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荫波
(宾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黑龙江省宾县 150400)
近几年,我国的建筑水平飞速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这些高楼大厦能够建成的原因之一是能够将地下室的防水工作做好。地下室受当地的地理、水文、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一旦没有做好防水防潮工作,将会影响建筑的后期使用,使后期的维护工作变得更加繁琐。所以,地下室的防水工作应当受到重视,争取工作能够做到一步到位,为后期的维护节约人力物力。笔者就对地下室防水的工作步骤及部分重点步骤进行讨论。
地下室的防水工作是整个地下室工作的重点,也是整个建筑的基础的问题。地下室的防水工作是一项难度较大、工作繁琐、技术要求较高的一项工程。防水工程的质量好坏能够影响整个建筑的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前的建筑工程中,施工单位一般是以预防为主,以排水工程为辅助的施工原则。一般使用外墙来抵抗地下水压。随着人们的审美要求的提高,一些较为复杂的建筑应运而生,同时,给地下室的防水设计带来了较大的挑战,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如水文状况、地质条件、气候等,需要综合各方面状况,来制定一套合理的地下室的防水设计,达到较好的防水效果,延长地下室的使用寿命。
在地下室的防水施工工作中,防水材料的选择是影响防水性能的根本型因素。所以应当使用正规厂家生产的防水材料,不能因节约成本选择价格较低的低等防水材料。在施工中,一般选用的主要是非焦油911聚氨酯防水涂料,其他的辅助材料还有聚酯无纺布、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聚乙烯泡沫塑料片材、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等。之后,还应当注意材料的储存问题。确保储存环境不会影响材料的性能,做好材料的保护工作。在对于施工工具的选用要求较低,但也应当保证质量,才能保证工作的效率,加快工作进程。基层的清理工具可以选用锤子、铲子、钢丝球等清洁用具,施工工具需要使用刮板、刀片、刷子、水桶等工具。应提前准备充足的工具,确保防水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
地下室的防水工作的好坏直接决定建筑的实用性。一个地下室无法正常使用的建筑是无法被人们接受的。为保证地下防水工作的质量,必须要遵守一定的施工原则。这是人们在大量的实践工作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能够避免我们在工作中出现的种种失误。在防水施工工作的开始之前,要做好防水基层的卫生问题,一定要确保防水的基层是清洁的,这样有利于以后工作的正常开展。在进行防水涂料的喷涂之前,为了使基层与涂料能够很好地融合,需要先涂一层基层处理剂。这层基层处理剂要求涂刷均匀,保证涂层既不太厚也不太薄。在地下防水工程施工中,地下室的排水沟应在防水层之下0.3m处,然后保持至土方回填完毕。在阴阳角、穿墙管道、施工缝等节点部位都是防水工作中的薄弱部位,防水应当采用二布三涂的施工方法。
对于基层的防水处理步骤一般分为基层的清洁、基层的修整以及阴阳角的处理。基层的清洁是基层处理的第一步,也是基层处理较为关键的一步,基层的清洁程度影响着后续防水工作的进行。应当将基层冲洗干净,确保基层没有泥土沙尘等杂物。基层的修整是确保防水涂料能够紧密结合的关键步骤,它能够为涂料创造一个良好的平面,利于涂料的附和。应当对基面凹凸不平的部分用混凝土进行修补,除掉裸露出的钢筋,必要时可用磨砂机进行表面磨平。在侧墙的凹凸不平出,也应当用聚合水泥浆等填充材料进行抹平。在管道口、地漏等部位也要抹平,但是应当注意管道应高于基层2cm,排水口和地漏要适当低于防水基层。阴阳角的处理也尤为关键。阴阳角一般都被做成半径大小为5cm的圆角,垫层和地梁砖模施工结束后,用1:2的水泥浆用阴阳角铁板抹灰制成。对于不平整的垫层表面,可以使用1:2的水泥浆抹平,直到所有的阴阳角全部合格。
地下室的防水工程有着一些特殊的部位,需要对其进行特殊处理。这些特殊部位有桩头、后浇带等。地下室的地板一般采用的是外部防水,所以需要对工程的桩头进行特殊的防水处理。首先需要对桩头进行清洁处理,在混凝土的浇筑成型之后,在用水泥涂刷桩头,之后涂刷防水涂料。底部及其侧壁采用3mm的911防水涂层,在最后进行1:3的防水保护层的涂刷。倘若在施工时发生了漏水状况,应当先将漏水止住,随后可按照正常步骤进行防水处理。后浇带是为了避免混凝土发生不均匀沉降而设置的特殊隔离层。它是两次混凝土浇筑的交接部位,所以相对比较薄弱,易发生渗漏现象。所以在施工时应当加入7%的膨胀剂,在混凝土硬化时起到收缩补偿作用,防止形成空隙,导致渗漏现象的发生。
作为工作的收尾步骤,防水工程的保护成型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防水层制作完成之后,应当及时做好保护层。并且施工人员在施工时需要穿戴平底橡胶鞋,和防水层接触的任何部位都要用缓冲物质包扎。确保防水层不被破坏,保证其具有稳定的防水性能。
在防水工作中,应当做好对于基层的施工和防水层的施工工作。同时,还应当加强对于细节部位的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防水工程的质量,发挥其良好的防水效果。在施工过程中要严谨细致,及时发现和解决出现的问题,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切实提高我国的建筑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海军.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分析[J].建筑知识:学术刊,2014:427~428.
[2]曾明旺.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中应注意的问题[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16):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