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安徽 蚌埠 233000)
囊尾蚴病是由绦虫的幼虫-囊尾蚴寄生于家畜的肌肉组织中引起的,是重要的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本病世界性流行,特别是在有吃生肉习惯的地区或民族中广泛流行。猪囊尾蚴虫主要寄生于猪肉当中,不仅会使的猪的抵抗力下降,而且还会影响猪肉的品质。由于罹患该病的猪肌肉中会出现类似米粒状的东西,普通人都称其为“米猪肉”[1]。该病的潜伏期约为3个月。临床表现应视囊尾蚴数量、寄生部位及人体反应性而异。感染轻者可无症状,仅尸体解剖时发现。
某猪舍共养猪80头,严格按照养猪的规范进行养殖,前期并没有出现异常状况。但是在2015年6月份左右发现一些猪出现步伐不稳、消瘦且生长缓慢的状况,结果请教专业医疗人员,说疑似罹患了猪囊尾蚴病。结果选出其中1头猪进行解剖,发现在其肌肉中大面积出现米粒状硬质结块。最后经取样实验室检疫确诊为猪囊尾蚴病。
然后在专业人员的建议下对猪舍做了消毒处理,将病猪进行了隔离处理治疗,并且收到了明显的治疗效果,避免了该养殖户遭受更大的经济损失。
罹患猪囊尾蚴病的人经常会出现肌肉酸痛、疲劳、癫痫和恶心头痛等症状,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性严重。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甚至会发展成囊尾蚴型脑膜炎,最终导致人的死亡。因此在对猪进行屠宰的时候一定要进行仔细的检疫,严禁罹患猪囊尾蚴病的病猪肉流入市场[2]。
通常处于感染初期的病猪不会表现出明显的症状,只是在绦虫寄生的部位会出现短时间的不适,通常人不容易察觉。但是随着病情的加重,病猪会出现生长缓慢、变瘦、毛杂乱无光、步伐不稳定等症状。当然根据绦虫寄生的部位的不同,其症状的表现也会有所不同,若是绦虫寄生在舌部,在猪的舌根及舌面等处会出现豆状硬结节;若是绦虫寄生在眼睑,用手可以感受到在猪的眼睑部位有米粒状的硬结块。
通常囊尾蚴幼虫都寄生在肌肉中(比如心肌、侧肌、咬肌以及舌肌等),所以在进行宰后检疫的时候需要重点检查幼虫容易寄生的肌肉部位。若是感染了绦虫的病猪在其肌肉中会出现米粒状的、白色的、豌豆大小的半透明囊泡。如果在猪的肌肉中发现有此现象,基本就可以判定该猪罹患了猪囊尾蚴病[3]。
将屠宰后疑似患猪囊尾蚴病的病猪肉剥离下来一块,拿到实验室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然后将肌肉中疑似寄生的囊尾蚴虫取下一些,洗干净后并用滤纸吸干,剥开囊壁,取出头节后在显微镜低倍镜下镜检。如果发现头节呈膨大额球形、并有4个圆形吸盘、顶突上有两圈小钩且不回缩,据此特征就完全可以确定该猪罹患了猪囊尾蚴病。
经常使用的预防性驱虫药物有丙硫苯咪唑和吡喹酮。丙硫苯咪唑的用法用量:日服用剂量为30mg/(kg体重),2d服用1次(即间隔48h服用1次),一共3次;吡喹酮的用法用量:日服用剂量为30~60kg/(kg体重),1d服用1次,一共3次。
对于临床上已确诊病猪,其使用的药物以及药物的使用方法和剂量同上。一般第1次用药后1个月进行2次用药。
如果在屠宰过程中发现了病猪,应该严格按照《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上的相关规定进行操作,将病猪肉集中起来进行处理,严格禁止病猪肉流入市场之中。此外还需要对病猪生活过的猪舍进行细致的消毒处理,包括病猪使用过的器具以及吃剩下的饲料。注意将病猪遗留下来的粪便收集到沼气池中进行发酵处理,避免病原物的进一步扩散。
猪囊尾蚴病是由猪带绦虫的幼虫引起的,该病原体可以广泛寄生于人体、牛以及犬等肌肉之中,并可以随这些动物的粪便排出体外,而当猪食用了带有猪肉绦虫的饲料的时候就会感染该种病。目前我国已将该病视为重点动物检疫病,不仅会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而且还给养猪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性损失。该种病一旦发生对猪造成的危害严重,所以养猪的过程中应该密切注意猪的生长状态,做好猪囊尾蚴病的检疫工作,一旦发现病害发生,立即采用上边提到的药物防控措施,进行预防性驱虫和药物治疗操作,以使得病害得到有效的控制。
[1]范学成,郭增强,庄玉珍.宁夏中卫市城区猪囊尾蚴病防治和发病情况的调查及对策[J].中国动物检疫,2005,22(11):33-34.
[2]马绍飞.猪囊尾蚴病和细颈囊尾蚴病区别、防治与处理[J].中国畜禽种业,2017, 13(9).
[3]相树祥.浅谈猪囊尾蚴病的屠宰检疫[J].黑龙江科学,2013(05):9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