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植物油溶剂残留检测的注意事项

2018-02-14 07:52:27王秀兵相璐璐
现代食品 2018年12期
关键词:庚烷植物油国标

◎ 王秀兵,相璐璐

(济宁市储备粮管理处,山东 济宁 272143)

当前,我国居民日常生活中的食用植物油主要通过物理压榨和化学浸出两种工艺进行加工。传统压榨工艺存在出油率低、耗时费力、加工成本高等劣势,逐渐被浸出法所取代,目前浸出法加工的植物油市场占有率超过80%[1]。浸出法利用化学萃取原理,通过植物油抽提溶剂淋洗被粉碎的油料,抽提油脂,然后在一定温度和真空度下蒸馏,回收溶剂的同时,加工出食用植物油品。在该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提取的植物油中含有微量的残留溶剂。因此,检测食用植物油内的残留溶剂属于食用植物油制造企业管理油品质量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是食药监管部门开展严格监督的有效方法。

1 残留溶剂及其危害

当前我国浸出法制油主要采用6号溶剂,它是一种以脂肪族烷烃和环烷烃类化合物为主的石油裂解产物,其主要成分为正己烷和环己烷,这二者约占90%,此外还有少量戊烷和庚烷、微量的芳烃。当前国家标准中,对于浸出法生产的植物油都规定了残留溶剂限量。例如,GB 2716-2005《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中对食用植物油溶剂残留量标准要求为≤50 mg/kg[2]。食用植物油残留溶剂含量过高,不仅会降低油脂品质,同时还会极大影响到食用者的身体健康。残留溶剂主要危害人的神经系统,令人的机体神经细胞中的类脂成分失去平衡,会引起头昏、头痛、过度兴奋而失去知觉,而且对身体内脏器官也造成刺激与伤害[3]。浸出油对人的身体是否有害,关键在于能否把浸出油加工中残留的溶剂含量控制在食用植物油的卫生标准限度以内。所以,食用植物油内残留溶剂的含量检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新国标的变化

目前国家颁布了GB 5009.26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溶剂残留量的测定》来取代 GB/T 5009.37-2003《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中的“4.8 残留溶剂”部分,主要变化在于顺应各检测机构仪器配置及准确度的需求,用毛细管柱来代替玻璃柱,提高了柱效和分离度,同时引入了基体植物油的概念和内标法测定方式,并且优化了样品前处理的条件,建立了静态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植物油中溶剂残留的方法。有效提高了检测结果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3 注意事项

3.1 标准溶液和基体植物油的选择

实际检测中发现,不同厂家生产的6号溶剂标准溶液组分有一定的差别,有些会残留少量干扰溶剂,检测过程与6号溶剂同时挥发溢出,进而影响残留溶剂的检测结果,有些甚至差异较大。因此,不仅要选择正规厂家购买标准溶液,同时也可以对标液进行预检测,此外每批6号溶剂标液都要重新绘制标准曲线。

国标中推荐采用精制植物油或超声脱气后的植物油作为基体植物油,其目的是选择不含有残留溶剂的植物油,统一样品与标准曲线的制备条件,同时消除基质效应。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选择压榨植物油,也可以对浸出植物油油进行低温烘烤来让残留溶剂挥发。实验前可以取部分进行仪器检验,确保基体植物油中的溶剂残留已挥发干净。

3.2 样品提取方式

传统的提取方式采用顶空瓶直接称样,加入提取溶剂和标准溶液后密封,在顶空装置中振荡或水浴中加热,供色谱进样分析。但目前有研究发现通过塑料离心管来代替顶空瓶,并增加离心操作,回收率为91.0%~106.5%,高于顶空瓶称样法[4]。原因是样品溶解更充分,而且上方气压更有利于提高回收率。无论采用哪种容器,都要确保其气密性,确保不漏气。

3.3 平衡时间和温度

平衡时间和温度会影响气液两相的动态平衡,对结果的准确性影响很大。平衡时间不够,6号溶剂无法完全从液相逸入液面空间的气相中,但平衡时间过长会导致油脂基质分解,一般以10 min为宜。提高平衡温度有利于增加6号溶剂的响应,提高检测灵敏度。但过高的平衡温度会导致取样时溶剂的冷凝,降低进样精度,所以一般选择50~60 ℃。虽然气液两相比例对平衡的影响不显著,但考虑到降低系统误差,称样量要尽量一致,一定要准确在5.00 g。

3.4 进样方式

目前部分实验室已经配备了顶空自动进样器,便于批量连续检测,进样量精准、重复性高、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但如果仍旧采用手工进样,采样后要立刻进样,进样时注射器要和入样口相垂直,插入底部后快速注入试剂,完成后立即取出注射器,整个环节要稳定、持续、快速。针尖在进样器内的位置、插拔速度、停留的时间均会影响进样的重复性和结果的准确性,通常需要每次进样的时间保证在1 s之内,若进样的时间过长,会导致半峰宽变宽,峰形出现变化,对结果产生影响。

3.5 色谱条件

国标中推荐的色谱条件:FID检测器;毛细管柱;程序升温为50 ℃保持3 min,1 ℃/min升温至55 ℃保持3 min,30 ℃/min升温至200 ℃保持3 min;进样口为250 ℃;检测器为300 ℃;载气为1 mL/min;氢气为25 mL/min;空气为300 mL/min。各检测机构可根据各自仪器型号与配置选择合适的条件。温度和气体流速、比例对FID检测器的灵敏度影响较大,尽量根据以下3个基本原则进行设定:①一般N2∶H2在(1∶1.5)~(1∶1)范围为宜,如此不仅灵敏度大,且稳定性很好。②管路和气体内含有少量有机杂质时,会增大基线噪声与漂移,所以要确保气体纯度和保持各部分的清洁。③采用FID检测器的温度影响不明显。如在80~200 ℃时灵敏度基本上一样,唯有低于80 ℃,灵敏度才会明显降低,这是由水蒸气冷凝导致的[5-6]。

3.6 标准曲线的制备

国标中对植物油采用内标法制作标准曲线,选用正庚烷作为内标物,将5 µL正庚烷加入6份基体植物油中,然后加入不同浓度的6号标准液,混合均匀后进样。以标准溶液与内标物浓度比为横坐标,标准溶液总峰面积与内标物峰面积比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7]。选择正庚烷作内标物,主要是考虑到其和被测样品祖分化学性质和色谱响应特征相似。与外标法相比,内标法准确性高,操作条件和进样量的稍许变动对定量结果的影响不大。但要注意的是每次分析时,内标物加入量和试样都要准确称量。

4 结语

与旧国标相比,新国标中对食用植物油残留溶剂的检测方法无论是在溶剂残留的分析方法、标准曲线的绘制方式以及结果计算方面都作出了较大改动。这主要是因为近几年各检测机构陆续升级了仪器配置,而且参考了国外标准中对食用植物油残留溶剂的检测的规定。总体而言提高了检测的科学性与准确度。虽然对某些操作要求并未详细描述,但检测人员可以结合各自仪器状况和参数来调整部分检测条件,以提升检测效率,减小误差,为食品植物油的卫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庚烷植物油国标
QuEChERS-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植物油中16种邻苯二甲酸酯
凝心聚力,共同迎接“新国标”时代
中国自行车(2018年3期)2018-04-18 07:16:33
中国食用植物油供需平衡表
车辆碰撞预警系统有望进入国标
汽车与安全(2016年5期)2016-12-01 05:22:15
微型圆管中正庚烷/空气预混催化燃烧特性实验
中小学塑胶跑道“新国标”立项公示
1,4-硫氮杂庚烷盐酸盐的简便合成
合成化学(2015年9期)2016-01-17 08:57:02
聚丙烯成核剂双环[2.2.1]-庚烷-2,3-二羧酸钠的合成
化工进展(2015年6期)2015-11-13 00:27:25
萃取精馏分离甲苯-正庚烷混合物的模拟研究
山西老陈醋有了新国标 10月1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