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抒晓
(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昆明 650500)
从小在云南的生活经历使我开始关注云南元素的审美意蕴。在实践调研中我通过兴蒙乡当地人民的沟通交流,从而发现他们服饰上的变化与魅力,兴蒙乡蒙古族女性的打扮也正因此而显得格外特别。
服饰,是最能直观反映人们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变化的重要表现,自人类诞生以来,服饰在每个阶段的发展都与人文和科技是无法分开。少数民族服饰也在不断追随潮流的变化,采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方式,显现出了日趋明显的时代特征,这不但反映了社会问题也反映了当下社会所崇尚的时代审美,漫长的文化变迁主要表现在社会内部变化;自然环境变化;社会环境变化如迁徙、与它族接触、政治制度变革。鉴于此,本文将着重从从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兴蒙乡蒙古族女性服饰出发从自然环境、服饰结构、组成元素及美学价值进行服饰魅力的研究与探索。
兴蒙乡位于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杞麓湖西,是云南省境内唯一的蒙古族自治乡。相传1725年前,忽必烈大军平定云南大理国后,便到了云南的曲坨关一带,随军的女性较少,将士们娶了周围的彝族女性。很久以前,兴蒙的男女老少都穿蒙古长袍,但由于需要下地干活,服饰结构逐渐改为了短装。在这漫长岁月的变迁中,由于地域、气候的不同,兴蒙乡蒙古族经历了从牧民到渔民再到农民的身份转变。正是由于与彝族的通婚、汉族包围的区域环境、傣族乡的临近,所以造成了他们服饰文化的涵化现象。
兴蒙乡女性服饰上身结构是“三叠水”,三件上装,颜色不同,长短相间,这也是兴蒙乡女性服饰名称的由来。第一部分是贴身衣,高领、袖长一般到达手腕,衣长及股;领和袖口镶花边图案。第二部分是内衣,穿在贴身衣和褂子中间,无领,袖口镶有花边图案纹样。第三部分是褂子,无领无袖,衣长及腰部,白色或黑色面子,蓝色里子。三部分的结合使人走起路来,服饰充满了立体丰富的层次感。
(1)鞋子:在兴蒙乡,地方志上提及“女子一生只穿一双绣花鞋”,出嫁、隆重节日和去世的时候,但是现在绣花鞋只在老人去世时才穿了。日常穿着的鞋子主要表现在它符合现代日常生活的时尚化、年轻化;不同节日不同款式即节日庆典的多样化。
(2)头饰:涵化现象的直观表现,即民族特征的显现与多民族文化的融合,造就了蒙古族女性的高台斗笠帽。
(3)面料: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传统丝绵与现代料子布的结合运用,使服饰有了层次与质感,比起单一面料的服饰更具有持久迷人的魅力。
(4)图案:主要变现在袖子和领口,金银丝线织就与多种库锦组成的精美艺术。
(5)色彩:与传统蒙古族一样,继承了崇尚青、黑色与天蓝、白色的色彩风格。
(6)配饰:独特样式的五彩线“排纽”与银花牌6-9个,直径约8cm,花瓣最多为6瓣。
(7)形式:首先在全面深入了解传统服饰元素的基础上,提炼传统服饰元素并衍生出补充超服饰符号元素。其次,在兴蒙乡蒙古族营生方式的改变过程中日趋简便实用化。
(1)对称均衡的款式:从女性服饰上来,对称均衡的款式极富有设计美学。
(2)亮丽明快的色彩:由于技术的进步,色彩也更加多样和明亮,现在兴蒙乡蒙古族女性基本着饱和度较高的服饰,从远处看去便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3)不同质地组合的面料:一般由两种质地的面料组成,是传统手艺与现代技术结合较好的表现,复杂中又不失整体性的美感。
(4)简繁相间的纹样:纹样主要集中于衣领袖口,错落有致,有繁有简,非常耐看,在起到装饰作用的同时,方便实用且不影响进行农耕等活动。莲花、骏马、金凤凰都是象征着北方草原的传统审美意向,可表示吉祥、对大自然的崇拜与歌颂、兴蒙乡蒙古族的坐落位置等等。
(5)注重写实的配饰:银花牌是服饰上的排扣,繁复美丽又不失大方,材质多为银质,风格写实,多为直径8cm左右的花朵形象。刺绣香包是兴蒙乡老年妇女佩带在胸前的装饰品。香包正面用五色花线绣着莲花、骏马、金凤凰等吉祥物,每一种图案都有自己的象征和寓意。
正如《民族审美心理学》一书所言:“审美心理在整个民族心理领域中居于十分特殊的地位,它活跃于意识表层,又沉降到集体无意识的深处,作为一种‘遗传密码’长期存储于民族的记忆之中。”[1]
兴蒙独特的文化基因,体现在他们平时佩戴的饰物和所穿的服饰上,虽然与传统服饰大相径庭,但却在自然环境、服饰结构、组成元素及美学价值中闪烁着服饰的魅力。
兴蒙乡妇女服饰至今仍然保留着蒙古袍的高领,右衽等传统服饰元素。这种“遗传密码”深植于民族意识深处,寄寓着人们对北方草原的深深眷恋之情。人们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特殊的视觉形象和审美样式,反映着他们对于幸福的追求,这种追求强烈而直接。其热烈的情感、张扬的生命激情,熔铸着他们对美的执着追求,显示出顽强拼搏的生命力。这也是民族服饰艺术的魅力与价值所在。
[1]梁一儒,宫承波(著).民族审美心理学[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