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福海县阔克阿尕什乡农业(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福海 836400)
羊布氏杆菌病在母羊中的发病率较高,尤其是在性成熟的母羊中,公羊的患病率相对较低。患病羊及带菌羊是布氏杆菌病的主要传染源。其中患病的妊娠母羊是传播该病最为严重的群体,致病菌能够在母羊分娩或流产时,随着胎儿、胎衣和胎水排出到体外,使垫草、周围环境等被致病菌污染,进而传播疾病[1]。健康羊接触了被污染的垫草、饲料、器具等会被致病菌侵袭,通过消化道感染患病。消化道是主要的感染途径,破损的皮肤、粘膜、呼吸道等接触到致病菌也会患病。配种传染也是该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如果技术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没有做好自设防护措施,与患病羊直接接触,也会导致人感染患病。加工环节如果检疫不严格,使带菌的羊产品接触到工作人员也会导致患病,危害人们健康。
羊群发生布氏杆菌病时,前期只有少数的羊发病,主要表现为流产,随后,发病羊的数量越来越多,致病菌污染严重的羊场会有超过50%的羊只患病,并且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对发病情况较轻微的羊场,多数羊为隐性感染。通常情况下,患病羊在怀孕后期发生流产的现象,在流产前3 d左右,患病羊体温升高,精神萎靡,食欲下降,有些患病羊倒地不起,阴道可见粘稠的带血的分泌物流出。发生流产时,除了排出胎儿、胎衣外,还会有黏液或脓液排出,通常流产母羊都会伴随慢性子宫炎,最终导致患病羊不孕。部分患病羊会出现慢性关节炎和滑液囊炎,表现为跛行,无法正常行走,影响采食。公羊患病还会出现睾丸炎、附睾炎等生殖系统疾病,表现为睾丸胀痛发热。
羊布氏杆菌病的病原是布氏扦菌。主要侵害羊只的生殖系统,引起妊娠母羊流产、子宫炎,公羊睾丸炎。布氏杆菌是一种短小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或球杆菌,没有鞭毛和荚膜,也不形成芽胚。是一种需氧菌,并且需要营养供给其生存,将其接种于10%的马血清的培养基中,能生长繁殖。布氏杆菌对高温和消毒剂敏感,在普通牛乳中的存活时间长达1周以上,通过巴氏消毒处理后能彻底杀灭,煮沸也能将其灭活。对环境的抵抗力强,干燥下能够存活1个月以上,在温度低没有阳光直射的地方能够存活6个月以上,但消毒剂能够将其杀死。布氏杆菌通常在患病羊的生殖器官、内脏、血液、阴道分泌物中存在[2]。
羊布氏杆菌病对养羊业的危害巨大,虽然死亡率不高,但严重影响羊只的生产性能,甚至能够造成母羊不孕,还会威胁人类健康,但目前还没有特效药物能够治疗羊布氏杆菌病,只能通过预防手段控制该病的发生。
羊场要制定布氏杆菌病的检疫程序,利用血清学手段,对整个羊群定期进行检疫,羔羊断奶后需要进行一次检疫。成年羊每2年进行一次检疫。对检测结果呈阳性的羊只要立即将其淘汰,并上报相关部门进行统一扑杀,不能私自售卖或继续饲养。在羊群中有羊患病时,要对全群未患病的羊进行检疫,将检疫结果为阳性的隔离,并做淘汰处置,限制其移动,禁止患病羊和带菌羊与健康羊只接触。对于患病羊,已经失去继续饲养的价值,宜淘汰处置。
此外,在羊只的收购、销售、运输等环节也要进行严格的检疫,迁移时一定要出具相关部门的免疫和检疫合格证明。
使用疫苗接种的预防方式是控制羊布氏杆菌病的有效措施,目前对布氏杆菌病的疫苗仍在不断的探索,力求研制出更加高效,经济的疫苗。对检疫结果呈阴性的羊只接种弱度疫苗能够有效的预防羊布氏杆菌病[3]。各级政府部门也要加强对疫苗接种的监管,确保免疫覆盖度和免疫效果在规定范围内。
加强布氏杆菌病危害及相关防疫知识的宣传,提供个人的防护意识,要求养殖企业、生产单位以及个人要按照规范的流程进行养殖和生产加工工作,并做好个人的安全保护,在接触羊只及其产品时要带好口罩和手套,并更换工作服,工作后及时消毒。同时要做好羊场内的粪便、饲料和水源的管理,减少环境中的病菌,降低人患病的风险。
羊布氏杆菌能够在环境中长时间存活,但对消毒剂和高温敏感,因此要做好羊场的卫生消毒工作,定期喷洒消毒药物,不仅要保证羊舍内的干净整洁,羊舍的外部环境也要定期喷洒消毒药物,减少杂物和垃圾的堆积。对患病羊污染过的用具等要经过彻底的消毒才能继续使用,流产的胎儿、胎衣、羊水和阴道分泌物等要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致病菌污染环境感染,增加健康羊只患病的风险。
[1] 杨淑梅.浅谈羊布氏杆菌病的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2016(7):80.
[2] 任丽萍,斯张国. 羊布氏杆菌病疫情诊断和处置措施[J].中国畜禽种业,2016,12(5):121-122.
[3] 殷乾友,刘英,管清文.牛羊布氏杆菌病流行病学与防治建议[J].南方农业,2016(1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