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的提出,新时代的汉语国际传播肩负新的历史使命——推广汉语、传播文化、沟通世界。然而,固有的传播思路显然禁锢了汉语国际传播的脚步。面对新的历史机遇,唯有开创新局面,开拓新思路,应对新问题,才能推进汉语国际传播事业不断发展。
【关 键 词】拟态环境;汉语国际传播;把关人
【作者单位】陈鸿瑶,东北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
【基金项目】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面向汉语国际教学的负面评价副词立场表达研究”(18BYY123)。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8.21.026
汉语国际传播是一种语言教学行为,更是一种国际传播活动。当下,我国汉语国际传播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汉语的国际影响力有了很大提升。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语言是了解一个国家最好的钥匙。语言学习和文化交流是世界各国人民建立友谊的桥梁和纽带。新时代的汉语国际传播已突破了单纯语言教学的界限,肩负起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使命,力求让世界理解中华民族“和”文化的独特魅力,听懂中国故事。
“所谓拟态环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对现实环境‘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之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1]拟态环境是传播学概念,由美国最负盛名的专栏作家、记者李普曼提出。李普曼认为,媒介化社会使人们常常把大众媒介构筑的世界,即拟态环境,当作现实世界来认知。可见,拟态环境是对现实环境的一种重新反映,它存在于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中,影响着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是人类认识世界不可或缺的中介。传播者可以利用拟态环境对受众进行积极引导,也可以让受众形成错误的认知。
在汉语国际传播中,传播者通过语言教学与文化活动形成汉语国际传播的拟态环境,各国学习者正是通过传播者构建的拟态环境来学习汉语、认识中国。所以,如何做好汉语国际传播的把关人,让世界对汉语、汉文化甚至中国形成正确的认识,在新的历史时期有力推进汉语国际传播,为中国崛起做出应有的贡献,是新时代传播者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加强文化对比,构建真实传播信息
在汉语国际传播中,传播者通过对传播内容的选择和传播方式的设计,形成拟态环境来影响受众的认知,但传播者对汉语知识和文化的选择性传播有可能造成受众对中国认知的缺失和误解。汉语国际传播中,外国汉语学习者带着原生文化的坚定信念、根深蒂固的民族意识,学习在汉语文化中交谈,文化的陌生感会给学习者带来精神上的不安。
为了增加学习者对汉语的亲切感,为了减少学习者的陌生感,本土化应作为推广原则之一,对话场景应当地化。有学者强调,汉语的国际传播,要做到入乡随俗。美国当代人类学家H·Goodenough指出,语言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人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获得整个文化[2]。中国的礼仪很多源于祭祀,酒一直是祭祀中不可或缺的角色,用于祭祀、庆典、战争等场合。因此有学者认为,中国的很多礼仪就是来自酒文化,汉语中若没了如此重要的“酒”,不仅丢了“李白斗酒诗百篇”的豪放,而且对中国细腻的餐桌礼仪,甚至中国人的文化性格都难以理解。
文化身份重构是语言学习的必然结果,任何文化都是在与“他文化”的比较中定位自己,认识自己,只有在这种参照中,我们才能形成自己的身份认同。语言学习是打开“他文化”大门的钥匙。在语言学习中,学习者获得文化自觉,对母语文化与“他文化”异同的认知会促使学习者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母语文化,从而形成更广阔的文化视野,对不同文化采取包容的立场。
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汉语国际传播是为了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文化精神,是“国际理解教育”,只有以此为前提的语言相通才是民心相通的保证。语言学习不是文化同化,而是构建具有交互理解关系的文化视角,汉语学习者必然会在认识中华文化的同时,形成对母语文化的重新认识。汉语的国际传播不是文化输出,而是文化分享。文化没有好坏,只有异同,不能简单褒贬,只有在语言学习中形成跨文化“第三空间”的学习者,才能在不同文化中平等对话、自如交流。
一种文化的内涵远远复杂于其语言形式,所以在语言传播中,文化的习得相对语言形式的习得相对滞后,但是“语言是文化的活化石”,彼此骨肉相连。趋同不是中国国际化的途径,包容才是全球命运共同体的内涵,汉语的国际传播要带着一份坚定的文化自信面对世界,自成体统,自立门户,在全球化浪潮中站稳脚跟,让世界看到一个真实的中国,构建真实的传播信息。
二、发挥“大华语”优势,组建优质传播队伍
陆俭明先生曾指出,“大华语”是以普通话为基础,在语音、词汇、语法上有一定弹性和宽容度的汉民族共同语[3]。李宇明先生将“大华语”界定为以普通话为基础的全世界华人共同语[4]。“大华语”这个概念充分考虑了各种语境的现实情况,体现了对汉语变体的极大包容性。我国的经济、政治、军事等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与各国的经贸往来、文化交流也日益加深。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一带一路”实践的稳步推进,都表明“大华语”的全球化语境已经形成。
海外华人华侨是中国和世界沟通的桥梁,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大华语”不仅是一种身份的认同、文化的认同,而且是对在国外说着中国方言的海外华人华侨的亲切感召,起到团结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国籍的汉语使用者和学习者的作用。
在汉语国际传播过程中,教师是主要的传播者,也是拟态环境构建的主要设计师、汉语国际传播的把关人。构建汉语国际传播的拟态环境需要优质的传播者队伍,因此华人教师是不可忽视的力量。
目前,汉语国际传播急需熟悉当地文化风俗及教育制度的汉语国际传播者,海外華人教师可以说是这个角色的最佳人选。海外华人教师的普通话可能不是很标准,但他们熟悉并热爱中国的语言和文化。由于旅居海外多年,海外华人教师对当地的语言和文化非常了解,相比从国内派往海外的志愿者教师,海外华人教师在跨文化交际上更有优势,而且由于熟悉当地语言,容易开展对比教学,在汉语教学过程中能够准确把握教学重点难点、提高教学效率。但海外华人教师的教育背景复杂,真正拥有中文或教育学历背景的人并不多,这就需要对海外华人教师进行汉语基础知识和汉语教学法的定期培训。因此,打通汉语国际推广和海外华文教育的壁垒是当务之急。海外汉语志愿者教师在工作之余如果能够开展华人教师的师资培训工作,比起从零开始培训本土化教师来说,无疑是事半功倍的好事。所以,海外华人教师在汉语国际传播中应该大有可为。
目前“一带一路”建设对语言人才的需求也凸显传统师资培养模式的单一化缺陷,明显满足不了新时代的教学需求。如来中国学习专业知识而不只是进行汉语培训的留学生急需具有汉语教学能力的专业教师,以往“汉语+教学法+跨文化交际”的培养模式面对新时代、新情况显得力不从心。又如,汉语言文学教育背景的汉语教师教授理工科知识深度显然不够,远远无法满足学生专业学习的需要。这就需要我们开发新思路,灵活处理汉语教学培训的学制问题。例如,在专业学位中开设汉语教学选修课程或开设汉语教学双学位课程,都是不错的选择。只有具有深厚专业背景知识,又具有汉语教学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才能满足新时代汉语国际传播的需要,成为汉语国际传播中合格的把关人。
三、加强受众需求调研,强化受众需求导向
世界在变化,世界对中国的期待在变化,学习者对汉语的期待也在变化,这些变化都对汉语国际传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汉语国际传播并非一帆风顺,直到今天依然能听到“文化侵略”的质疑之声。破解这个难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强化受众需求导向,使汉语国际传播由单向传播向满足双向需求转化。
语言传播的有效性取决于受众的选择结果。汉语国际传播中的受众并非被动地接受信息,他们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因此汉语国际传播要把受众需求放在首位。导向需求是汉语国际传播中议程设置发挥作用及拟态环境有效构建的重要影响因素[5]。以受众需求为导向,加强需求调研,受众心理、学习动机、年龄层次、知识结构和个性特征,都是汉语国际传播应该着力获得的信息。汉语国际传播要加强需求信息调研,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及时调整传播内容和方式,满足受众对汉语学习的心理期待,使汉语国际传播有的放矢,促进汉语国际传播从语言教育转向语言服务,着眼于个人和社会发展需要,把汉语国际传播与地方发展结合起来,使“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
语言的使用必然要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才能被正确理解和接受,只有准确把握受众需求,才能使汉语为受众带来职业竞争力。例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境外合作需要汉语职业培训课程,北美的周末汉语学校需要符合其学制特点的教材,各国日趋低龄化的汉语学习者需要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广布于世界各地的华裔学习者需要巩固其炎黄子孙身份认同的文化输入……精准满足这些需求才是促进汉语国际传播的良方。
四、挖掘汉语资源,丰富传播媒介
传播媒介是拟态环境的载体,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汉语国际传播带来了新的活力,传播媒介史无前例地丰富起来,使汉语得以多方位、多渠道地进行传播。因此,汉语国际传播的拟态环境构建也要顺应载体的变化,开发新的传播形式。
各种网络平台、移动客户端的普及使汉语国际传播不再受时空限制,给学习者带来很多便利——清晰的音频、生动的视频可以再现场景,使受众获得真实的现场感,娱乐化倾向也可以有效淡化汉语难学的固有印象。网络上的汉语学习资源和汉语学习课程越来越多,一对一的在线汉语教学也已经实现,但是这些资源的利用还不是很普及,教学内容有同质化倾向,独具特色、个性鲜明的网络教学资源还很少,汉语国际传播急需针对汉语学习的“薄荷阅读”类APP的出现。另外,网络上的教学资源再丰富,也不能代替教师的教学。因此,网络课程或手机APP也需要教师及时、高频在线互动,让网络资源活起来。
面對新时代的新任务,唯有创新才能开创汉语国际传播的新局面,不断提高传播水平,进一步推进汉语国际传播。汉语国际传播的效果直接影响汉语的国际影响力,新时代的汉语国际传播已经不再满足于在异国的街头巷尾听到几个中文词汇,也不再满足于用中国结和太极拳来迎合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猎奇。中华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要润物细无声地在汉语国际传播中促进各国民众之间了解彼此文化差异,尊重不同文化理念,和谐、和平、融合发展。因此,在汉语国际传播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发现新问题,拓展新思路,构建合理拟态环境,促进汉语国际传播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27.
[2]丁丽蓉. 语言与文化关系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J]. 现代教育科学,2010(9):146-152.
[3]陆俭明. 关于建立“大华语”概念的建议[C].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
[4]李宇明. 大华语:全球华人的共同语[J]. 语言文字应用,2017(1):2-13
[5]代偲. 传播学视域下汉语国际教育传播者研究[D]. 济南: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