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晨帆
(山西财经大学,山西太原 030000)
保障性住房是我国城镇住宅建设中较具特殊性的一种类型住宅,它通常是指根据国家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的规定,由政府统一规划、统筹,提供给特定的人群使用,并且对该类住房的建造标准和销售价格或租金标准给予限定,起社会保障作用的住房。保障性住房制度也就是在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分配、流通等具体实践中形成的制度。经济适用住房与廉租住房是当前我国城镇保障性住房中最主要、最普遍的形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党的十四大上确立后,为我国的城镇住房保障提供了发展的基础,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先后颁布了一系列行政法规来缓解城镇居民住房困难问题。这些政策法规的颁布也为建立和完善我国基本住房保障体系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依据。城镇住房保障发展大体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
2.1.1 摸索并逐步建立了廉租住房制度
1998年7月,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国发〔1998〕23号)首次提出要建立另一保障性住房制度——廉租住房制度。2005和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相继转发了《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26 号)和《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37号),进一步规范发展经济适用住房和完善廉租住房制度建设并初步提出了两限房政策。
2.1.2 探索建立住房补贴制度
住房补贴政策也是伴随着我国推进住房制度改革和住房商品化进程而逐步产生和发展的。1994年7月,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1994〕43号),文件中就提出了公有住房“提租(即按成本价出租)发补贴”政策思路。1998年7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国发〔1998〕23号)则进一步明确了停止职工住房实物分配、推进住房货币化后的职工住房补贴政策。
2.2.1 加大城镇居民住房的保障力度
2007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24号),在该意见中明确了廉租住房制度是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主要途径,要扩大保障范围、健全保障方式、多渠道增加房源、确保保障资金来源。2008年底前,所有县城要基本做到应保尽保。‘十一五’期末,全国廉租住房制度保障范围要由城市最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扩大到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
2.2.2 积极探索建立针对城市居民“夹心层”的住房保障政策
目前全国各城市针对廉租房保障人群与经济适用房保障人群之间、经济适用房保障人群与普通商品房购买人群之间的“夹心层”人群而出台住房保障政策包括双限(商品)房和公共租赁房政策。
2.2.3 从政策层面调控房价,保证保障房建设合理规划
针对房地产市场的回升、部分城市出现了房价上涨过快等问题,2010年1月7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办发〔2010〕4号),提出在增加有效供给的同时,要引导合理消费和抑制投机需求,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房地产市场调控,稳定市场预期,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2010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国发〔2010〕10号),提出要落实各级政府稳定房价和住房保障的职责、坚决抑制不合理住房需求、增加住房有效供给、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加强市场监管。
在相关政策的引导下,我国城镇住房,尤其是保障性住房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发展成果主要体现在:
(1)改善了城镇居民尤其是低收入居民家庭的居住状况;
(2)确立了我国保障性住房的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
(3)住房保障领域的法律法规建设也取得初步成效。
保障性住房的政策保障,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在相关政策的引导下,保障性住房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果,但是不容回避的是,保障性住房也存在一些问题。
(1)保障性住房覆盖面小,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2)保障性住房建设过程中存在供需的不协调。
(3)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存在资金短缺问题。
(4)保障性住房需求者的准入、轮候和退出等相关制度尚待完善。
因此,要建立完善的住房保障体系任重而道远,现阶段的问题仍然比较严峻,不但要在现在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制度和法律法规,从最基础的方面完善保障性住房的基本需求。并且把政策落到实处。同时创新融资渠道,保证保障房建设的资金问题。
[1]柯瑟庇古.福利经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2]陈燕如.保障性住房政策及政府行政管理问题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9.
[3]黄安永.我国保障性住房管理机制的研究与分析——对加快落实保障性住房政策的思考[J].现代城市研究,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