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成
(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县新安镇畜牧兽医工作站,云南 普洱 654803)
为了满足当前市场与消费人群的需求,山地鸡的生态养殖在日渐兴起。自然环境条件下进行山地鸡的养殖,就是在自然环境当中依据自身的生长规律顺应自然生长条件,进行开放式的放养养殖。其产出的山地鸡不仅具有丰富的营养,而且肉质鲜美、口感极佳,逐渐受到广大群众的青睐。规模化的经营管理山地鸡的绿色生态养殖,是以后我国禽类养殖领域的必然发展趋势。在山地鸡的养殖产出过程中,鸡病疫情的发生率相对来说较普通禽类养殖的发病率有所增高,疫病的防控难度也相对较大,并且各种疫病在相互交错之下,也为疫病诊断增大了难度。为此如何增强山地鸡的生态养殖疫病防控是现在业内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
近几年来,在国家政府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大力扶持下,山地鸡生态养殖成为养殖农户的主要经济来源。它不仅可以借助于荒山坡地、果林园地等地方进行天然放养,还可以在充分利用林下资源的前提下促进生态循环的良性发展,既不需要过多投入,还能快速实现经济效益,是贫困山区迅速脱贫致富的好项目。在发展山地鸡的生态养殖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选择林地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另一方面还要坚持以科技进步为主要推动力,使生态环保理念能融入到畜牧业发展中,使山区致富之路得到了拓宽,并促进了养殖农户生产热情的提升。但就目前发展来看,还存在一定问题,由于受规模化与养殖技术水平等方面的限制,不仅使疫病防治不够及时、不够规范,同时也存在着生产管理方面的粗放饲养问题,由此增添了山地养鸡产业的疫病风险与市场抵御风险。
一些山地鸡的养殖户对防疫的意识非常的浅薄,只单单对政府明文规定的免疫进行免疫疫苗的注射,对别的疫病例如新城疫、马立克氏病、鸡球虫病、鸡痘等一些疫病的相关预防并不重视,没有全方面完整的防范观念。还有一些养殖户甚至认为山地鸡的生态养殖是运用原粮来饲养的,放养的场地和外界环境接触的少,为此发病的机率也会非常小,如此就忽略了对其采取有效的防疫,有的时候对于政府规定要求强制的免疫也不去积极的执行。
很大一部分山地鸡养殖场并没有配备专职专业的防疫人员,一些养殖场根本没有受过专业性疫病防范的相关学习培训,缺少关于动物防疫方面的专业性知识,一旦发生疫情便出现无从着手的情况。
大部分的山地鸡养殖场并没有构建完善的综合规范的关于山地鸡免疫的程序,并未依据规范的程序来进行相应的免疫,为此免疫的效果很不理想。
除了政府规定强制实施免疫的禽流感疫苗是由政府进行免费的采购和发放以外,别的疫苗均都是由养殖户自行出资采购的,如此便造成了防疫疫苗其来源渠道的不统一,疫苗的质量便会很难得到保证,因防疫疫苗在运输、储藏、保管等各阶段都有较严格的标准规定,不管是哪个阶段出现了问题,都会给疫苗的防疫效果带来直接性的影响。
近几年,各类疫情病源体的变异速度在不断的加快,禽流感也在不断的产生新亚型,容易感染的动物与康复期的动物等病源的传播隐患有所增大。山地鸡大多数都是散养于果园、荒山、林地等一些露天的场所,这时与飞禽间的接触就会非常的频繁,如此通过飞禽带来的传播性疫病的机率也会增大。
山地鸡因放养的场所范围比较广,很多养殖户都会重点考虑生产的成本,或是因为养殖场所的清理过程比较麻烦,所以根本不对山鸡养殖的场所及相应的设备实施消毒灭菌的操作,有的即使做了消毒处理也大都是趋于表面形式,并未对消毒灭菌工作做到位。
基层的关于动物疫病防控的主要管理机构需通过对疫病的宣传、组织针对性的培训、个别的沟通等方式,让山地鸡养殖户能够意识到疫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一方面需让养殖户清楚动物疫病会给畜禽的生产带来怎样的潜在性威胁,不管多么发达的区域、多么现代化的生产工艺,均都有疫病发生及流行方面的潜在风险;另外还需让养殖户清楚意识到动物的疫病是能够进行防控的,只要采取合理的方法便能够将其出现的机率降至最低。
优良的饲养条件及科学性的饲养管理方式,非常有利于加强山地鸡自身的抗病能力,降低山地鸡疫病的发生机率,具体需从下面几点着手:第一是山地鸡的放养地点需在太阳能直接照射到的地方,地势的整体坡度要在小于20度的标准范围内,最好可以保持在5~15度,保证排水的顺畅,不潮湿。第二是在恶劣的天气环境下不可进行放牧的行为,尤其是雏鸡的首次放牧需选择在白天并且温度不可低于10℃时来进行此行为。第三是鸡苗如果太小不可进行放牧的操作,雏鸡在长到3周大以后再进行放牧的行为。第四是选择轮牧方式的放养。在放养的场所建造隔离带,把养殖场所划成若干个区域,各区域间采用尼龙网或是别的设施将其分隔开,在不同的区域间实施轮流形式的放养。各区域放养时间的明确需考虑现实的情况来进行灵活性的调整,停止放牧以后需及时的对放牧场所及相关设备进行彻底的消毒灭菌处理;也可以将同一批次的鸡养在同一个区域当中,这一批次的鸡在出栏以后,再对场所实施彻底的消毒灭菌处理,并将此区域最少闲置2个月以上之后再进行放牧。通过这样的轮牧方式可以彻底的消灭掉疫病的病源体,并同时让放养场地的小生态可以自行的修复。第五是定期的对山地鸡的饮用水和喂料的相应设备进行清洗消毒处理。第六是定期的进行驱虫和消毒的相关操作,遵从规定的程度进行山地鸡的免疫工作。
首先,规定具备良好条件的山地鸡养殖场配置专职专业性的防疫人员。针对规模较小的山地鸡养殖户需专职人员接受系统化防疫知识的学习培训,让其可以达到与专业人员能力相同的水准,来更好的服务于本山地鸡场的疫病防范工作。其次,基层有关动物疫病防控的主要负责机构需定期的安排鸡场的防疫人员学习国家关于动物疫病防控的相关法律规范与相关的专业知识。最后指引山地鸡的养殖户,让其在正规渠道内购置防疫疫苗,并且按规范的方法保管及使用防疫疫苗。
高致病性的禽流感疫病与新城疫是现时期危害山地鸡养殖最严重的两类传染性疫病,各山地鸡的养殖场在进行完接种疫苗以后需在规定的时间内实施免疫的抗体监测,参照所检测的抗体能力,来对免疫的效果进行分析,明确是不是需要补加免疫疫苗或是重新进行免疫疫苗的注射。有良好条件的养殖场也可通过对母源抗体消涨情况的检测来明确第一次进行免疫和再次接种免疫的确切时间,从而构建起最适合本养殖场的山地鸡疫病免疫程序。
基层的动物疫病防疫部门需监督并指导各大养殖场构建完善的动物疫病防疫的相关规范制度,同时监督其贯彻和有效的落实。各大养殖场需参照本场自身疫病监测的结果,来建立科学合理的疫病免疫程序、驱虫程序、消毒程序,并且还要严格良好的执行。需准确的清楚疫病免疫接种的具体时间、疫苗的质量、接种的方法等相关内容,保证免疫的效果,使其可以达到良好的防疫效果。还需选用普遍应用的副作用小的有效驱虫药物,有效的防治球虫病、绦虫病等一些寄生虫病的产生。需使用各种消毒的药物,按照消毒的程序来轮换着使用,达到彻底的消毒,不遗漏任何死角。
第一,要参照放养场所的规模大小,来确定最适合的山地鸡存栏数量。合理的密度对山地鸡的觅食、饮水及生长发育都非常有利。如果密度太过小,便会浪费场地,而且还会影响到养殖户的经济利益;如密度太过大,会使鸡群的散热受到影响,造成鸡群产生烦燥不安的情况,使啄癖增加,山地鸡本身的抵抗力也会明显的下降,加大了疫病发生的风险。通常成年的山地鸡每亩范围内配置80~120只鸡是最为合适的。第二,条件好的山鸡养殖场,在放牧的场所上空需拉上尼龙网,让其可以罩住放牧场所,避免外来的飞禽干扰到山地鸡群及传播各种疫病病菌。第三,放养山地鸡场地的粪便需及时的给予彻底的清理,将这些粪便集中到一起进行发酵以后当作有机的肥料加以良好的利用。第四,在山地鸡养殖场所的下游建造污水的处理设施,防止因养殖场的污水给下游的水系统造成不必要的污染。
综上所述,在进行山地鸡生态养殖的过程中,疫病防控是一项需要特殊关注的内容。由于传统养殖中不仅存在着分散放养容易受到病毒与细菌侵袭的问题,同时在缺乏有效的技术支持下使疫病的综合防治难上加难。为此在不断提升对疫病防控理念的前提下,针对山地鸡养殖进行科学饲养,同时增强卫生防疫措施,使山地鸡的养殖不仅可以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还能由此形成良好的生态效益。
[1]陆林雁,陈杰,周川,等.高山峡谷地区山地鸡养殖现状及对策[J].养禽与禽病防治, 2013(7):18-21.
[2]刘红,张尽锋,孔令媛,等.弥勒市山地养鸡防疫现状及对策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 32(3):165-166.
[3]角家柱,张木春,李建荣,等.鸡病防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4(6):139.
[4]金福况.浅谈山地土鸡生态养殖及其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2016, 12(3):146-147.
[5]任雅.山地养鸡的疫病防控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3(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