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明
近年来,随着传统制造业的衰退和利润率的降低,我国的建筑和房地产业,已经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拉动力量,在全球经济总体放缓的趋势下,以及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出台,2017年全年,我国的房地产投资依然达到了7%的增速,而用于住宅使用的房地产投资增速更是高达9.4%,依旧不能阻挡房地产建筑行业的急速发展。
房地产建筑行业一方面是高昂的价格使得房地产销售市场乏人问津,另一方面是房地产的投资热潮一波高过一波,成为少数人的狂欢派对。由于房地产建筑企业的资金维持主要依赖于银行贷款以及现房销售回款,因此在普通人的购买力无法达到建筑开发商预期的情况下,必然会导致楼层的大量积压以及建筑企业的维护成本和还款压力飙升,同时银行的坏账风险也与日俱增,都对国民经济的安全稳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为了维护市场环境,各地近年来相继出台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以扼制房地产建筑市场的过快的增长势头,降低市场风险。
由于地方政府房地产刺激政策的结束,以及调控政策的影响,导致房地产建筑企业的盈利能力大大降低,在投资率依然保持高增速的情况下,为了保持资金平衡,维持行业运转,在利润率下降的情况下,房地产建筑行业需要把越来越多的精力投入到如何降低企业成本上去。在建筑行业,材料成本的采购占据了企业总本成本支出的60%以上,因此,改善企业的材料采购及管理流程,降低材料采购支出费用,是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现金流的最主要最直接方式。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以及信息化社会的初见端倪,互联网技术被越来越多的运用于各行各业,所谓的互联网+行业模式,即在传统行业发展过程中,为其引入网络接口,通过对于用户行业数据的收集及分析反馈,在提高用户体验及满意度的同时,可以更好的反应整个市场需求状态,帮助企业及时调整产品线及服务内容。同时在企业内部,可以将企业所有部门以及系统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有助于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提高管理水平。总之,互联网+并不是简单的将企业与互联网进行连接,它的作用体现在企业对于互联网信息的信息加工及分析水平,以及依据这些分析及时对自身进行调整,以适应现行的经济发展趋势的新技术。在施工过程中所需要使用的材料以及设备众多,因此历来都是建筑过程中资金支出的主要方向以及管理难点,其本身也存在不少问题,直接影响了建筑企业的整体预算水平:
(1)传统采购方式监管力度以及执行透明度不足。在传统的采购行为方式中,人的因素起决定性作用。由于在整个采购过程中都是由采购人员直接与材料供应商进行接触,并且多是跨地域性采购,因此企业管理人员很难对其行为进行监督。如果采购人员素质不高或者蓄意欺骗公司的话,很容易发生采购人员故意抬高采购价格中饱私囊情况的发生,或者收受供应商贿赂为工程提供劣质材料的情况。另外,即使采购人员的个人品质良好,但由于专业建筑技能的缺乏,对于材料质量和规格不能作出有效判断的时候,面对整个工程所需要用到的成千上万种各式原材料,很容易被不良商家引入歧途,降低材料质量,给工程质量带来隐患。
(2)采购流程费时费力且错误率高。传统的材料采购流程,除了工程初期的原材料采购以外,在施工进行过程中,也需要随时针对不同方案进行材料的补充,在这个环境通常是由施工负责人根据现场施工情况做出材料需求情况的判断,然后通知工地管理人员向监理部门反馈,在经过核实确认后还需要财务等各部门批准后才能下拔资金,因此整个过程效率低下,通常主要依靠施工负责人的前瞻性考虑,对工程用料做出预估判断,才能保证整个工程的顺利进行,然而由于人为判断的失误,经常发生材料浪费或材料短缺的情况。
(3)材料供应商的选择范围有限。传统采购方式中,各建筑单位都会有一定数量的固定材料供应商,这些固定供应商通常能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更低的供应价格以及更快的反应速度,但这一切好处都只限于已知的供应商,同一种施工材料,由于地域的不同,通常价格也会产生较大的变化,采购人员由于选择有限,无法综合比对采购价格,如果不对市场总体走向作出精准判断的话,很容易接受供应商提出的高价,同时也无法在众多供应商中对材料质量作出选择。
(4)原材料采购时效以及物流运输的滞后性。由于传统采购方式,需要工程管理人员根据实际材料消耗情况作出材料采购计划,然后通知材料供应商发出货物,因此在材料的运输上首先就落后于工程施工进度,同时由于建筑材料体积与重量总体偏大,各地在对大型运输的进城时间到线路上都做出了限制,另外在运输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雨雪、大风、山洪等各种天气灾害,都会影响整个施工进度。
与传统采购方式不同,互联网+的采购模式,直接将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用到的材料以及材料供应商的所有资料都在采购平台上进行整合,所有的材料供应商都根据相应的材料提供自家的报价水平,而建筑企业则通过对所有商家报价的实时比对,同时对其资质及过往信用进行调查,从中选择对企业最为有利的报价渠道,达成合作协议。整个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都可以通过该平台对整体价格走向都有一个直接透明的监督过程。
互联网+的采购平台与普通电商购物平台类似,在项目施工初期,企业通过施工设计方案确定出材料采购计划,并由工程设计人员对所需材料的种类、规格、详细质量要求都作出明确要求,并形成采购计划书,采购人员依据计划书对平台上的材料供应商进行仔细甄别,敲定合作商家,确定材料规格及数量后,就可以直接下订单购买了。
供应商收到系统订单,即可以按照订单要求,组织材料拣选确认,同时联系物流运输公司,准备发货事宜,整个材料从出库到运输途中,都可以系统平台中进行全程追踪,有助于建筑企业了解材料运输情况,以便于对施工计划作出相应调整和安排,保证施工的顺畅。
在整个互联网+的采购过程中,企业管理人员都可以对原材料采购的价格、运输以及进场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有效杜绝了材料采购过程中的暗箱操作。同时由于可以在平台上自由选择商家,促进了商家之间的价格及质量竞争,除了可以降低采购成本以外,也保证了原材料的质量。
互联网+的物资采购模式,不仅适用于建筑行业,同样适用于各行各业,除了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提高产品质量,促进全行业良性竞争外,还有力的降低了企业资金压力,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率。如今互联网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全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加强互联网+技术在全行业的推广,有助于提升全行业的成本控制及盈利能力,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
[1]白晓娟,史小红.“互联网+”背景下建筑物资采购模式的探索[J].中国储运,2017(7):115~117.
[2]杨彬.基于“互联网+创业”模式的高职建筑材料课程资源库建设研究与实践[J].建材与装饰,2016(47).
[3]赵琦.“互联网+”基于建筑工程的物资管理信息化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32).
[4]王恩伟,刘明刚,黄雄斌,等.基于互联网+特大型建筑企业集中采购管理系统的研究[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11):0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