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泽平 ,殷国梅 ,刘和平 ,王生云 ,赵存发 ,王东兵 ,王永荣 ,潘永圣
(1.内蒙古伊金霍洛旗家畜改良工作站,内蒙古 伊金霍洛旗 017200;2.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010031;3.内蒙古伊金霍洛旗农牧业机械推广站,内蒙古 伊金霍洛旗 017200;4.内蒙古伊金霍洛旗苏布尔嘎镇农牧林水服务中心,内蒙古 伊金霍洛旗 017213;5.内蒙古伊金霍洛旗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内蒙古 伊金霍洛旗 017200;6.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敏盖”白绒山羊主产区位于内蒙古伊金霍洛旗苏布尔嘎镇,该镇以饲养白绒山羊闻名[1]。“敏盖”白绒山羊商标于2009年注册,2016年被认定为鄂尔多斯市知名商标[2]。苏布尔嘎镇是伊金霍洛旗西部的一个农牧业大镇,全镇辖27个嘎查村、154个社,在多年的绒山羊发展过程中,以优质高效畜种为产业化依托,以养殖园区建设为载体,紧扣布局、品种、生产管理、销售4个环节,将分散的资金、项目、技术、人力等各类资源整合形成集中优势力量,以阶段性攻坚的形式,逐一攻克制约畜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向着畜牧业集约化、现代化生产的目标迈进。
伊金霍洛旗苏布尔嘎镇位于鄂尔多斯高原腹地,毛乌素沙漠的北部边缘,由于过去超载放牧,尤其是畜牧业以数量追求效益,造成生态严重破坏[3],致使全镇 944 km2范围内,植被风蚀沙化非常严重,生态遭到破坏,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水平得不到有效提高。面对这一现实问题,在伊金霍洛旗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苏布尔嘎镇党委、政府历任领导班子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严格实行禁牧政策,创新性提出绒山羊全舍饲圈养管理方式,在苏布尔嘎镇以养殖园区建设为载体,发展高效生态畜牧业,积极探索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有效途径来解决农牧民增收问题。目前该地区已初步形成了养殖园区建设+饲草料基地+科学养殖技术+品牌化发展的“敏盖”高效生态养殖模式[4],实现了区域范围内的农牧业增效、农村牧区增绿和农牧民增收。
“敏盖”白绒山羊经过30多年的精心培育,形成了个体大、产绒量高、绒质优良、适应性强、遗传稳定的优秀绒山羊畜群,在全舍饲管理条件下,种公羊平均产绒量为1 800 g,最高个体产绒量为2 650 g,平均体重为 75kg,绒长为 9~10cm,绒细度为13~16μm。成年母羊平均体重55 kg,平均产绒量为1 150 g,最高个体产绒量为1 650 g,产羔率为160%。目前,该镇舍饲“敏盖”白绒山羊总量达到8.5万只,其中可繁殖基础母畜达到4万只,特一级羊占45%。每年可向社会提供商品羊2.5万只,其中特级公羊3 000只,特级母羊5 000只。优质绒山羊向山西、陕西、青海、甘肃、辽宁、宁夏、新疆及内蒙古的各盟(市、旗、区)辐射,2003年以来累计输出“敏盖”白绒山羊优质种公、母羊10.6万只。以“两高一优”即产绒量高、繁殖率高、肉质优而驰名,是“温暖全世界”的鄂尔多斯羊绒衫的首选原料[5],并被定为“1436”种源基地。 截至 2017年6月,伊金霍洛旗共有绒山羊351 832只,其中苏布尔嘎镇绒山羊存栏数就有85 000只。
通过5~10年培育,苏布尔嘎镇形成独具特色的地方绒山羊品种,其生产性能大幅提高[6]。体型外貌特征为:被毛全白,体格大,结构匀称,胸宽而深,背腰平直,四肢端正,蹄质坚实,耳不垂,额顶有长毛,颔下有髯,公、母羊均有角,公羊角粗大、向后弯,母羊角向后上方呈捻曲翘立,尾短而小,向上翘立。被绒多为同质、细绒有弯。产绒量高(母羊 1 000~1 500 g,公羊 1 200~2 500 g),绒密度大(绒毛质量比 1∶1~3∶1),四季长绒,每年剪绒 1 次。胴体大(30 kg以上)、肉质细嫩、多汁、色鲜、瘦肉率高,生长发育较快,遗传性能稳定,对本品种选育(培育中的“二高一优”型)提高效果显著。
苏布尔嘎镇通过建立“敏盖”白绒山羊中心配种站,选择优质种公羊,根据遗传性状、生产性能,建立育种核心群,结合同期发情、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技术手段,通过本品种选育提高,充分挖掘绒山羊优秀遗传资源,开展高产细绒型、体大产肉型、绒多毛少型3个高产优质类群的培育。其中,高产细绒型:年繁殖率在200%以上,成年公羊产绒1 200 g,成年母羊产绒1 000 g以上,绒细度在14.99 μm以下,体侧部绒厚度在8 cm以上,被绒同质化高有麦穗状;体大产肉型:8月龄的羔羊体重在36 kg以上,胴体重为18 kg以上,成年剪绒后体重公羊为60 kg、母羊为55 kg以上,胴体重为30 kg以上,年繁殖率在200%以上;绒多毛少型:绒毛质量比为3∶1,成年公羊产绒2 000 g,成年母羊产绒1 500 g以上,年繁殖率在200%以上,绒细度在16.5 μm以下,被绒同质化高、有麦穗状的核心种群3 000只。
苏布尔嘎镇以群体规模良性循环为基础,实现集约式的大扩张。以加强养殖园区基础建设,推进科技进步,实施良种扩繁,实现集约的效益型扩张。通过保种项目的实施,广大农牧民的养殖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农牧民思想观念明显改善,对新品种培育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拿出当年种粮的劲头去按方种植牲畜需要的饲草料。园区内饲草料种植比例大幅增加,传统的种植业结构被打破。农牧民科学养羊的意识提高,将配方饲喂、分群管理、疫病防控等工作作为头等大事去抓。养殖园区建设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初步建立,组织化水平明显提高。同时,利用计算机技术与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管理理念的深入,管理信息系统正逐步广泛地应用于现代畜牧业的养殖。目前,伊金霍洛旗科技局与多家科技信息公司开发的“敏盖”白绒山羊生产信息平台,已经在“敏盖”白绒山羊育种生产中试应用,并初步建立了绒山羊种羊个体生产性能、系谱档案。
苏布尔嘎镇通过30多年的“敏盖”白绒山羊的养殖探索,以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为依托,形成 “饲草料种植—饲料科学配方—饲料加工成粒—自动化饲喂—科学繁育—育肥出栏—粪便还田”的绒肉型山羊高效、生态、可持续生产技术模式,有效地解决了草原生态环境与载畜量平衡的矛盾,为该旗或其他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新的技术储备模式。
实施标准化养殖园区建设,以国家项目资金和政府投资、农牧民自筹的方式,先后建成6个高效生态现代养殖园区,共计培育高标准养殖户260户。六大养殖园区户均基础母畜达到40只以上,饲养总量达到了20 800多只。同时,进一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饲草料基地建设力度,大力普及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通过项目带动、政策支持等方式促进土地和草牧场向种养殖大户流转;培育专业大户、农牧民合作社、农牧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由合作组织牵头、组织实施各类项目,实现统一销售、防疫、调购,既节约了成本,又降低了风险。结合各项惠农政策,该镇提出“敏盖”白绒山羊高效生态养殖的发展工作思路,即紧扣4个环节(布局紧扣园区走、品种紧扣品牌走、生产紧扣配方走、上市紧扣协会走),集中解决制约舍饲白绒山羊模式化、标准化生产的十大瓶颈问题(统筹解决标准化园区建设、劣质种畜淘汰、良繁体系建设、疫病防治体系建设、牲畜档案体系建设、按方种植、配方饲喂、分群管理、秸秆综合利用和健全合作组织)。
通过绒山羊繁殖调控技术、精准饲养管理技术、绒肉产品开发、疫病防控技术的集成研究,形成舍饲条件下绒山羊育繁推一体化与精准养殖模式并示范推广,促进畜牧业产业化发展,使绒山羊养殖由以数量增长为主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转变,提高广大农牧户舍饲养羊的积极性,增加农牧民的生产效益。在良好的生产管理条件下,母羊可在一年四季任何时期发情产羔。“敏盖”绒山羊的初情期为4~6月龄,8~10月龄即可配种。适宜繁殖年龄:公羊为1~7周岁,母羊为1~8周岁。母羊发情周期21 d,发情持续时间1~3 d,妊娠期142~150 d。在饲料条件和管理条件较好的情况下,母羊可达到1年2胎,一般条件下可达到2年3胎。“敏盖”白绒山羊具有多羔性,在良好的圈养管理条件下,一般胎次产羔率达到160%,年繁殖率达到200%。制定了疫病防治技术规程,每个园区和养殖大户配备了专职兽医,从强制型疫苗免疫、非强制型疫苗免疫、定期消毒、驱体内外寄生虫等临床用药均有防疫记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苏布尔嘎镇结合实际情况,以舍饲圈养为抓手,实现生态环境的自然恢复,创新性地实施全舍饲圈养管理,以实施退牧还草工程为契机,积极开展人工草地建设,推进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调整种植业结构,加大禁牧、禁垦等草原生态保护力度,走上了生态恢复、生产发展、家畜健康的良性发展轨道。根据2000—2016年草原样地测产资料显示,苏布尔嘎镇2000年植被盖度仅为50%,干草产量200 kg/hm2,牧草优势草种为油蒿、针茅,该地不仅植被稀疏,而且品质低劣。2016年据实际测定,不同类型草群高度范围在10.0~110.3 cm,覆盖度范围在41.6%~89.6%,保存率范围在40%~60%,利用率范围在40%~70%,干草产量704 kg/hm2,牧草优势草种中优质豆科牧草、羊柴、柠条、油蒿、针茅等成分比例增加,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多年的发展证明,在没有其他资源优势的半农半牧区,要增加农牧民收入,就必须创造一个增收平台,那就是打造以养殖园区为载体的高效生态养殖业。该举措的有效性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证实。苏布尔嘎镇农户高质量育种每户按30只高质量基础母羊养殖计算,绒山羊养殖效益分析如下。
3.4.1 产出:①按双羔率80%、成活率90%、2年3胎计算,单只“敏盖”绒山羊年均得羔2.4只。②10月龄时出栏,单只母羔1 500元,单只公羔2 000元以上,即:1.2 只(母羔)×1500 元/只=1800 元;1.2只 (公羔)×2000元/只=2400元。③羊绒1.25 kg/只×240元/kg=300元/只。
3.4.2 成本费用投入:①饲草料成本800元/只;②人工费(不计)。③水电、防疫费100元/只。
3.4.3 年利润:高质量育种户按每户30只基础母羊养殖计算,年利润如下:4500元/只(产出)-900元/只 (成本投入)=3600 元/只;3600 元/只×30 只/户=108000元/户。
由此可以看出,养殖30只基础母羊,在不计算人工费和国家的补贴政策前提下,每户年平均可收入108 000元。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的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精准扶贫工作部署,按照“科学规划,统筹协调,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的工作原则,苏布尔嘎镇将产业扶贫作为扶贫攻坚的关键来抓,大力发展畜牧业。通过主导产业发展,带动实现贫困人口持续稳定脱贫,构建 “规模产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利益联结机制。成立了5个农机服务队,农业机械作业2 053 hm2,其中包括耕作 1 200 hm2,玉米收获53 hm2,机械化牧草收获800 hm2。农机作业服务低于市场价格20%,解决了“一家一户办不了、能办理不合算”的问题,如机械化牧草收获、饲草料加工、打捆和机械化药浴,续补畜牧业机械化短板。
苏布尔嘎镇积极争取项目支持,通过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西北地区荒漠草原绒山羊高效生态养殖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利用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及项目资金,在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所、草原研究所等研究所的支持下开展了同期发情、人工授精、胚胎移植、草原生态恢复等绒山羊高效生态养殖技术研究,通过4年项目的实施,解决了“敏盖”内蒙古白绒山羊在畜群培育中出现的技术问题。为了更好地完善在全舍饲养殖技术模式下出现的绒山羊绒毛细度稳定、遗传稳定等技术问题,鄂尔多斯市立新实业有限公司与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争取了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 “舍饲条件下绒山羊育繁推一体化与精准养殖模式研究与示范”等项目的立项,为该镇绒山羊养殖提供资金支持。
成立了“敏盖”白绒山羊研究中心,以公益性社会化服务为宗旨,以“全力培育地方良种,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为目标,通过争取国家和地方农牧业科技项目资金,免费上门为育种户提供技术服务,解决了技术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截至目前:累计组织养殖技术培训会5次,培训人员320人;实施绒山羊及肉羊胚胎移植1 340只(鲜胚移植1 300只,受胎率达61.2%;冻胚移植40只,受胎率达45%);实施同期发情+人工授精14 211只,受胎率达86.4%;种羊等级鉴定9 640只,组建育种核心群3 000只,发展联合育种户162户,初步完成了核心种群系谱档案组建。
为了“敏盖”绒山羊产业发展,苏布尔嘎镇招商引资进行产业延伸,引进了河北省清河县金盾绒毛制品有限公司与该镇企业合资注册成立了鄂尔多斯市文兵绒毛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引进20多台输绒设备,于2017年12月开始生产,截至目前,已经生产无毛绒55 t。依托引进企业开发包装绒、肉产品,争创特色农畜产品优势区。扶持强农农牧业公司开发“敏盖”牌羊肉产品产业链,提高白绒山羊产品的附加值,实现绒、肉的双向增收。借助“敏盖”品牌效应,以品牌发展为支撑,实现效益的快增长。打造集养殖、屠宰、加工为一体的龙头企业,带动周边农牧民增收致富。
通过项目实施,广大农牧民的养殖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苏布尔嘎镇全镇农牧民每年收入70%来自“敏盖”绒山羊养殖,农牧民持续增收,人均纯收入由2010年的8 300元提高到2016年的12 139元。通过“敏盖”白绒山羊产业发展,带动278户贫困户实现脱贫,占全镇总脱贫户数57%,真正地实现了产业扶贫的社会效益。依靠商标的知名度,白绒山羊养殖潜力不断增强,由此拉动销售,带来实效,使养殖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
:
[1]刘要仙,王泽平.敏盖白绒山羊的发展模式探讨[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3(7):53-54.
[2]杨建青,郭晶.鄂尔多斯“敏盖”绒山羊养殖情况实证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8,24(9):513-516.
[3]多化豫,袁云梅.鄂尔多斯市退耕还林工程效益分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42-45.
[4]包振玉.政府工作报告 [N].通辽日报,2015-02-16(001).
[5]新农网.内蒙古伊金霍洛旗“敏盖”白绒山羊:提升品牌价值带动经济效益 [EB/OL].[2016-11-04].http://www.xinnong.net/news/20161104/1328873.html.
[6]东方.苏布尔嘎镇绒山羊产业困中求存有新举[N].鄂尔多斯日报,2009-10-3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