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雅丽
(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〇二队 湖南长沙 410000)
在耒阳市第二次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的建设过程中,地籍及地形图形数据的采集软件采用南方CASS6.1、南方CASS2008(衡阳二调版),数据标准化处理平台采用MAPGIS67,数据库管理平台采用“MAPGIS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管理系统”。耒阳市第二次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的建设过程中,作者及其作业团队通过不断地实践,探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作业方式和质量控制方法,解决了建库中的难题,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建库效率,缩短了建库周期,保证了建库的质量。
数据采集是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的基础,原始数据质量直接关系着整个地籍数据库建设的成败。数据采集方法、记录格式、精度都将整个数据库建设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数据采集前要进行深入的调研,并结合相关规范做出统一的数据采集规范和质量控制说明及技术说明。数据采集的内容包括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空间数据的采集主要是地形、地籍图的测绘成图。非空间数据的采集内容主要要宗地属性、土地办证、地籍变更、地类用途、房屋属性及扫描影像等。
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技术规程要求,城镇地籍数据库的基本比例尺为1:500,平面坐标系采用1980年西安坐标系,投影方式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按1.5度分带,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建库区域以县级行政辖区为单位,按“街道→街坊→宗地→地块”来组织数据。
按照城镇土地数据库建设相关数据标准和第二次土地调查的若干技术规定,必须对地形及地籍图形数据进行预处理工作。包括图形要素的编辑检查和数据格式转换。
南方CASS是基于AUTOCAD平台开发的集地形、地籍制图为一体的GIS前端数据采集系统,使用全编码、骨架线实时编辑的方式对空间要素进行符号化表达,而MAPGIS中图形数据都是以严格的点线面拓扑结构来存储的。由于MAPGIS和CASS软件在空间数据表达及存储结构上的差异性,使得他们在格式转换过程中很容易造成数据丢失和精度损失。例如在南方CASS中的面地形要素是有面边界和面填充符号一起构成的块,转换到MAPGIS中点要素发生丢失,解决的方法是在CASS环境中将面块打散,并且将点要素的编码改成单个点符号的地物编码,这样转换过去就是完整的。同理,对于其他要素的丢失现象,都可以通过修改编码对照表文件或者修改CASS文件中的地物编码来解决这个问题。
(1)地籍空间数据的组织。根据“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TD/2007)”要求空间要素采用分层的方法进行组织和管理。
(2)图形拓扑关系的构建。通过“CASS二调城镇地籍采集系统forAuto-CAD2005”数据转换软件,对CASS数据格式进行转换后,其中的面要素转化存在一定的拓扑错误,而且其转换精度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容差为10-7下,线要素和其构建的面要素不能完全套合。
(3)图形属性挂接。图形属性通常包括指示属性和专题属性两大类。如宗地面的属性挂接,考虑到宗地面的属性挂接问题操作起来比较繁琐,为此,技术骨干开发了宗地的属性挂接的辅助软件,如将地籍调查表中界址点的属性自动赋给宗地面等,既有效地减轻了劳动强度,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保证了成果质量。
首先对入库数据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查,主要包括矢量数据几何精度和拓扑检查、属性数据完整性和正确性检查、图形和属性数据一致性检查、接边精度和完整性检查。然后采用中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城镇土地调查建库系统进行数据入库,主要步骤如下:
(1)新建接合图表,接合图表文件是指耒阳市的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图幅接合表,记录每个图幅的图名、图号、经度、纬度等信息,也是标准分幅图输出的依据;
(2)新建调查工程,即指定数据所在的位置,列出数据库包括的所有图层文件;
(3)映射导入,即导入所有的图层文件,并把导入文件的属性结构字段作为映射字段名,与标准字段名建立字段映射关系,以标准字段名为标准导入相应的属性值;
(4)数据字典升级,即把原来的数据字典升级为二次调查标准数据字典;
(5)属性赋值,根据系统要求,对线状地物、零星地物、地类界线类型、行政界线类型、要素代码等赋值;
(6)图斑椭球面积计算,为保证土地利用数据库各图斑面积和图幅理论面积计算方法一致,采用规定的计算公式计算图斑椭球面积,作为土地利用数据库中的图斑面积;
(7)坡度图数据转换及坡度赋值,根据调查办统一提供的坡度图转换为MAPGIS的区文件,再进行坡度分析,将坡度值赋给地类图斑层中;
(8)土地利用面积重算,即重新计算线状地物面积、零星地物面积、扣除地类面积和图斑地类面积(图斑净面积);
(9)数据检查,包括属性范围检查、空值检查、属性结构检查、一致性检查、线区拓扑检查、各种面积检查等;
(10)数据汇总,以行政辖区为单位,按权属、性质、地类用途进行面积的统计汇总;
(11)成果输出,按二次调查要求,输出各种成果数据,包括表格与成果图件。
质量检查流程的核心内容是按《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等建立完善的质量跟踪卡,实行作业员自检、互检、技术负责人检查和专家验收的三检一验制度。每道工序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并随时接收省、市、县土地调查办对作业质量和进度的抽查和不定期检查。数据质量控制方法有以下几种:
检查图形数据精度是否在限差范围之内、地籍调查表等记录表的规范性、完整性、逻辑一致性、数据源的数据格式、数学基础和数据精度等。
要求作业员记录其作业过程及存在的重大问题,并对数据进行全面自查;作业员互查;专业质量检查员不定期的进行抽查,确保数据质量。
作业员对每幅图进行接边并对重大问题进行记录,专业质量检查员对接边图幅重点检查:检查每幅图相邻图形要素接边情况(缝隙和重叠等情况)及属性要素的逻辑一致性。
对入库数据进行100%的数据质量检查,入库后对计算机自动输出成果进行检查及数据库运行过程中的整体安全性检查。
对建库过程中的各文档资料进行编写、整理和归档。
城镇土地调查数据库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工作量大,建设周期长。实践证明,本文中提到的建库技术方案是切实可行的,特别是在数据处理和质量控制方面,对同类项目的实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