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美婷
(新疆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加依勒玛乡农业<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新疆 阿勒泰 836701)
鹦鹉热衣原体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微生物,具有较强的抵抗低温的能力,但抗热性较差,如在37℃下经过大约48 h就会失活,在56℃下只需要5~6 min就会灭活。该病原体具有较强的抗酸性和抗碱性,但使用脂溶剂和季铵化合物等可使其灭活。病原体在大部分消毒药(如3%过氧化氢、70%酒精、氯化苄烷铵碘酊溶液等)作用几分钟后会使其感染性被破坏,但对石灰和煤酚类化合物的抵抗力较强。曾经发生过该病的羊群中初产母羊的流产率较高,通常为38%~40%,而经产母羊的流产率较低,一般为8%~10%;新发病羊群中,初产母羊的流产率能够达到50%左右,经产母羊的流产率也可达到15%~30%。一般来说,母羊容易在产羔高峰(即3月份)出现流产,尤其是在产前大约10天达到高峰,有时在产前20天之前也会出现流产。羔羊群感染后往往容易发生关节炎和眼结膜炎。近几年,随着市场流通、频繁引种以及未重视检疫等,导致一些放牧地已经广泛分布衣原体等病原微生物,成为该病的疫源地。该病通常在冬末、初春季节发生,主要是由于此时缺少牧草,饲料单一,导致羊群缺乏营养,体况较差,抵抗力减弱,加之此时气候寒冷,可使衣原体大量生长繁殖,从而引起发病。另外,饲养管理粗放,环境卫生较差,没有重视消毒,也是引起该病的因素。
关节炎型,主要是羔羊发生,往往是多发性关节炎,体温明显升高,可达到41~42℃,食欲完全废绝,独自离群,肌肉疼痛、僵硬,一肢或者四肢出现跛行,有时甚至长时间在地侧卧,体重降低,并伴发滤泡性结膜炎,病程可持续2~4周。康复后对其有一定抵抗力,可预防再次感染。结膜炎型,主要是绵羊尤其是羔羊发生,单眼或者双眼都能够发生,眼睛流泪增多,结膜发生水肿、充血,角膜变得混浊,有时会形成血管翳,甚至发生糜烂、溃疡或者穿孔,通常在2~4天之后开始恢复,经过几天可见眼睑和瞬膜上出现淋巴样滤泡,有些病羔还伴有关节炎、跛行,病程通常可持续6~10天或者几周。流产型,妊娠母羊感染后通常在孕期最后一个月发病,主要是发生流产、死产以及产出弱羔,并伴有胎衣滞留,往往可持续几天排出流产分泌物。
根据当地发病情况,病羊临床症状,特别是有关节炎和结膜炎,可进行初步诊断。为进一步确诊,还要检查病原体。无菌条件下取病羊气管分泌物、血液、脾脏、肺脏等进行涂片,通过姬姆萨染色、镜检,能够看到卵形或者圆形的病原体。将以上病料制成悬液,给孵化5~7天鸡胚的卵黄囊内接种0.2 mL,发现所有鸡胚在5~12天内陆续死亡,且卵黄囊或胚胎发生充血、出血。取卵黄囊进行抹片、染色、镜检,也能够看到大量衣原体。另外,还可进行血清学检查,如补体结合试验、酶标抗体法以及荧光抗体技术,都可检测该病。
疫情处理。及时封锁疫区,病羊立即隔离,加强护理,使用药物治疗。病死羊尸体、流产分泌物、胎衣、产出的死胎以及粪尿等都要采取无害化处理,如深埋、焚烧等。对于同群没有发病的羊以及附近受威胁的羊群要紧急免疫接种羊衣原体弱毒苗,同时在饲料中添加0.05%的四环素粉混饲,预防发病。
药物治疗。关节炎型病羔羊,在患处涂抹碘软膏或者鱼石脂软膏,并配合热罨布进行治疗。结膜炎型病羔,可先用2%~4%硼酸水清洗患眼,接着使用土霉素软膏进行点眼。另外,也可使用红霉素、青霉素软膏治疗,效果较好。对于发病母羊,在分娩后可肌肉注射5~7 mL盐酸土霉素,间隔1天1次,连续用药45~60天,或者在饮水中加入丁胺卡那霉素、强力霉素等药物,连续使用30~45天。治疗结束后,羊群要进行检疫,对于呈阳性的母羊必须采取淘汰处理。如果发现母羊出现流产征兆,并伴有腹痛,可肌肉注射15~20 mL黄体酮,每天1次,连续使用3天,对于羊水、流产胎衣、胎儿要进行消毒、深埋,防止人畜感染。
加强饲养管理。羊群采取舍饲和放牧相结合的饲养方式,定时、定量进行补料,或者添加低聚糖、复合维生素、微量元素,或者增加颗粒料的喂量。避免羊群过于拥挤,供给充足饮水,禁止饲喂霉变饲草,调控温度适宜,加强防治鼠害、寄生虫等。加强山羊和绵羊衣原体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建立疫情监测制度,对疑似病例要及时检验,尤其对种公羊要加强检测,清除传染源。
定期驱虫。羊群定期进行驱虫,且驱虫后排出的粪便要集中在一起采取堆积发酵处理。羊可按每10 kg体重皮下或者肌肉注射0.2 mL伊维菌素。另外,用稀释为0.025%~0.05%的澳螨消(双甲脒)进行涂擦、喷洒在羊体表,也可进行药浴,注意有21天的休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