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在国家经济取得辉煌成绩的同时,我国绿色建筑行业也将迎来关键性发展,绿建行业转型有三大关键机遇。
在刚刚结束的十九大上,我国正式确定将绿色发展作为长远目标,坚持习总书记所提出的“加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思想,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而其中的重头戏就是建立绿色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这离不开绿色建筑,只有加强绿色建筑建设,才能让绿色理念深入人心。根据欧盟建筑师协会资料显示,建筑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碳的排放,能源的消耗,材料的消耗,以及污染物的排放占了全社会的40%,而这些污染及消耗又占据了环境对人类影响的50%,可想而知,建筑对人类的影响是涵盖了方方面面的。根据十九大所提出的这个政策方针,绿色建筑领域将作为主战场,只要绿色建筑发展好了,我们对于能源节约和污染的控制就占据了主动,因此,对于绿建行业而言,这将是一个大机遇。
在习总书记的指导下,国家发改委及各部委宣布了具有我国特色的碳市场的建立。这一重大动作背后标志着我国对于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的坚决态度。其实,在之前的京都协定书上,国际市场就已经建立了碳市场及其管理机制,但是由于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碳市场交易额的85%都由中国企业在交易,因此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制约下,国际碳市场价格由原来的10欧元/吨,到现在的1欧元/吨。这是极其不适合我国目前发展形势的。所以,这就催生了具有我国特色的碳交易市场的建立,而在这个市场下,我们可以根据时机市场来进行合理的价格调控,就目前来看,每吨100人民币是比较合理的,这就意味着我国绿色建筑行业可以搭上合理的碳交易这趟顺风车,这对我们的绿色建筑行业发展是有实质性帮助的。
在国家经济工作会上,习总书记明确宣布我们要打好三场硬仗,其中一场就是关于环保的蓝天白云保卫战。习总书记在工作会上强调,打好环保战的根本问题就是如何解决新能源城市的建设问题。新能源城市就是希望将城市所消耗的能源从煤炭转向电力、天然气这种清洁能源上,大力普及清洁能源的使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我国是个多煤贫气少油的国家,但是对天然气的对外依赖率达到了40%,在这里面,建筑行业对天然气消耗就占据了一半。如果我们能够使建筑减少对天然气的消耗的话,我们的蓝天白云保卫战就能取得阶段性成果了。这场对蓝天白云的保卫战中,绿色建筑在其中必定将发挥决定性作用,而这也促使了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
所以,这三大党中央的重要决策,都使得我们绿色建筑已经有了一个非常好的快速发展轨道,也标志着绿建行业飞速发展的机遇即将到来。
在三大机遇后,绿色建筑发展呈现四大方向。
目前,我们的建筑都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的房子有百年的寿命甚至更长,但是我们的门窗却只有30年或更少的寿命,如何才能更好地将两者区分更新是一个难题。而解决这个难题的途径就是对建筑进行装配化,把建筑分解成组件,然后进行工厂化生产,最后现场装配,这样的话,对于室内建筑的施工,它的建造过程都能做到绿色,在质量上也是严格可控。同时,在国家战略问题上,建筑装配化还能在必要时刻为国家提供战略物资。现在很多发达国家已经开始把紧缺的战略物资:钢铁、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等广泛地以建筑的形式储存,所以它们就不依赖进口了,而是通过对建筑和建筑部件的更新来获得大量原料。我国在进入城市时代之后,最大的矿山必然是城市矿山,每年建20亿平方米建筑,又能储存多少钢铁和可循环利用的物资呢?这对于国家的长期发展是有实质性帮助的,对于国家目前的节能减排目标也是有积极推动意义的。
所有的“大、洋、怪”建筑都不是绿色建筑,所有结构复杂高科技的建筑也不一定是绿色建筑。对于绿色建筑,它必须是地域化的,必须是适合当地气候的,这在我们古老的建筑技术中都是能找到例子的。例如生土建筑、窑洞式建筑,这样的一些具有前人智慧的建筑已经给我们做了准确到位的绿色指导,同时向我们诠释了古建筑如何做到适应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因地制宜,因时而异,是我们对绿色建筑的根本性要求。
针对目前的绿色建筑的内部微气候调节问题,它不能仅仅依靠硬件,更需要软件的支持。这些软件即包括现代的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把建筑功能信息化,在技术支持下进行收集整理,把建筑的能耗损耗降低。比如说最近,如果能够很好地把北京空着的房子的温度降下来,只要降低二、三度,河北当前的气荒就能很好地解决了。而目前,我们还不能做到这一步。所以绿色建筑发展就要考虑这个问题,如何才能让建筑智能化,极大地减少能源的浪费。建筑智能化势必成为未来建筑发展趋势,多用信息,少用能源,让建筑真正低碳化。
建筑的根本是人,人们以后在建筑内的时间只会越来越长,所以建筑内部环境对人的影响只会越来越重要,室内的微气候、微生态环境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的心理,决定了人的健康,决定了人的幸福获得感。所以绿色建筑要朝着健康化方向前进,把握绿色健康发展方向,结合中国国情,以传统文化为载体,建设一个让人们心理健康、环境舒适、空气质量和各方面都良好的建筑。这就需要我们更多从材料、模式、结构,包括公共空间的角度去思考如何解决居民健康,提升居民幸福感,只有满足这些条件和能解决这些问题的建筑才能称得上是绿色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