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 丹
(重庆市万州粮油质量监督检验站,重庆 404100)
进入新时代,国内经济步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滞后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了破解新时代发展与需要之间的矛盾,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五大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因此,五大新理念必将指引粮食产业经济的发展。
回望历史,创新一直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环顾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理论、制度、科技等领域的创新。“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特征之一就是进入新常态,而创新发展将成为这一时期中国经济结构实现战略性调整的关键驱动因素。可以说,抓创新就是抓粮食产业经济的发展,谋创新就是谋粮食产业经济的未来。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多元化、高端化、功能化、品牌化,国内的一些粮油产品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急需开发精深加工的粮食新产品。以粮食精深加工为目标,发展粮食产业经济,实现粮食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提质增效。①促进新技术在粮食的种植、收获、储存、加工、流通、销售环节中的应用,实现粮食产业链科技化、现代化。②加强企业的自主创新,建立产品研发中心,生产出满足消费者日益多元化、个性化需求的粮食产品。
新形势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正面临一系列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只有弥补短板和薄弱环节,才能从中拓宽发展空间、寻求发展后劲。因此协调发展是促进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制胜要诀。目前,粮食产业面临“供给侧”与“需求侧”结构不协调、不平衡的问题,因此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主线,促使“供给侧”与“需求侧”结构动态地保持平衡、协调。为了保持“两侧”结构的平衡,必须加强粮食产业在生产、购销、仓储、运输、市场等环节的信息交流,搭建信息平台,收集粮食供需、价格、质量、品牌等信息,通过信息平台发布权威信息,实现信息共享,然后根据需求进行种植、加工、销售,使得“两侧”结构平衡、协调。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频发,比如粮食重金属超标、农药残留、非法添加添加剂等问题。长期以来实施的粗放型发展方式不仅造成了一些食品安全事故,更破坏了自然环境。而且,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优美的环境、安全的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事实告诉我们,自然资源是有限的,粗放型发展方式会导致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将把发展潜力透支殆尽。从这个意义上讲,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将粗放型发展方式转变为资源利用合理化、减量化和再利用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绿色发展方式,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粮食产业经济才能可持续发展。
实践告诉我们,要发展壮大,必须主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坚持对外开放。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要拓展对外贸易,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贸易强国建设。
粮食产业经济发展正好借助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这个契机,促使粮食企业走出去,融入国际粮食市场,不断扩大我国粮食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①粮食产业经济要融入国际市场,粮食产品要好,可通过“中国好粮油”“优质粮油工程”等建设增加优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创建知名品牌,让粮食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升级。②目前,依靠国内自然资源解决粮食供给问题难度较大,要利用“一带一路”沿线丰富的资源进行种植、收获、储存、销售,在互利共赢的原则下发展我国粮食产业,保障粮食供给安全。
习近平把共享理念定义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根本动力的唯物史观。即粮食产业经济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更好实现人民的期盼。发展粮食产业经济要考虑处于温饱线以下的贫困人口,把粮食产业经济发展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在发展粮食产业的同时帮助贫困群体脱贫致富,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实现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是经济新常态下中国发展的指导,其必将指导粮食产业经济朝着健康蓬勃的方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