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森
(博罗县畜牧兽医局罗阳畜牧兽医站, 广东 博罗 516100)
在动物养殖产业中,为了提高生产效益,兽药是必不可少的,对于防治一些动物疾病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不过同时产生的兽药残留也会造成一些危害,对于这种情况,我们需要提出一些有效的策略对兽药残留现象加以控制。
养殖场(户)在动物养殖过程中不遵照国家规定用药;动物养殖人员长期或超量使用兽药,造成药物在动物体内蓄积;未严格遵循兽药休药期用药,药物大量蓄积而对畜体产生毒害作用;饲料生产中违禁添加兽药和兽药添加剂;习养殖场(户)对兽药残留的认识不足,有的在饲料中重复使用药物添加剂和促生长药,有的对还在用药期内患病的动物急宰销售,造成了兽药残留;畜舍的周围环境因严重污染,使其所含有害重金属、无机物、农药等经食物链进人养殖环节造成药物残留;兽药残留的监督管理方面,因药物残留的检测仪器和设备价格昂贵,检测成本高,兽药残留标准不够完善,致使检验工作落实不到位。
在动物养殖中如果出现了兽药残留,很可能对人体的健康带来一定的威胁,导致人体发育迟缓甚至是器质性病变。一旦这种有兽药残留的动物肉制品被儿童食用那么带来的后果将会更加严重,很可能造成儿童停止生长或者是各种脏器出现异常。另外,在兽药在动物身上进行了循环吸收,那么剩下的一些代谢物就会通过排便的方式流入到自然环境中,这对于生态环境健康显然十分不利。
在实际的动物养殖工作中,动物之所以会出现大面积的爆发性病害,一般都是因为养殖环境存在着问题,而一旦养殖环境不良,就会造成发病率的提升,这是毋庸置疑的。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动物的存活率以及最后的养殖收益率,养殖户势必会加大用药量,而这也就提升了动物兽药残留的可能性。因此,在今后的动物养殖中,农牧民必须要严格的对动物养殖环境中的一些可能致病的因素进行控制和管理,尽可能保证环境条件优良,为动物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加强地区性的养殖合作,从而将过去的一些个体化的小规模养殖进行产业化整合,进而完成养殖业集群化发展,这对于提升动物养殖的科学性意义重大。在这种产业化的养殖业形成之后,就能够加大相关的投入聘请专业的养殖人员,从而做好环境的监控,有效的避免动物疫病的爆发,进而减少兽药残留。
一是对于养殖场(户)要选用优良的畜禽品种,实行自繁自养,应采取畜禽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二是畜舍在常规消毒时最好选用2种以上的消毒剂轮换使用,增强消毒效果。另外,家禽养殖业的管理过程中,需要对产蛋期的品种进行严格的控制,避免一些危害性大的消毒剂进入禽舍。同时,对于已经有明显患病迹象或者是已经确认的动物,需要第一时间进行隔离治疗或者是扑杀处理,从而防止疫病的大面积传染和发生。最后,一些家禽家畜的常见病则需要进行长期性的防治,从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将可能影响到动物健康的因素消灭掉。进而切断疫病发生的可能性。
在进行动物养殖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要严格的控制饲料的质量和安全性,从而确保饲料中的营养成分能够满足动物生长的需求,另外还需要保证每天供给的饲料新鲜无变质情况。另外,还需要立足于养殖业科学化的趋势,对动物的种类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分析,从而确保饲料以及药剂使用准确无误。
如果在进行了预防和处理之后,动物疫病仍然出现,那么此时就需要严格的对用药情况进行管理,避免不科学不合理的过度用药造成最终的兽药残留。一般来说需要与兽医站进行沟通从而挑选最佳的治疗方案。第二,养殖户在进行过兽药的应用后,需要仔细的严格按照用药剂量进行记录和登记。第三,养殖户需要对兽药的休药期进行仔细的的把握,从而在2次用药的时候有一个精准的认识,缩减兽药残留的可能性,为人体的健康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保驾护航。
总而言之,动物养殖业中应用兽药是必然的,怎样尽最大可能减少兽药残留,保障人体和环境的健康是我们必须要去思考的问题。文中对于这项课题提出了一些思路,但具体的发展和应用还需要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进行探究和分析。
[1]陈雷.如何控制兽药残留的思考[J].吉林畜牧兽医,2015(04).
[2]张泽英,高小龙.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残留酶联免疫分析研究进展[J].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报,2007(02).
[3]李学德.浅谈兽药残留的危害及防范措施[J].山东畜牧兽医,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