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食品安全管理模式探讨

2018-02-14 20:51:24李立军
现代食品 2018年21期
关键词:销售互联网+食品

◎ 李立军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三门峡 472000)

无论是在任何一个时代,食品都是日常生活中所必需的基本物质,食品安全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国家政治的和谐稳定,经济的良好发展以及人民生活的安宁和乐。食品的生产环节、食品种类以及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数量较多,且具有分散性的特点,一些传统的监管模式受到专职人员数量不足的影响,无法真正做到精细化监管。另外,在传统监管技术的方式与手段上都表现出了较为严重的落后性,由此也就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安全监管漏洞。近年来,我国在监管方面的不足也造成了食品安全事件常常发生,尤其是网络食品的安全准入门槛较低,政府很难对其进行有效的引导和规范。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对其进行适度监管,便会产生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影响国民健康。

1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1.1 食品源头

在我国2015年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第三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中,共对12 826批次的样品进行了抽检,其中发现有52%的肉类产品不符合合格的标准,而不合格的水产品占比达到了47%,另外有50%的乳品被检测出微生物卫生指标不合格的问题。在2015年的上半年,共有多达68起的典型且死伤人数较多的食品中毒事件。这些事故的发生原因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如服食了带有残存农药的水果和蔬菜而造成中毒症状的人员,集体饮用了受到污染的自来水而发生中毒的人员等。这些食物中毒的事件越来越频繁,尤其是在当前“互联网+”背景之下,由于食品源头遭受污染而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频率与数量都明显增多。

1.2 食品生产加工方面

我国食品领域的企业数量相对较多,但这些企业的规模大都比较小,分布也呈现出一定的散乱性。据相关的调查显示,约70%的食品生产单位规模都属于10人以下的家庭式小作坊,无法满足生产的需求,生产出来的食品大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2015年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所发布的针对于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结果显示,有很大一部分食品在对食品添加剂进行使用的过程中超出了允许的范围,这些超范围的食品主要涉及到的有食醋、速冻食品、辣椒制品以及蜂蜜等。其中不合格项目之中所包含的主要有亚硝酸盐、山梨酸、胭脂红、苯甲酸以及糖精钠等。在这些新型的食品添加剂与原料之中会有一些物质和微生物以及食品进行间接或者直接的接触,进而便会造成一些危害较为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

1.3 食品流通方面

在当前微商和网购等销售方式不断发展下,一些伪劣食品在网上销售得越发泛滥,网络食品安全监督执法的难度变得越来越大,其中所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调查取证难度较大、主体监管困难、查处执法与取缔难度较高等。近年来,我国食品药品监督局的官网中公布出很大一部分不合格的保健品以及减肥茶等产品,但不合格的产品可能通过网络仍在持续销售,而食品安全管理部门对于这些不法行为的打击力度虽然有所强化,但仍然无法彻底遏制这些售假制假行为。

2 造成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的相关原因

2.1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健全性不足,惩治力度不够

虽然近些年来我国在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正在不断健全和完善,但诸如瘦肉精、苏丹红等食品安全方面的事件仍然频频发生,一方面由于信息不对称也造成了消费者难以对一些新的食品材料以及添加剂进行了解,并且也不能够彻底认识到这些物质对于人体的危害。另外,诸如“负外部性”等问题也意味着消费者与社会受到了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危害,这些危害有很大一部分都没有为此支付足以抵偿所带来危害的成本,造成了一些市场失误问题。即便当前已经颁布了更加严格与完善的食品法规,这些不法商家仍然抱有侥幸的心理,不惜做出一些铤而走险的行为换取违法收益。基于这种情况,想要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就必须不断地强化与完善食品安全法制建设,强化法律所带来的威慑力。

2.2 食品行业道德下降,表现出严重的诚信缺失问题

由三聚氰胺奶粉事件所带来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退,又出现了注水肉、橡皮蛋以及注胶虾等恶性事件,随后又出现了诸如绝育黄瓜、染色馒头等直接影响到低收入人员食品安全的事件。这些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食品行业的准入门槛较低,而且负责食品生产经营的人员在文化程度上也存在着较大程度的差异,一些中小型的企业在生产安全和道德素质方面的意识较为单薄,对于员工的教育存有不足,相关的从业人员对于当前国家食品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标准也缺乏一定的了解,归结起来可以发现,其主要原因是不法商家在利益的驱使之下丧失了对道德的信仰和对法律的敬畏,甚至于直接越过了道德最基本的底线。想要真正从这种困境之中走出来,不仅需要立法和严惩违法分子,还需要强化全社会这种对于道德诚信工作的教育力度,使国民的素质得到充分和有效的提高[1]。

2.3 网络食品的泛滥容易引发食品安全问题

网购食品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实现空间和地域的跨越,但网络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不确定性以及虚拟性,如果在未得到第三方举报的情况下监管部门很难将其中存在的一些安全隐患发现出来,很难实现对一些生产假冒伪劣食品商家的查处,就很容易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比如,一些人举报在唯品会平台买到了假冒的茅台酒,而唯品会也澄清说明他们也受到了那些不法商家的欺骗,并且在最终唯品会对于客户购买到的假货做出了退货处理,而在这之后这一网络售假事件也就变得不了了之。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当前对于网络食品安全监管和打击的力度不足,因此难以避免网络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2]。

3 食品安全监管的改进方法

3.1 构建“互联网+”背景下的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

在食品安全追溯系统中,可以依靠专属的溯源终端使食品从农田种植到生产以及后期食用的整个流程进行监督和管理,对食品产业各个环节进行完善,并且对可追溯信息做到全面的覆盖,在实现正向追溯的同时还能够逆向追溯[3]。该系统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的信息:①关于食品源头的相关数据信息,利用溯源码能够实现对原材料种植还养殖地点的查询。②进货食品数据库之中的相关信息,通过溯源码对整个食品生产过程与进货情况予以监控,对于生产操作过程中的质量与卫生情况进行监管,通过这些方法能够实现对销售出货以及保质期等情况的安全管理。③对于溯源终端销售信息系统进行构建,通过对“互联网+”这个网络销售平台以及一些商家专属的APP与互联网销售渠道可以实现对商品的销售,这种情况下便可以对各个渠道构建起溯源终端销售信息系统。

3.2 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

对于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建设力度进行建立和健全,应结合实际情况对各部门的力量进行协调,使食品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能够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4]。尤其是针对一些网购食品也需要出台一些针对性的法律和法规,并且在此基础上加大假冒伪劣产品的惩治和处罚力度,强化法律所具有的威慑力,进而使不法商家不敢为牟利而以身试法,同时强化消费者的法律意识与食品安全意识。使他们遇到假冒伪劣产品的时候,可以懂得如何应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权益。

4 结语

当前“互联网+”的背景下,食品分散性更明显,销售渠道更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难度更大,相关部门应结合实际情况采取一系列应对方法,促进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更加有效地开展。

猜你喜欢
销售互联网+食品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保健医苑(2022年6期)2022-07-08 01:26:00
食品造假必严惩
这四个字决定销售成败
给人带来快乐的袜子,一年销售1亿美金
流行色(2017年2期)2017-05-31 01:43:44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Coco薇(2016年7期)2016-06-28 19:07:36
销售数字
海外英语(2013年8期)2013-11-22 09:16:04
品牌销售排行
玩具(2009年10期)2009-11-04 02:3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