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国宾
篱笆
牵牛花开的日子里,篱笆围成了乡下的院落。一家一户的篱笆墙上,牵牛花一步一步爬上去,红、白、紫相杂的小花朵,给篱笆墙披上了一件花格子衣裳,乡下人简朴的时光中,也便有了意趣和诗意。
篱笆又叫栅栏、护栏,由棍子、竹子、芦苇或灌木构成,用来保护院子和菜畦。我家的院落与菜畦,那个时候用玉米秸秆或竹子围起来。南宋杨万里有诗曰:“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从小绕篱而居,这首篱笆名篇小时候我在课本里读过,诗里逐蝶踏花之趣同样也是我的童年,只是儿时一味寻欢,悟不得这般深意,现在想来,简朴的童年不知不觉便掉进梦里了。
滑过一片片樱花的海,回头走进岁月里,篱笆墙的影子像一朵时光的云,又从我的记忆里走出来。
那年秋天,庄稼成熟了,一株株玉米在秋色中收获了,一车车玉米秸秆拉至家中,父亲就用玉米秸秆围了一个篱笆墙。父亲将一捆捆玉米秸秆并排立起来,每隔一段栽一根木棍,中间再用横木棍固定住,一个严严实实的篱笆墙就建成了。父亲的活计很精细,围起的篱笆墙可漂亮啦,玉米秸秆手牵手站在那里,我家就有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院落。日子一步步往前走,白鸡在篱笆墙边啄食,瓦楞草在头顶上随风摇摆,母亲在篱笆院里晒苞谷、舂米、拉家常。年少的我拿来小板凳,坐在门前树荫下背唐诗,还围着篱笆墙做各种好玩的事儿。小村子一家一户的篱笆墙织成一道道网,篱笆墙的影子晃动在晨曦中,又沐浴在夕阳里。
那年我家的篱笆墙坏了,父亲拿了砍刀,在水边砍了一根根绿竹,密密地织成一道栅栏,栅欄拐了几道弯,我家又有了渔网一样的竹篱笆墙。父亲站在院子中间,用手指了指,爽朗地说:“我家的篱笆墙又变了模样。”正在长大的我突然感到,篱笆墙围起的地方,最踏实,也最快乐!夏天从四季里跳出来,头顶上枝条交错,小鸟啁啾,燕子欢舞,蝉声如沸,我家的竹篱笆上也充满生机。牵牛花是乡下最快乐的花,枝枝蔓蔓绕篱攀爬,忘情地爬,甩开膀子爬,竹篱笆墙成了花海。牵牛花枝蔓伸展到哪里,花儿就开到哪里。那一串串张开小嘴的小喇叭花,薄薄的,嫩嫩的,白的洁净,红的热烈,紫的沉静,开满了篱笆,篱笆墙的一角天空下,一片清新自然。一只只蝴蝶飞过来,我一抬脚,摘了几朵牵牛花,就四处逐蝶去了。
儿时的时光里,离竹篱笆墙不远处,有一个我家的小菜园,父亲用棍子建了一个木篱笆,把小菜园围起来。小菜园四周插满了一根根木棍,中间也用横木棍固定,木棍与木棍间隔空隙十分匀称,细心的父亲把小菜园的木篱笆做得整整齐齐,用来阻挡家畜家禽进去弄坏菜畦。父亲在小菜园里种上黄瓜、西红柿和豆角,每到夏季,黄瓜藤、豆角秧使劲往木篱笆上爬,牵牛花和其它小花朵也爬上去凑热闹。小菜园里缀满果实,木篱笆上藤蔓相拥,各色怒放的花朵点缀其中,好一派热闹景象。
篱笆,篱笆,在故土扎根,在记忆里疯长。在眼前的樱花的海里,一想到篱笆,我就看到童年甩不掉的影子,还似乎听到父亲劈柴的声音。
土灶
昔日的乡村,庄稼人生火做饭都用土灶。这简陋的土灶是岁月里抹不掉的记忆,也是娘的影子。
我家的土灶在院子的东墙边,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升起的时候,娘已在庄稼地里耕作了。忙过一阵子农活,太阳升到了东山头,娘收拾农具开始回家做早饭。一回到家,娘就走进厨房,娘的影子便在东墙边的土灶旁晃动起来。
我家的土灶很简易,用泥砖砌成,灶台表面用水泥提浆抹匀,光亮平滑。土灶上坐一口铁锅,一旁是一个储水的水缸,舀子放在水缸上面。土灶对侧堆放着生火的柴火,豆秸秆、棉柴秆、树叶、枯草等,它们随季节变化轮番被塞进厨房。娘从庄稼地里回来,在水盆里洗干净手,顾不得歇上一会儿,就在灶膛内升起了火。娘先用铁锅烧两壶开水,然后开始做早饭。在老家上学的时候,我家的早饭特简单,几个饼子和稀饭,还有一小碟菜。上完早课我一放学回到家,娘就从厨房把早饭端上来。我家的土灶简易,早饭也俭朴,娘的影子却很温暖。
灶膛里又攒动出火苗来,我家烟囱升起快乐的炊烟,缕缕炊烟呼应着升上了天际。每当站在高处,看到从我家灶膛里跑出来的炊烟悠悠地出现在眼前,我心中感到无限快乐。日头当午,空气里弥散着淡淡的焦糊味,娘又用土灶做午饭了。岁月里的日子简朴,家里没有好饭菜,自家地里青菜散发着绿意,娘摘来冲洗干净,就是一顿简单的农家饭。我吃着娘在简陋土灶上烹煮的饭,一天天快乐地生活和成长,颇感温馨和惬意。哪天我嘴馋,娘好像早就知道我的心思,就用节省下来的钱,变着法儿给我做可口的饭。迎着暖阳从村口跑回家,我看见娘正在土灶旁做午饭,灶膛里柴火“噼噼啪啪”地响,铁锅里冒出香喷喷的味道来,我瞥了一眼就开心地笑起来,娘在给我做豆豉火焙鱼吃呢。豆豉火焙鱼不是用活蹦乱跳的大鱼去做,而是娘赶早去集市买回一些小鱼仔,一条条去除内脏,加盐腌制一会儿后,再入锅去做。这些小鱼仔花钱不多,娘却能做出美味来,我觉得娘用小鱼仔做的豆豉火焙鱼比大鱼还好吃。娘一边往灶膛里添柴,一边将腌好的小鱼仔放进油锅,均匀摊开,慢慢焙煎,焙好一面再焙另一面,条条完整,不粘不烂,黄灿灿的真是诱人。接下来,娘把煎好的火焙鱼再用木屑进行熏焙,熏焙好后,娘利落地在油锅里爆香葱姜蒜,加点儿红辣椒和两勺豆豉酱,将火焙鱼翻炒入味,淋一点儿酱油,香喷喷的豆豉火焙鱼就出锅了。娘一筷子一筷子给我夹菜,我吃得小肚子圆鼓鼓的,好解馋啊。我瞅一眼娘,再看一眼我家的土灶,好甜蜜哦!
日子一天天往前走,娘在庄稼地里劳作,灶台还是娘的舞台。娘在土灶上生火烧水和煮粥,还在土灶上蒸年糕和枣花馍,艰苦的生活中总有娘通过艰辛劳作带给我的幸福和快乐。枣花馍软软香香,年糕黏黏甜甜,农家生活的园子里,也总会开出美丽的花朵来,我童年的岁月简朴又温暖。
想起家乡的土灶,就想起了娘,娘的影子总浮动在岁月里。这简陋的土灶是乡土里的文字,是通俗的乡音,更是故土的一缕缕情思化作的一行行热泪,温暖地挂在两腮。
故居
寒舍僻静,临水而居,每到新芽初绽,心中最为得意。寒冬寥落时,就在庭中观雪景,翘企春天真正光临人间,景象便如云锦灿灿了。
小山峰一座连着一座,屋舍栖在山脚下。山头含烟,庭院、人家、老井点缀在春阳中。山乡村居,又连接一湾碧水,最富有情趣。寒舍虽简,充溢自然之色,在此居住,颇似闲居,深感最为相宜。
家中院庭,朴实清新,不大不小的空间里,自然少不了白鸽和花香。最令人欣喜的是,不知不觉中院中生出的一棵幼苗,渐渐茁壮,竟长出一棵桃树来。春日一到,阳光欢跳地来到我家,这棵新树吮吸春天的雨露,欢快地伸展清新的枝条,向着温暖的天空欢笑。春光里,桃树新芽初绽,几天过后,便长出星星点点的嫩叶,自然界开始迸发生机。寒家临水而居,虽是僻远村落,又虽是山脚弯道,然生活随遇而安,这个时候,我最为得意,心中充满无限憧憬。
桃树背后还有两棵树,一棵是梧桐,另一棵还是梧桐。虽寻常多见,我却独爱此树。其树干亭亭,绿冠接天,我的心也跟着博大起来。春日勃勃,阳光如雨,桃树的枝条灿如花海,碰到有风的日子,粉红色的花朵从迷离的碧空飘舞下来,须臾之间,红雨霏霏。几只白鸡在落花间啄食,梧桐的影子垂在地上。几声清脆的童音传来,颇似几滴翠色滑落,小山村愈显空灵。
院墙之外,走不了几步,便是一块又一块的田地。一开春,麦田滚着绿浪,田畔的野蔷薇,一簇簇吐着绿芽。最让人开怀的是,惹人的油菜花也选定这个季节开满田畴,光灿灿一片,似在满足地吟唱。山村的秋日,也能醉倒你。向山野望去,阡陌间,山坡上、石缝里,盈盈秋菊竞放着。那丛丛簇簇的菊,含着笑脸给山村人家送去花香。最能留住脚步的,那黄的瓣、金的蕊,在乡野间美如夕阳。山野之趣,更加鲜明。
再往远处走,一片水域横在视野里,沟沟渠渠左右连接着。一个个小山头直冲过来,小山村像挤在云隙里。你会觉得,山村之小实在可怜,然它独到又实在难寻。山村的阳光像水晶般明丽,立在坝上窥望,清波之上,山里人家摇橹打浆,歌声欸乃。他们在撒网,两只水鸟在头顶上盘旋。缺月当空时,一坝水影像一根银线,缝合了天边的夜幕。小山峰那边,白日高悬,峰峦耸翠,山色青蒙,松涛一波连着一波。若走入山林,一抬头就会遇见几只山鸟兀立枝头,频频鸣叫。山村人家不多,村舍简明随意,一户一家洒落在水湾山脚,模样倒也清丽。山村虽小,却自然得体。
这就是我的山村故居,虽远隔市区,也很简朴,却颇感适意。
村庄小景
大都市人流熙攘,小村庄则静若水影。城里人偶到村庄,便有不一样的感觉。不过,村庄虽小,姿态各异,仅那些边角只影,也能让你看个够。
新芽初绽时,大自然开始萌动,小村庄最先知道这个讯息。天空没有一丝云,空气里仿佛要滴下一滴水来,枝条上攒动着星星点点的绿意。春的纤指一抹,庭院、水边、屋的背后都变成了一弯柳叶。小小的村落,静立在一片新绿里,无论你去高冈,还是水边柳林,心中自有几分得意。风吹动万千细条,这里那里都是早春的影子。用眼睛使劲看,老李、弯枣树、野荠菜、水芹,都在欣欣地萌发绿意,小白杨也赶来争春。杨树的“毛毛虫”像童话故事一般挂在树梢上,给人遐思和奇想,真是富有童趣。让人痴迷的是,那弯柳飞絮漫空起舞,地面上和水塘里铺满一层白色的绒毛。村里村外,景色迷人的不光是桃花,槐花灼亮似雪,榆钱高耸枝头,蜜蜂像一团团绒絮,逆着阳光和风斜飞。小村子里,春色渐浓,景象多么生动。
适逢夏日,小村庄就有了诗意。和城里人家迥然不同,农家小院便是一片自然之色。风轻吹,东墙之上架起一蓬绿叶,一阵细浪轻闪而过,一条条黄瓜相间其中。黄瓜秧看上去很是“勤恳”,一片浓叶蓬蓬,无处不是果实。几只蜻蜓落上去,两个顽童过来捕捉,他们先是吸上一口气,再一步一步走过去。嗨,小小村莊,人家不多,却多有意趣。太阳穿过云层,小院里蒸腾出一团热气,若摘上一根黄瓜啃上几口,心凉凉的,甚为适意。秋天一到,一架架扁豆爬上疏篱,满架黄瓜在季节里隐藏了。扁豆看见墙爬,看见树还爬,很随意地就在空中搭起一个绿蓬子。它们缠缠绕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层层叠叠的绿叶之间,紫色的小花瓣,像蝶翅,又像紫月亮,喜人又抓心。无数蝶翅和紫月亮在秋风中翩舞,欢天喜地。节气转换,景象嬗变,若观景闲心,小小村庄便可一窥。
村庄之外,大片田地铺满视野,不出家门,便可窥见四季作物的疯长与更迭。寒暑回转,节气往复,这片田畴忽而翻卷绿浪,忽而灿黄如橘,忽而又洁白似雪,奇妙的大地一倏忽便是另一幅画卷。这一幅幅景观,会让人想起渔歌和橹声,虽为牛羊奔跑之地,却似看到碧水和帆影。
小村庄热闹起来,又是一番景象。黄鹂在邻家树上鸣啭,紫燕在乡村的天空穿行,一只只小蜜蜂不停歇地在花枝间采撷花蜜。四季里,夏日蝉鸣嘹亮高亢,到了凉秋,蟋蟀吱吱,百虫唧唧,如细雨遍洒大地,声调也便和缓下来。若城里人来村庄寻稀奇,那就选个恰当时节,独立黄昏,侧耳倾听,小村庄的泽塘里,便会传来蛙鸣一片。
村庄虽小,朴实自然,春时槐花似雪,夏日浓叶盈窗,秋月红枣满枝,冷冬寒枝疏朗,谁也夺不去村庄之美!
炊烟
我爱村落,也爱炊烟。乡亲们从田间劳作归来,在家里生火煮饭时,一道道炊烟便呼应着升上天际。每当看到它们像云一样迷人的身影,我的心中就充满无限快乐。
我们的村子不大,200口人,几十间屋舍,这巴掌大的地方却有着数不清的快乐和童趣。10岁的我在房前屋后转悠,在一个固定的时刻,蓝莹莹的炊烟会弥散在头顶上。村子里有多少户人家,就有多少个烟囱,每个烟囱都大呼小叫地冒炊烟。刚生成的炊烟都挤在了一块,一句话还没说完,它们就扩散开去,悠悠地升上天空。瓦片上,树梢上,鸟飞过的地方,风吹来的方向,都遍染了梦幻般的烟霭,让人愉悦地想出一些美好的东西来。我是个小孩子,有事没事就跑到村西头的土堆上看炊烟,阳光下的炊烟像一条闪光的蓝带,不紧不慢地腾上云霄,它们自由自在的样子很迷人。望着眼前的炊烟,我会陶醉上大半天。
炊烟是村里人家的一物一件,和大大小小的事物没什么两样。在这个小村子里,我听过长长的牛哞,常常见到花斑鸡在墙根啄食,还看惯槐花开了一树又一树,那些快乐的柳絮把水塘染了一层白色。这个不起眼的小村子,很多人都穿着草鞋度年月,最爱穿格子上衣的村妇总有忙不完的事。我爱村落的炊烟,还喜欢这里的一些事儿。在我的印象里,炊烟慢飘飘地升起来,它们充满快乐,过得很舒心,什么事都想得开,它们有说有笑的做法让我很开心。在我的生活里,村落是个最好玩的落脚处。
那时我还没有长大,不能像大人一样做很多事,跑到土堆上看炊烟,就成了我生活里的一片绿叶或者一只花朵。大人在家里劈柴、喂牛、磨米,一生的精力都在同一个地方重复这些事,好多活都干完了,已经完成的事情下一个年头还要再做一遍。我没心思把大人做过的事情一件一件地去想完,就爬到高处看炊烟的影子,看那些似乎看见又似乎看不见的东西。我选定晴天丽日看炊烟,这个时候的炊烟心思轻,它们梦一样地东边逛逛,西边瞧瞧,然后飘飘渺渺地消失在我的视线里。若在阴雨连绵的天气里,炊烟就变了样,一团团烟雾挤在一起,粗心地说上一通话,灶舍里布满了它们不忍离去的影子。半湿半干的灶柴像是费尽力气开了个玩笑,当一缕缕青烟攀上了高空,雨帘里就变换出不同的景致来。庄稼收获时节,炊烟稀稀落落地在村子上空露一下脸,一转身就走掉了。乡亲们把做一顿饭的时间用在了收割和劳作上,只简单地做一点粗茶淡饭填饱肚子,炊烟也就没了过年过节时的热烈和浓重。但庄稼收获了,这若有若无的炊烟心里埋藏的却是说不出的开心和快乐。
我们的村子人口不多,却有说不完的事。西边人家好玩的事多,炊烟忍不住升到半空,风一刮就跑过去。一道道炊烟像一团团雾,它们并肩往西走,还交头接耳地说着没完没了的话,雾一样的炊烟和这些朝夕相见的事在同一个小村落里就成了莫逆。那天,一户人家从田间荷锄归来,一大晌锄了好几亩地。今天干的农活多,中午做饭的时候冒出的炊烟也就浓,滚滚地向空中升去。这一时刻,村落里家家户户房顶上都有青烟冒出来,像一排排树,枝枝叶叶都很茂盛,东边的西边的连成一片。这些青烟欢快地往上窜,半空中布满了烟的影子。田家的烟,李家的烟,孙家的烟,都交融在一起,村落里有了一些飘忽的云。炊烟从一家一户的烟囱里升腾出去,哪个路口停着牛车,哪棵树又长出新叶,谁家有多少农具和牲口,炊烟都耳熟能详。赵家娃衣裤破了一个洞,王家镰刀眼看磨损完了,周家屋舍破旧得漏了雨,梁家娶媳妇缺少钱,吴家有些日子没吃上一顿好饭了,村子里讲不完说不尽的事,炊烟都保存在记忆里。庄稼人家里的事多,简单的复杂的,东边的西边的,但他们总是若无其事的样子,没谁看到他们大声吵闹过,只是一味地做事情。炊烟也好像天天都有高兴的事,心思轻得似云影,看不出谁家遇到过麻烦事。灰喜鹊天天在枝头上叫个不停,鸡鸭鹅快活得跟着说这说那,村子宁静又快乐地过着一天又一天。
各家的炊烟又升起来,它们连成一片云。我喜欢看云,更喜欢看村落的炊烟,它们游来移去的样子真迷人。在村落行走的日子里,炊烟或许遇到过雨,又或许遇到过雪,但总是快乐地往上窜。在以后很长很长的路上,不管前面有什么,炊烟都本分又快乐地做著自己忙不完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