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泽轩
(长安大学建筑学院 陕西西安 710061)
绿色建筑的产生,是源于人类对工业革命以来出现的生态危机和资源问题的深刻认识和自我反省。在社会的发展与变革当中,大量的老旧建筑无法跟上社会使用需求的增加和提高,逐渐转化为“无用”的建筑。
老旧建筑拆除无疑会消耗更多能源、衍生新的建筑废料,故此,绿建改造无疑是“拯救”老旧建筑的一条较好出路。
重庆是夏热冬冷地区典型城市,夏季较闷热,温度较高;冬季较冷,环境湿度较大。昼夜温差小,年降水量大,日照时间偏短,年平均温度18℃。
某中学教学楼建成多年,内廊式,楼体结构较简单。教学楼外墙维护结构未使用保温技术,室内热环境较差,故应根据使用需要加设墙体保温技术。
根据《民用建筑热工设计标准》(GB50176-93),重庆属夏热冬冷气候区。夏热冬冷地区民用建筑以夏季隔热为主,适当兼顾冬季保温。
中小学教室在实际使用中,下午放学到次日上学前教室不被使用。夏季早晨,使用者大开门窗,加强室内外对流迅速散热,故墙体保温类型无影响;冬季早晨,使用者希望室内温度尽快高于室外温度,这就要求在全天室外温度较低的情况下,教室外墙保温结构有足够快的升温和保温性能,将教室中内热快速有效的保留在教室中,构成较为舒适、稳定的室内热环境;上学期间,学生和老师是教室内升温保温的最大热源;放学后,教室停止使用,室内不再需要保温,故对墙体保温技术防热桥性能的要求较弱,故此类建筑中,外墙保温技术应具有升温快,保温良好,降温也快的特点。
外墙保温技术原理为使用锚固和粘贴将导热系数小的保温隔热材料和建筑的主体墙体链接在一起,这种结构使建筑外墙的整体导热系数降低,使墙体的导热系数变小,以达到节能和调节室内热环境目的。
3.2.1外墙内保温技术
外墙的内保温技术指在建筑外墙与室内临界的一侧附着锚固苯板或涂刷保温砂浆等保温材料,因受保温材料作用,建筑墙体的整体导热系数下降,产生一定保温隔热能力。
(1)内保温技术的优势
①相较于其他保温体系,内保温结构墙体室内温度的升降速度明显更快,更适合在夏热冬冷地区的间歇性采暖条件下使用。
②室内相对密闭的环境可以最大限度隔绝保温材料和外部环境接触,因此对它的强度性能和防水性能要求不高,不需承受风压作用,不需额外采取防护措施。
(2)内保温技术的不足
建筑横墙、柱子和梁会在墙体中形成热桥,而内保温结构无法对其产生阻隔,也就无法消除热桥效应带来的热损失,保温隔热效果差。
3.2.2外墙外保温
外墙外保温保温材料处于墙体的外侧,保温材料的外面只有两层比较薄的防护层和饰面层,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大,因此要求保温材料具有一定耐水性、强度、耐久性、耐候性和冻融循环等诸多要求。
(1)外保温技术的优势:
①整个建筑被外保温材料包裹,能有效消除建筑物中容易产生热桥的问题,故外保温结构保温隔热俱佳,室内升温与降温均相比内保温较慢,还能防止热桥引起的结露。因此既可以节约因为额外的热量损失而产生的额外采暖费用。
②当外部不稳定热作用作用于墙体时,由于蓄热能力强的结构层在保温层内侧,外保温墙体的结构层能调节热量的吸收或释放,利于室温维持稳定。
(2)外保温技术的不足:
保温材料替代原本主体结构应该受到的大气的侵蚀及太阳辐射的侵蚀、温差变化等不利环境因素影响,将降低保温材料原有的保温性能。
通过对夏热冬冷地区中小学教室使用过程中的实际需求做具体分析,再对外墙外保温技术与外墙内保温技术的优略性做详细比较可得:建筑外墙外保温和内保温技术都能起到墙体保温隔热的作用,使得夏季室内温度低于室外温度,冬季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提高房间的舒适度。而在夏热冬冷地区,对于中小学教室来讲,因其间歇性采暖的特殊性,冬季主要由内部使用者提供热源,需要使用时室内升温较快,停用后无需采暖,故不受降温较快的影响。综上,外墙外保温技术能基本消除结构热桥而具有较强的保温隔热效果,以及升温慢,降温慢这一优势反而不符合其实际需求,阻碍了墙体保温技术对建筑室内热环境的实际调节效果。故对此类建筑讲,外墙内保温技术明显效果更优,可对其墙体进行外墙内保温技术改造。
[1]尚建丽,武 强.建筑外墙保温体系综合效益分析[J].新型建筑材料,2009,3.
[2]柳建峰.新型外墙内保温系统的应用探讨[J].建设科技,2008,18.
[3]《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S].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4]李国林.浅谈外墙保温的分类与应用[J].科技风,2010(9):7.
[5]何禹.建筑外墙外保温与内保温优势比较[J].中国住宅设施,2009(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