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月
广东碉楼,羌族地区的碉楼主要以石、土为建筑材料,基本上是平顶。四川是全国最早兴建碉楼的地方大部分也是与宅院相连,建在宅院围墙的转角处属于防卫性建筑。在封建时期战乱纷争的年代又用于瞭望。到了后期社会不断发展,碉楼建筑不仅仅只拥有瞭望作用,而且增加了军事防御和一些火警监管的功能。
乡间和山区的碉楼,一般依山而建,多为三层:第一层用于管理牲畜,第二层则设计为卧室、厨房和储藏室,第三层一般设置为经堂。平顶用来晒谷物,房屋旁一般有转经简,室内一般都供有神龛、经书。通常不用床铺和桌椅,休息睡卧和坐都在垫子上。
藏族碉楼楼层部分铺木板,下层当库房,中间的二三层用于居住,并设有经堂。四周有围墙,中间则是庭院,墙体比较厚,古代时可以作为碉堡打仗或用于安全防御。院外用小窗窄门。便于遮挡风雨,楼顶平台可以晾晒物品,也可用于散步、观光。
从建筑形体上来看,普通碉楼基本上都是单体建筑,其建筑风格较多样化,碉楼的构成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古时候的碉楼用于军事防御,现如今碉楼设计更注重居住功能及实用性。
开平碉楼融合了中国传统乡村建筑文化与西方建筑文化的独特建筑艺术,它的建筑形式为多层建筑,对比一般的民居较高一些,比一般的民居坚固厚实,窗户比民居开口小,外面设有铁板门窗,碉楼上部四角都建有突出悬挑的全封闭或半封闭的角堡,有居高临下的特点,方便还击进入村子里的敌人。开平碉楼现存价值是非常巨大的,它具有突出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它是中国乡村主动接受外来文化的历史见证。
台山的碉楼,大多建于二、三十年代,大致是丘陵地区和靠近山区的地方比较多,都是为了防备盗贼而修筑,主要由海外华侨捐资兴建,建立了具有防护与居住功能的“中西合璧”式碉楼。这些碉楼一般三、四层,较高的有十层,墙体较厚,有青砖或花岗岩砌成的,更多的是钢筋水泥结构。
西藏碉楼,平面呈方形,上宽下窄,顶是平的。碉楼由于所在地区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特点。在城市,碉房布局合理,造型完整,装饰多样富丽。一般分为三层,最高层有六层,用石作墙,木头作柱,上方木铺排作椽。外墙向内收缩,但内坡依然是垂直的,上层房屋的建筑方式除支撑系统为圆木立柱,其余部分都是将圆木对剖,横向放置,圆的那面朝外,平面向内。以一个开间为组合,转角交角处做成凹凸榫搭接的交合而成,层层重叠,直到达到所需高度,半圆木上下之间做一些连接榫,以保证其整体性。
开平碉楼为多层建筑,远远高于一般居民,便于居高临下,墙体坚固厚实,窗户小,有铁栅栏和扇窗,铁板窗门,碉楼上四角突出悬挑全封闭或半封闭的角堡,角堡内开了向前和向下的射击孔,各层墙上也有射击孔,增加楼内居民的攻击点。
开平碉楼主要在于其建筑式样和建筑风格,中西建筑文化的合璧,使其脱离了中国传统碉楼的样式和风格,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系及风格,开平碉楼种类繁多,如果从建筑材料来分,有石楼、夯土楼、青砖楼、混凝土楼四种类型。石楼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地区,又称作“垒石楼”墙体有的由加工规则的石材砌筑而成。
藏碉楼一般建在山顶或河边,以毛石砌筑墙体,为了防御功能,房屋建成像碉堡的坚实块体。一般为三层,第一层贮藏及饲养牲畜,二层至三层为居室,设平台及经堂,经堂是最神圣的地方,设在屋顶。由于少雨,木结构以石片及石块压边。碉楼为木、石结构建筑,墙体用片石垒砌而成并有泥浆为粘合剂。内部楼层采用木坊,圆木搭建成面。
碉楼分布较广泛,用途及特点也根据不同地点特色而不同,综合以上对一些碉楼建造及特点分析,进行比较得知,碉楼建筑的共同点有整体造型有一定的相似性都具有防护和居住的功能,一般建造时设定的高度较高。
对于碉楼民居的特点总结,碉楼之间的不同点也有很多,根据各个碉楼民居建筑所处的环境条件,由于建造材料有所不同,有些碉楼是由木板和石板建筑材料构成,中间还夹杂着黄土,有的则是混凝土结构,还有的是石材堆叠而成。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造型样式也有所不同。
碉楼形式多样,不同民族叫法和建造都不一样。可分为黄土碉和石碉:碉楼建筑的修建挑选了地势,一般多数会就地取材,考虑水源、风向、向阳等因素。楼体上部分较宽,下部分则较窄,造型犹如金字塔,整个建筑一气呵成,显示了雄健刚毅的气势。
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如今碉楼已经失去了碉楼当初的防御意义,但碉楼的不断发展却也成为我国传统民居里的一笔宝贵财富。
注释:
①10-12世纪,欧洲基督教流行地区的一种建筑风格。罗马式建筑原意为罗马建筑风格的建筑,又译作罗马风建筑、罗曼建筑、似罗马建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