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 成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食材是烹饪最重要的材料,食材的质量、种类、营养成分、搭配都会影响菜肴的营养性和科学性。目前,人们追求身材、刺激,或因为工作、家庭等原因,每天食用的食物却不一定会比以前更有营养。很多餐厅为了迎合社会大众的喜爱,已经将健康烹饪的理念淡化了,不再认真考察食材的质量、种类、营养成分以及合理搭配的问题,而是更多地考虑菜肴的色香味,追求经济效益。虽然有相关部门已经对烹饪行业的标准、对食物的健康性做了新的规定,但是实际上这些规定都没有得到细化和标准化,只是停留在表面,对食材采购单位或人员并没有指导意义和约束意义[1]。
烹饪的第一个环节是选用食材,第二个环节是煮、煎、炒等烹饪方式,这是烹饪的重点环节和主要过程,这个过程的科学性影响了菜肴的营养性和观赏性。烹饪技术是体现厨师技艺等级的最主要标准。中式烹饪追求味觉体验,但是有些烹饪方法缺乏科学性,对食材营养的保留和提升不够深入。中国有句俗话“不干不净,吃了没病”,但是科学研究证明,不卫生的饮食不仅浪费了营养,还有可能会染上疾病。但是中式烹饪的过程缺乏对食物的营养和卫生的控制存在模糊性。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上升,我国的居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升,人们对饮食的控制能力也在逐步提升,但是我国很多食客对食物的认识还是不够全面的,营养科学意识淡薄,特别是对营养的摄入和热量的摄入存在很大误区。比如,一些女孩子为了追求完美的身材,每天的食物摄入量根本达不到人体的最低需求,甚至没有吃早餐的习惯。不吃早餐容易患上结石病,所以很多人在健康和饮食需求方面没有达到平衡,对身体的伤害很大。很多老年人认为,有营养的东西就要多吃,凡事物极必反,一天吃1个鸡蛋和一天吃10个鸡蛋对人体来说是没有多大区别的,实际这是错误的观念。中老年人的微信群里总有传播未经科学证明的所谓的饮食注意事项,这些没有经过国家认定的“关心”无非是某些人博取阅读量的一种手段,应提高对餐饮信息的辨识能力。
为了促进中式烹饪的营养化和科学化发展,烹饪单位和烹饪师应该明确食客营养目标,注重食材的科学选择,在选取食材的时候以安全健康为第一原则,同时兼顾食材的营养价值;在制作食材时,要避开食材搭配误区,以更加合理、科学的方法追求色香味目标[2]。具体来说,烹饪主体要做到以下3点:①挑选食材时,要严控把关食材的安全健康标准,确保无害。②配菜时,要注意营养搭配,科学分析每天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和吸收能力,注重膳食纤维的摄入,避免搭配误区。③烹饪食材时严格遵守卫生标准,避免食品污染。
中式烹饪很大程度上受传统饮食文化的影响,过度追求色、香、味,忽视食物的营养调和。中式烹饪一般都具有多重、复杂的烹饪程序,在这段过程中,食材的营养在一层一层地流失。比如,中国人喜好油炸食品,烹饪师也就创新了更多地油炸技艺和油炸食品。但是,一般食物在高温下,其物质结构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营养流失严重;另外,反复高温、冷却的油也很容易变质,产生很多致癌物质,威胁人体的健康。所以,烹饪主体要采用更加科学、合理的烹饪方法,尽量保留食材的原本性质,保留营养成分,健康烹饪。
科学的烹饪方法对烹饪主体来说既要迎合食客的喜好,又要保留食材的营养成分,确实是一个很难把握的事情。为了做到这一点,烹饪主体要深入分析中式烹饪的精髓,了解各种工艺加工后对食材的破坏程度,探讨如何在保留食材营养的同时达到美味的目的。
烹饪的主体是烹饪完成者,但是烹饪出来的作品能否发挥效用还要取决于食客,所以食客对烹饪营养化和科学化的认识、对食物营养的把握程度是食材效用能否体现的关键。提高食客对烹饪营养化和科学化的认识,重点是要纠正他们在食物选择中的误区,并引导他们科学、健康地选择食物[3]。可加大烹饪营养科学知识的宣传教育,让广大食客了解和学习烹饪文化,科学合理做好烹饪工作、选择营养健康的菜肴[4]。还应了解饮食误区,针对饮食误区着重教育。
中式烹饪逐步走向系统化、规范化,国人对中式饮食也更加的重视。中式饮食真人秀节目《中餐厅》在异国他乡经营的有声有色,也说明我国的饮食文化已经得到了世界广大人民的喜爱。中式烹饪本身有很大科学性和营养性,相信中式烹饪可以发展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