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星博,谭双岳
(长春建筑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建筑动画一般以图纸为基础,然后利用三维软件进行建模,最后加上自然中的因素如四季,来模拟建筑物周围的环境。这种表现形式最多应用在房地产开发领域,让人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所处的环境以及其氛围,与此同时一些政府机构开发商也用此宣传名胜古迹。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动画已经不仅仅限于最原始的表达,越来越多的技巧以及表达形式被人们发现并且运用。
(1)建筑动画的制作在制作思路、制作方向等方面都很讲究。作者的制作水平和制作技巧将会在动画中表现出来。在一些建筑物或者城市景观的漫游动画中,最少要有两种观念需要在构思过程中存在;在一些大场景动画制作过程中,为了保证作品的高质量、流畅程度以及高清晰度的画面效果,必须控制整个场景中的模型面数。在强调性能的细节特征方面,在设置了动画漫游后,根据该线所要代表的建筑单体的具体形状进行构造单体的建模工作。在表达技巧的设计上,还必须突出三维技术所展示的优于真实场景中可以拍摄到的特点。我们可以使用在真实场景拍摄中无法完成的图片方法来表示建筑物的结构。此外,自然景观也建议尽量使用外挂程式。一方面,它的后期制作效果更好。所制作的模型经过了优化,其参数功能有利于动画制作;另外一点,它也比制作三维动画开发软件更有快更高速。
(2)画草图只是简单地表达想法,当然,并不一定,特别是在强调计算机生产技术的项目中。如果你只做简单的事情,你可以在你的头脑中形成一个粗略的轮廓。如果要完成一些需要多领域合作的大型项目,最好是绘制不同领域的性能草图,相互交流,并且顺利的完成复杂的动画制作。
(3)以上工作准备充分之后,就可以根据图纸或者客户的要求进行建模的工作。建模需要一定的耐心,并且还需要掌握一些技巧。其原则是,在必要的细节下,整个大气反射工程的设置点和主导点应尽可能地远离。
(4)在制作三维模型时,传统的方法是根据平面图中所出示的尺寸制作平面图,使用cad绘制软件,然后再将文件导入三维动画制作软件中,并通过参数化编辑器生成三维模型。确保模型科学、准确地反映目标实体。我们需要根据要求对参数进行更改,确保模型的精准度。同时在精确地情况下控制模型的面数,保证操作的流畅度。使用关键帧对物体人物进行运动,从而完成人物镜头等的动画效果。
(5)在制作三维建筑动画时,模型的材质以及场景中灯光效果对整个动画的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整个动画影片的氛围以及效果。这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制作和调整过程。在物质与光的关系中,光源的不同属性会对物体造成不同的变化。
(6)在建筑模型、动画和材料照明调整之后,场景模型也可以通过渲染转换成视频或图像。渲染器的选择关系着你渲染出的图片的质量。此外,不同的渲染者对模型制作、物体材质、灯光设置等有不同的要求。在制作三维建筑动画过程中,最主要的是要确定渲染的类型。
建筑动画由三维软件渲染后,我们还需要在后期软件中对动画影片进行较色并做特效,使画面更具冲击力。后期编辑和合成并不仅仅是切断未使用的部件或将它们连接到您想要使用的部件的工作。编辑的目的是通过构图技术使图像的表现更有意义。
(7)那些追求高质量动画效果的制片人通常能够完美地完成他们的作品。是因为他们不忽略任何的细节,如后期的字幕编辑和配音,也可以说是动画中的最后一个流程。镜头按照原先设想的顺序加入数字音乐,节奏被用来输出声音、流畅的气氛和强烈的视觉冲击的动画产品文件。随着我国发展不断加快,建筑漫游是近年来三维技术进入我国最有前途的应用领域之一,也是未来建筑性能的发展方向。它是一个过程,从单一的性能转变为动态性能。同时,它也是一个从一个平面到一个全面的视角展示的过程。了解其制作方法途径和工作重点,是有效合理安排工作方案的基础和出发点,尤其是,作为建筑动画项目的赞助者,有必要有明确的想法、合理的工作重点和有效的组织安排,并确保未来建筑的动画展示过程在短时间内实现,以获得更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总之,作为现代科技发展产业,建筑动画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运行空间。这种生动的视觉表现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震撼,也可以唤起人们对历史的记忆和对生活的向往。这对人们的生活来说是个很大的方便。通过三维技术制作三维建筑动画,使整个工作过程得到了深入的实践。保持艺术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解决三维软件等技术问题。灵活使用建筑三维动画短片,这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同时也提高动画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金凯.中国传统纹样在动画艺术中的应用研究[J].大众文艺,2013(16)185
[2] 张斌,何艳.浅析我国动漫产业的现状及其发展的对策思路[J].特区经济,2007,212-214
[3] 刘喜文.城市社区数字化管理[M].数字化城市管理理论与实务丛书,2009,17-18.
[4] 房晓溪.数字影视后期编辑与合成[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1,2
[5] 张庆春.动画运动规律[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