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树春
(新疆尼勒克县畜牧兽医站,新疆 尼勒克 835700)
引起牛羊流产的因素包括非传染性因素和传染性因素,非传染性流产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胎膜或胎盘异常、畸形,遗传因素,畸形胎,胎儿位置异常,子宫内有炎症病变,子宫粘连,激素分泌异常导致的内分泌紊乱,精子中携带病原体,饲料营养价值低导致的营养不良,饲养管理不当导致的机械性损伤等。传染性因素是指因为疾病导致的流产,包括寄生虫病性流产,如新孢子虫、弓形虫等寄生虫等;传染性疾病性流产,如口蹄疫、布鲁氏菌病、小反刍兽疫、衣原体病、蓝舌病等引起的流产,此外,霉菌感染和疫苗免疫也能够导致牛羊流产[1]。
饲料管理的情况对牛羊流产具有一定的影响,首先表现在饲料方面,饲料的保存不当或堆积过多会发生霉变,怀孕牛羊采食了霉变的饲料后,霉菌毒素会侵害胎儿从而引起流产。饲喂怀孕牛羊冰冻的饲料和饮水,会导致牛羊子宫异常的突发的收缩从而导致流产。怀孕的牛羊剧烈的运动,跳跃,或者是摔倒、碰撞腹部等机械性损伤会致使流产,在放牧或平时的饲养管理中过分驱赶,以及不和规范的直肠或阴道检查也会导致牛羊流产。
日粮中营养元素缺乏,营养成分不均衡能够导致牛羊流产。饲料营养成分单一,会导致怀孕牛羊无法在饲料中获得充足的营养,从而使体质变差,抗病能下降力下降。而胎儿发育也需要营养的供给,饲料中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D和钙、磷、铁、钴等矿物质元素,胎儿无法从母体中获得生长所需的营养,会出现生长发育受阻的现象,导致流产。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缺乏还可能出现生殖器官病变或和内分泌紊乱从而导致流产的发生。
当环境温度过低或过高,怀孕牛羊会产生应激反应,致使食欲下降、呼吸速率加快,因此,寒冷和炎热的天气会出现较高的牛羊流产率。此外,突然更换饲料,饲养环境改变,受到惊吓等也会使怀孕牛羊因为应激反应而发生子宫反射性收缩最终导致流产。
牛羊感染布氏杆菌病是发生流产的主要原因,布氏杆菌的传播途径多样,能够经过消化道、呼吸道、生殖系统黏膜或损伤的皮肤进行传播,通过接触或误食患病牛羊的分泌物、体液、及被布氏杆菌污染了的奶等而感染。一同放牧的牛羊能够交叉传染。感染了布氏杆菌病的怀孕牛羊在流产前会出现食欲下降、渴感增加、精神沉郁、阴道有黄色粘稠状分泌物的症状。母羊通常在怀孕后3~4个月发生流产,母牛在怀孕后5~8个月发生流产。流产牛羊大多出现胎衣不下,并且继发子宫内膜炎,甚至还有可能出现乳房炎、支气管炎、关节炎疾病[2]。
部分需要牛羊强制免疫的疫苗接种后会出现副作用,会使免疫后的牛羊流产,另外,在免疫接种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动作粗暴,用力拉扯后腿,操作不规范,容易使牛羊产生惊吓,这也是导致牛羊流产的因素之一。
针对非传染性的流产,加强饲养管理能够有效的控制流产率。在牛羊怀孕的前3个月,体内胎儿需要依靠胎盘从母体获得营养,如果这期间,母畜的饲料中营养水平单一或质量过差,极易出现胎儿死亡的现象。因此,要给予怀孕牛羊充足营养的优质饲料,尤其是冬季饲料转化率较低的季节,应注意饲料中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的含量,并且适量添加硒元素,有助于增强牛羊的抗病能力。还应注意饲料不能发霉、冰冻,也不能被农药污染,禁止饲喂冰冷的饮水。此外,要保证圈舍的干净整洁,尤其是妊娠后期,应单独饲养,加强消毒管理。同时注意机械性损伤导致的流产,分娩前2个月避免剧烈运动、禁止爬坡、打架、冲撞、翻越障碍,保持适当的运动但要避免劳累。
针对传染性流产和寄生虫流产,首先要采取措施积极防控疾病的发生,一旦有疑似患病母畜流产,要及时诊断,确定感染的病原,用药控制疾病的传播扩散。例如,布什杆菌病在清洗完阴道后,使用青霉素、链霉素等抗菌素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衣原体病导致的流产,预防大于治疗,每年定期注射疫苗有很好的预防效果。做好定期驱虫工作,防止寄生虫危害怀孕母畜。也要注意控制能够传播疾病的吸血蚊蝇。
对于无法保胎的病例,要及时将死胎排出,冲洗消毒阴道。可以使用催产素促进胎儿流出,也可以用人工助产的方法拉出胎儿,同时配合使用抗生素防止感染。
部分牛羊在流产前会出现腹痛、阴道有粘液流出、子宫收缩频繁等症状,此时内检发现宫颈口未开,胎膜未破裂,此种情况应该积极保胎处理,将母畜安置在单独的圈舍,保证环境安静,并肌肉注射黄体酮。
[1]李松龄,陈冠军.牛羊流产的防治措施[J].中国兽医杂志,2003, 39(5):31-33.
[2]才仁卓玛,柳存,河生德.放牧牛羊布鲁氏杆菌病、衣原体病所致流产调查及防控[J].养殖与饲料,2017(7):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