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网络文学作为当代文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中国的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较为强劲的动能,但是受传统思维的影响,及对其产业功能的认识不足,网络文学作为专业发展或是学科建设仍旧处在徘徊期、实验期。在网络文学的经济贡献和社会效益日益增长的今天,如何突破观念的束缚,充分发挥网络文学在当代网络文艺中的功能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需要大胆探索,强化网络文学在专业设置中的主体地位,审时度势地把握政策优势,挖掘政策红利,积极构建有价值的学科体系。
【关 键 词】网络文学;学科;主体地位
【作者单位】吴长青,三江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中图分类号】G2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8.21.008
20年来,作为改革开放直接成果之一的网络文学在文化创意产业方面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关于如何在新时代让网络文学释放出更强劲的动能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本文认为须从学科建设的高度入手,探讨网络文学进入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序列的可行性。
一、网络文学的学科定位及设置的必要性
1.网络文学作为学科的合理性
如果从传统“纯文学”的视角去审视网络文学,网络文学在传统学科中略显尴尬。如果单纯从“网络”出发,则又无法定义“网络文学”的范畴与属性。
李敬泽曾经这样形象地论断网络文学,他说:“一度谈到网络文学就含糊其辞,因为没有一个历史的参照系,被网络二字吓住了,莫名惊诧,不知道该把这个文学往哪儿摆。其实位置很清楚,就是通俗文学。当然通俗文学不限于网上,网下也有,但现在中国通俗文学的主体在网上。”[1]
中国通俗文学的历史身份一直不明确,著名学者、通俗文学研究专家范伯群先生生前一直呼吁给通俗文学以合法身份,并且主张将通俗文学写入中国文学史。范伯群指出:“应该知道,对待通俗文学要以‘因势利导的‘禹的治水方法,使其走上‘良性循环的健康发展的道路。专门想以一元化的文学作品去满足全民的多元需求,这种想法本身就是不现实的。过去想将市民大众文学扫出文艺界,这是一种永远也不能成功的‘无效劳动。真正的出路是在于利用我们今天的理论优势,去总结出一套通俗小说创作的规律,从《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民间积累型的通俗作品中,从后继的‘文人独创型的通俗作品中,包括近代韩邦庆们的作品中,现代张恨水、刘云若们的作品中,总结出他们成功的经验,也包括某些不足的教训中,建立我们中国特色的通俗文学理论体系,使通俗文学得以健康的发展。”[2]
网络文学诞生之后,遭到了传统文学的围攻,两方曾经形成势不两立的对峙局面。针对这样的局面,李敬泽态度鲜明地对其进行了批评。他说:“我们要放下两种傲慢与偏见,传统文学依靠思想和艺术品质对网络文学抱有傲慢与偏见,网络文学背靠市场面对传统文学抱有傲慢与偏见。实际上,它们应该是并行不悖的,它们都能从对方得到重要的支持和营养,共同构成一个完整、健全的文学生态。”[1]
不言而喻,李敬泽的观点与范伯群教授的设想如出一辙。当下,中央有关部门提出要大力发展网络文艺,这也从侧面印证了网络文学发展的合理性。
2.网络文学的市场规模亟待学研界网络人才培养的跟进
当前,中国网络文学蓬勃发展。《2017年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显示:2017年网络文学市场营收规模129.2亿元,同比增长35.1%。截至2017年12月,中国网络文学作品累计数量高达1647万部,出版纸质图书6942部,改编电影累计1195部,改编电视剧1232部,改編游戏605部,改编动漫712部。而网络文学驻站创造者数量已达1400万,签约量达68万,其中47%为全职写作[3]。
发展网络文学,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解放思想、勇于探索,更需要学界在人才培养上跟进。人才培养的核心是塑造高素质的人才,离开了“人”的教育都是无源之水。因此,需要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合理的评估。不少教师做过这方面的调查。苏晓芳曾对非中文专业的学生做过调查,她认为:“网络文学阅读、欣赏、创作课程纳入当下大学人文素质通识课程体系中,将填补文学教育中网络文学的空白。有研究者在反思当前大学文学教育时提出‘我们应该在当代文学实践中找寻问题,要‘打破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壁垒,用现实的案例对学生进行文学教育,使文学教育与当代文学实践充分互动,网络文学正是当代文学最鲜活的实践,作为文学教育者,对网络文学教学的失语,也可能成为一种教育的失职。”[4]
黄海蓉则对网络文学学科的开设做过专门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校大学生是信息社会中势力日增的特殊群体,拥有较高的文化程度,对现代信息科技吸收较快,具有信息共享的观念,蔑视权威与经典。而原生态的网络文学正是学生们心声的表现,对学生了解社会、沟通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学生不排斥网络文学[5] 。
职业教育专家张健教授撰文认为:“目前,我国一些高校已开出了数字出版与网络文学创意写作专业、新媒体文学专业、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网络文学编辑与写作等专业,但这还很不够。因为网络文学是一个多极化的概念,凡是以网络为介质的写作、传播、互动、发行、盈利都隶属于广义的网络文学范畴。这就要求专业的课程开发必须视野放开一点,尽可能全口径对接和覆盖相关专业与能力培养。”[6]
也就是说,网络文学的教学倾向于应用,可以与多个学科进行跨界互动,在学科领域有非常宽广的发展空间,因此对网络文学的应用范围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估可以明确网络文学的学科教育边界,更好地在高校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
二、网络文学产学研现状、问题及对策
当前,我国高校网络文学课程建设尚处于摸索阶段,在全国仅为数不多的高校开设了相关课程。然而,鉴于当前教育部课程目录中还没有收录网络文学,从严格意义上讲,高校开设这门课程还不合规,它们往往以试点或是以本校课程的名义开设,影响了网络文学课程的系统性体系开发。
从以表1中,我们可以清晰看出目前我国高校开设网络文学课程的基本现状。
第一,公办二本院校仅开设选修课,并没有完整的专业设置和课程标准,开设与否取决于个别教师的专业方向,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人才培养方案,属于松散型的校本课程。第二,双一流高校基本上以硕、博士学位培养为主,培养方向根据导师自身的研究领域而定,自由性比较大,基本上都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范围之内。第三,除了北京印刷学院,必修课基本上是由民办本科高校开设的,原因在于这些高校有一定的办学自主性,能够立足市场需要,培养市场需要的紧俏人才,并且形成了专业特色。
此外,我们调查发现,除北京印刷学院、杭州师范大学和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将网络文学课程分别开设在新闻出版学院、文化创意学院,其他所有开设课程的单位均为文学院或人文学院,并以文学专业为基础,专业领域延伸度比较小(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将课程开设在中国语言文化学院,显得比较有特色)。同时,该课程的产学研结合度不高,没有形成一定规模的校企合作,或者企业、用人单位为龙头的以工作导向为核心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第一,这些研究机构基本都是政府财政支持的作协、文联系统机构或者是高校,网络文学相关企业很少。一方面表明了相关部门对网络文学的重视,另一方面也说明网络文学企业或是行业参与度不够。第二,网络文学基地建设的研究范围多为文艺范式、创作理论以及艺术理论研究,产业研究、行业发展研究缺位,跨界融合研究不够。第三,研究人员固化,新生力量亟待培养。第四,网络文学地区发展不平衡,研究基地基本集中在北、上、广、深、杭等大城市和其他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没有形成均衡发展的态势。
同时,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当前,网络文学产业链上下游的相关环节没有形成相互支持、相互协同的合作关系,且研究与产业融合度较低,研究成果转化率低,对行业、产业的指导性不足。因此,我们应该鼓励网络文学企业成立内部研究机构或是横向合作研究机构,参与网络文学基地的建设。此前,分众传媒集团董事长江南春向母校华东师范大学捐赠了1000万元人民币用于网络文学研究,这是今年高校接受的最大一笔网络文学研究专项资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三、网络文学学科建设的实施路径
1.切实把握网络文学在当代思想文化建设及经济建设方面的价值
在网络文学学科建设中,首先,我们要正确认识当代中国的文化使命,切实把握网络文学在当代思想文化建设方面的价值。十九大报告中明确写明了当代中国的矛盾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物质文化建设的不均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与传统文学一样,网络文学也承载着满足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使命,我们要充分借用这个载体,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精神食粮,满足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期待。其次,我们要充分认识网络文学的文化产业功能,尽最大可能发掘网络文学产业的经济价值。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文化产业方兴未艾,网络文学产业展示出新的经济活力,我们应主动抓住网络文学的发展规律,使其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的发展。
2.加强行业的合作、全面建设应用型的课程体系
首先,学研界要联合产业,按照现代学科体系合理编制课程大纲,精心设计实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科学规划,促进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其次,相关机构要合理整合相关学科资源,尤其是与网络文学相关的周边学科体系,合理改造现有的秘书学、网络与新媒体、网络新闻学、编辑出版学、广告学等课程,形成科学合理的协同机制,建构科学、规范、有层次的网络文艺学科体系。张健认为:“数字出版与网络文学及相关专业都是基于‘互联网 +的跨界的新兴专业。如‘网络文学编辑与写作专业,是网络与文学的跨界、技术与人文的整合、编辑与写作的集成,培养的都是复合型跨界的人才。因而在课程设置上,一要重视课程门类的整合,尽可能覆盖能力培养的边界。如网络文学编辑与写作专业,可开设编辑学理论与实务、网络编务技术、基础写作学、应用文写作、创新思维概论、市场营销学、广告学、大众传播学、心理学、大学语文、大学英语等课程。二要重视核心主干课程的学习。如上述专业中的编辑学理论与实务、网络编务技术、基础写作学、创新思维概论、市场营销学、大众传播学均属于这样的核心课程,只有认真学好,才能具备专业所必备的核心关键能力和市场竞争力。”[4]也就是说,我们需打破学科一元思维,多元整合,形成多元驱动的网络文学学科聚合场。
总而言之,网络文学作为一种学科或是一门课程已经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它离形成严格意义上的学科还有不小的差距。这需要教育部门高瞻远瞩,本着实事求是的理论远见和创新的实践精神包容学科、专业的成长;需要相关研究部门和高校提高科研能力,切实为行业提供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并不遗余力地推动成果转化;需要产业机构切实关注产业研究,合理借鉴、自觉吸收科研成果,实现智力成果转化。总之,通过产学研的互促发展,我们将建成独具特色的中国网络文艺学科体系,为培养符合新时代发展的网络文艺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李敬泽. 网络文学:文学自觉与文化自觉. 网络文学评价系统虚实谈—全国网络文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 北京:作家出版社,2014:13-14.
[2]范伯群. 我心目中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框架[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
[3]贺梓秋. 2017年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EB/OL]. (2018-09-17)[2018-10-18]. http://topics. gmw. cn/2018-09/17/content_31219938. htm.
[4]张健. 数字出版与网络文学的发展与人才培养的跟进[J]. 教育现代化,2016(12):28-29.
[5]黄海蓉. 高校开设“网络文学”课程的调查与思考[J]. 懷化学院学报,2007(5):156.
[6]苏晓芳. 非中文专业大学生网络文学阅读调查与研究[J]. 教育评论,2018(3):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