕西省航空制造业产学研协同创新资源共享机制
从本质上说,陕西省航空制造业产学研协同创新资源共享机制是将公有资源与产学研内部的私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通过各主体的有效管理,形成资源共享池,提高资源共享机制的适应性和高效性,为陕西省航空制造业产学研协同创新提供有力资源保障。
陕西省航空制造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健全风险控制与风险分担机制,保证产学研协同创新各方利益,最大程度降低可能损失,对陕西省航空制造业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发展有着深远意义。
图5中,由企业联合办公室和学研联合办公室组成风险评估小组,由小组成员根据具体项目的相关数据及云平台分析结果,提交初始报告给风险评估办公室进行专项评估,提交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报告。由项目跟踪组、项目监督组和项目协调组三方组成项目综合办公室,对风险评估办公室的评估报告做以二次风险建议报告,并将其提交给企业指导委员会和学研指导委员会,两个委员会共同对风险再次评估并做出决策,把决策结果反馈意见返回给项目综合办公室。
利益分配问题是合作单位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核心问题。陕西省航空制造业产学研项目也不例外。利益分配涉及分配的合理性、合作关系的稳定性、合作主体的积极性、合作项目风险防范能力等重要环节。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利益目标不尽相同,如何在“求同存异”思想指导下,在做出重大成果共享的基础上,缩小利益分配偏差,深入维系利益纽带、强化风险共担,维持该合作模式的可操作性、可持续性。这成为陕西省航空制造业产学研项目要提前谋定的重要环节。
图5 陕西省航空制造业产学研协同创新风险控制机制
利益分配机制是产学研协同创新成立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产学研协同主体的利益分配方式大致包括固定报酬支付、提成支付、按股分利支付。按股分利各方先行投资共建合作实体,当取得显著成效、社会价值等成果时,按股权比例分享利润、承担风险和社会价值,真正体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价值共造,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使产学研用合作效益最大化。
总体来说,在陕西省航空制造业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中,利益分配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体现的是各方共同的意愿。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与风险分担机制,能让各协同方愿意,主动作为,付出各自最大的努力来取得该协同体利益的最大化。这才能保障该协同体平稳健康快速发展,才能源源不断激发深层次的力量、潜能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