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地区羊鼻蝇蛆病的危害及防治策略

2018-02-15 01:05:29
畜牧兽医杂志 2018年6期
关键词:蝇蛆天水病羊

, ,

(1.麦积区畜牧兽医局,甘肃 天水741020;2.天水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 天水741000)

在天水地区羊鼻蝇蛆病较为普遍,该病是由寄生于鼻腔及腔窦中的羊鼻蝇幼虫的直接侵染而导致的一种慢性炎症病。此病往往致使羊体质下降,长期消瘦,生长发育受到严重影响。也会对广大的养羊户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 严重影响着本地区羊产业的健康发展。近两年我们通过对此病的调查了解获知,此病主要在春夏时节易发多发,患病羊只不分大小,以绵羊患病居多。调查表明我市羊鼻蝇蛆病总体发病率高达18.6%,本病造成的死亡率为6.5%。此病主要集中于广大农村散养羊中,发病率超过29.8%以上,这与散户的饲养管理粗放,认识能力不足,防范意识不强,没能及时防治有关。相对来说规模场内因饲养管理规范,认识水平高,消毒措施到位,生产中经常使用具有交叉协同效应的驱虫药等缘故,发病率仅为12.2%。由于此病的普遍发生,严重影响羊(羔羊)的生长发育,造成饲养成本增加,养殖场户的经济效益显著降低,因此全面认识掌握科学的防治手段有重要意义。

1 病原及流行病学

1.1 成蝇阶段

也叫羊狂蝇,每年晚春、初夏时节,患病的羊在打喷嚏时就会将成熟的幼虫排出羊体,入土发育成蛹,经过 1 个多月的蛹期,羽化成蝇。蝇体为淡灰色,稍微带有一些金属光泽,但飞行能力较弱。雌、雄成蝇进行交配后,雄蝇随即死亡,而雌蝇会找环境适宜的地方或者附着在羊舍周围栖息,为体内的幼虫发育提供一段时间。每只雌蝇一般每次大约能够产出 20 ~ 40 只幼虫,经过十余次的生产幼虫后,雌蝇死亡结束一生。天水地域主要在每年6~9 月份大量出现成蝇,数量特多,在炎热且晴天频繁出动,不断侵袭羊只,并在羊鼻镜部或者体表伤口处产出幼虫。

1.2 幼虫阶段

有致病作用的羊鼻蝇幼虫分三期。

1.2.1 第一期 当雌蝇体内的幼虫发育成熟后,在羊只鼻孔周围等部位产出的幼虫,为第一期幼虫。一期幼虫呈淡黄白色, 长约 1 mm, 前端有2 个黑色口前钩, 体表丛生小刺,呈管状。附着在羊鼻部的幼虫经口前钩,在其鼻黏膜上固定,以采食鼻黏膜分泌物作为自身营养用于发育。

1.2.2 第二期 第二期幼虫呈椭圆形, 长 20~25 mm,一般寄生在羊只鼻腔及窦腔内继续发育,且在整个发育过程中持续向前移行,最终进入鼻腔深部以及鼻窦、额窦,个别甚至侵入到颅腔内,在整个过程中,虫体通过2 次蜕化最终发育成为第三期幼虫。

1.2.3 第三期 三期幼虫长30 mm左右, 背面拱起, 各节上有深棕色的横带, 腹面扁平, 各节前缘有数行小刺。此期幼虫多在腔窦、额窦深部寄生,可从鼻腔深部和窦腔逐渐移动到鼻腔浅部,直至落地入土成蛹羽化成蝇。

2 症状及危害

2.1 成蝇的侵害

成蝇侵袭击羊群时,总是围绕羊的头部飞旋,导致羊只恐慌不安,无法采食、或休息,时而会造成整群狂奔或频繁摇头或低头触地。有早期怀孕的母羊受到严重干扰使时,羊群产生自然的保护反应,不时会出现狂奔,相互拥挤,甚至跳跃践踏而引发母羊流产现象。现实生产中,放牧羊群被成蝇侵袭,有时因恐慌乱窜而相互拥挤,导致跌入悬崖沟壑造成损伤甚至死亡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2.2 幼虫的侵害

羊患鼻蝇幼虫病时,多数病羊常因鼻腔和额窦黏膜被损伤,久久不愈引发炎症,鼻孔流出黏液性鼻液,严重时伴有化脓性血混鼻液流出,极易造成羊鼻孔堵塞,出现呼吸困难并伴有张口呼吸现象,羊的眼脸极度浮肿。有的因幼虫在羊鼻腔内寄生不断刺激而产生连锁反应,病羊以频繁甩头,打喷嚏方式试图摆脱寄生在鼻内的幼虫,来减轻痛苦。此时羊只精神极度不安,采食量下降,最终导致患病羊的体质逐渐消瘦。有的病羊发生贫血或者下痢,被毛粗乱,行走不稳,严重时甚至会导致颌下发生水肿。部分羊鼻蝇幼虫还会从额窦深入到病羊脑中,导致脑膜发生损伤,使其表现出神经症状,引起持续转圈,出现所谓的回旋病,最终结果预后不良。

3 综合防治

3.1 消灭蝇蛹

一般在每年春夏季节开展灭蛹。养殖场因圈舍前后基本硬化美化,饲养场地卫生条件、养殖设施有保障,减少了蝇蛹生存几率,降低了防治成本。在广大散养户中,由于养殖条件局限,通过可在羊舍或圈舍屋角及周边,人为消灭蝇蛹,防止入土羽化成蝇而产生危害。在成蝇出现的时节,可用1%的敌敌畏软膏涂擦在羊的鼻孔周围,每周 1~2 次,以预防产出幼虫或减少一期幼虫侵染几率。

3.2 消灭病羊鼻腔内幼虫

病羊可按每千克体重皮下注射 0.2 mg 伊维菌素注射液。病羊还可按体重肌肉或者皮下注射包括氯氰碘柳胺钠在内的其他高效专用特效药,也能很好驱杀羊鼻蝇幼虫。

3.3 消灭鼻蝇前期幼虫

针对还没有钻入到病羊鼻腔深处羊鼻蝇前期幼虫,可采用2%敌百畏水溶液喷雾,实际应用中非常有效,对寄生于羊鼻腔内的各期幼虫的驱虫率为95%以上,也可用 3%来苏儿溶液喷入鼻腔内,效果甚佳。但要注意操作方法,治疗时,先将头部扬起固定,向羊两鼻孔内用小型的塑料喷雾器,尽可能深度喷入,保障每天一次,每次用量20 mL左右,连续2~3 d即可。每次操作后患病羊往往站立后就会打喷嚏,从而喷出到的幼虫,没有喷出的幼虫也将被药液杀死。喷射药物后的几天内,病羊在药液的刺激作用下能从鼻腔流出大量的分泌物,属于正常现象,不会影响治愈效果。

4 小结

4.1 预防为主

对于羊鼻蝇幼虫病的防治,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理念。要结合本病的年度流行特点以及各期幼虫的寄生部位这一规律,选择最合适的防治时间和针对性的方法及防治药物,以便把幼虫消灭于起始阶段。对于有过发病史的场户,防治的时间点通常选择秋末羊鼻蝇停止活动时进行,采用伊维菌素整体注射预防,可有效防治1、2期幼虫,阻止幼虫快速长大后寄居到额窦内,从而降低对羊体的危害程度。

4.2 制定符合本地的防制计划

针对我市羊鼻蝇蛆病的感染情况及特点,结合防治经验,制定出了符合全市羊鼻蝇蛆病的预防和治疗的推荐计划,并结合每年两次寄生虫驱治任务的进行,在各县区的养殖场户中推广实施,减少羊鼻蝇蛆幼虫的侵染频次,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

4.3 加强管理措施

通过引导养殖户大改不够重视饲养殖环境、不注意科学防范等养殖陋习,加大科普宣传、技术培训力度,提高养殖管理意识,指导养羊场户定期开展消毒灭源等措施,以便有效预防羊鼻蝇蛆病的发病。

猜你喜欢
蝇蛆天水病羊
羊鼻蝇蛆病的防治方法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11-09 23:18:44
天水婶与两岸商贸
华人时刊(2022年7期)2022-06-05 07:33:44
蝇蛆也是蜜蜂的敌害
中国蜂业(2021年8期)2021-09-10 01:47:54
肉牛皮蝇蛆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及防治
天水地区的『秦与戎』
艺术品鉴(2020年4期)2020-07-24 08:17:50
羊咳嗽怎么治
夏季羊摇头、打喷嚏、呼吸困难 羊鼻蝇蛆不可不防
今日农业(2019年13期)2019-01-03 15:05:47
重返丝绸之路—从天水到青海湖
美食(2018年10期)2018-10-18 08:10:58
《天水之镜像》
艺术评论(2017年2期)2017-03-16 07:19:51
十招巧识病羊
乡村科技(2015年11期)2015-02-21 1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