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维纲
(山西省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省太原市 030032)
近几年,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越来越大,许多施工单位承接项目的规模越来越大。在没有类似项目施工经验的前提下,要想做好项目进度管理工作,就必须在项目建设前期编制科学合理的项目施工进度计划,并采取有效的保证措施。
基于建设单位所提供的施工条件,在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前,应充分考虑到与相关单位的协调及交通条件,并对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文气象、对外交通等条件进行实地踏勘,同时对材料物资、设备配件的市场供应状况以及当地劳务情况等具有足够了解。
此外,还要立足于施工单位现有工程施工能力和管理水平,并为完成本工程提供一切资源保障,借鉴以往施工经验和国内同行业已取得的施工经验,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施工技术和施工机械设备,在充分保证本工程各项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对部分现有施工技术进一步深化发展。
项目经理部组织编写详细的“实施性施工进度计划”,按照相关文件规定的控制性工期要求,做好施工总体规划,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程序、施工进度。将以项目主控目标为重点,根据施工进度情况,认真作好关系主装置区相关设备安装的工作,确保如期完成,最终实现工期目标,为业主和社会创造最大效益。
根据业主规定的控制性工期要求,结合工程施工特点,确定施工关键线路,同时围绕施工关键线路,在确保关键项目施工进度的同时,理顺各分部分项工程相互间的施工程序,使本工程总体上保持均衡顺畅施工作业。
此外,根据本工程主体施工特点,合理配置工作面、配置施工机械,做好施工设备的合理调配,满足各部位、各时段的施工强度。合理安排各单位工程各专业间的交叉作业,并做好组织协调工作,确保工程施工进度顺利进行。
对于工程项目施工进度进行管理需要首先把握好人的因素,施工队伍对于施工进程的影响相对而言是比较直接的,施工队伍的入场时间不同,相应施工队伍的工作效率差异,都很可能导致最终施工进度受损。基于施工队伍组织管理工作的开展,其主要就是为了尽量确保其尽快入场,能够做到安家高效,如此也就能够更好投入到实际施工操作中去,有助于减少施工前期不必要的时间损失。
众所周知,工程项目施工效率往往还受到了具体施工方式的影响,施工机械设备的参与度较高,必然也就能够较好实现施工速度的提升,更好实现对于施工进度的优化。基于此,在未来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中必然需要重点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的充分调配,选择适宜的机械设备,更好提升施工效率,优化传统施工人员操作带来的效率低下问题,充分提升机械化水平。
对于以往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的干扰因素而言,因为物资的调度不及时,进而同样也极有可能形成明显的施工延误,导致施工人员或者是施工设备出现趴窝现象。基于此,需要切实做好对于各类施工物资的有效调度,更好实现对于施工需求的满足,尤其是要从施工物资的入场时间方面进行管理,确保其能够较好符合施工规划的要求。
在整个工程项目建设中,其同样还极有可能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干扰,尤其是对于周围居民以及交通状况,更是可能导致施工流畅性受损。基于此,不仅仅需要在施工前做好详细调查分析,力求施工安排符合周围因素的要求,避免后续施工中出现明显相互干扰;此外,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也需要加强交流和沟通,更好实现对于工程项目的有序性保障。
对于工程项目建设落实的进度优化而言,重点做好施工技术层面的创新优化同样也必不可少,先进施工技术手段必然能够明显提升施工效率,有效缩短施工时间。当前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施工单位重视对于施工技术的创新调整,也确实实现了较好的作用效果,不仅仅较好保障了施工质量,同样也提升了施工进度。
对于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的有效管控,资金的充分支持同样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其需要切实把握好对于投资的充分分析,确保其能够具备更强的资金应用效率,避免出现资金浪费问题。此外,还需要加强资金到位时间的有效管控,确保资金能够按照合同规定及时到位,避免可能形成的明显资金延误带来的施工限制和影响。
在工程项目具体施工处理中,形成工期延误的现象也是比较常见的,当出现工期延误时,需要切实做好赶工处理,能够更好实现对于工期延误的缓解,最大程度上降低不良影响。对于赶工的合理安排同样也需要予以高度重视,应该确保赶工较为适宜合理,避免可能形成更为严重的问题。①必然需要重点加强对于施工延误问题的详细分析,了解其形成的延误程度,如此也就能够制定较为合理的赶工计划,分析是否具备挽回的可能性,如此也就能够更好实现有效调整。②还需要重点加强对于具体赶工方式的详细分析,比如针对施工方案进行调整,针对技术进行创新,针对施工人员以及施工设备进行调配等,都能够实现较好赶工处理。③在赶工处理中还需要注重施工安全和质量,避免因为过于赶工影响到施工质量效果,更加需要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总之,对项目进行施工进度管理,一方面要促进对有利因素的充分利用和对不利因素的妥善预防及克服,使进度目标制定的更符合实际,另一方面也便于事先制订预防措施,事中采取有效办法,事后进行妥善补救,达到缩小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偏差,实现对进度的主动控制和动态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