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玮
(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贵州贵阳 550001)
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及发展,使人工、材料、机械的价格波动更大,工程造价受到市场价格变化的影响较大。现行的建筑工程造价管控模式,其弊端已经逐渐暴露。为保证工程效益,建筑企业积极探索提高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水平以及降低工程成本的方法,力求实现效益最大化。
传统的管理模式,其主要弊端如下:①定额计价模式难以适应市场的高速发展,建筑企业面临“计划经济的收入、市场经济的支出”局面。②为保证自身的利润,建筑企业会减少管理费用支出,使工程管理工作质量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③许多单位缺乏全过程造价控制的意识和能力,导致结算阶段问题频出,资金利用率降低。基于此,需要不断优化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明确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进而提出相应的把控措施。
工程建设审批的开展,要综合多方因素进行考虑,全面考虑工程投资情况以及项目实际需求,遵循建筑行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选择效益高、成本低的项目。在运行基本建设程序时,要选择综合实力比较强的单位;从工程造价管理层面出发,做好综合考评。根据相关政策,确定工程建设设计、勘察、管理等各项费用,将工程费用支出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依据相关政策及时作出调整。
设计方案是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让设计图纸真实反映现场情况并满足功能需求是重中之重。许多建设单位全局观念淡薄,为赶工期通常随意压缩设计时间,设计人员没有充分的时间掌握现场情况,导致设计方案漏洞、错误问题频繁。有的建设单位甚至安排施工单位提前进场,看似提前了某些分部工程,实际施工中常出现“等图纸、等方案、窝工、设备使用率低下”等情况,造成工期和造价双重浪费。许多业主不具有工程造价控制能力,设计单位为满足业主要求则随意提出设计变更,严重影响了工程造价目标的实现。因此,工程造价的控制应从源头抓起,强化设计阶段的主导地位,业主单位、设计单位都应引进专业人才,建立成本把控意识和能力。研究设计方案的同时做好经济性分析,避免造成资金浪费。
从施工单位成本控制角度来说,具体包括材料成本、机械成本和人工成本。许多施工单位为提高利润,将重心放在如何提高材料报价上,这是极大的误区。项目管理才是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核心,其中材料采购和施工队伍建设是降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材料采购方面,很多单位对市场的敏感度不高,“长期合作”的供应商选择模式过于僵硬,缺乏对市场的探索、研究和动态管理,导致材料价的控制难度加大,使用新材料时信心不足、管理成本增大。队伍建设方面,施工单位应掌握当地的定额计价,对比分部分项工程上的定额预算价和企业成本价,找出成本较高的分部分项工程,深入挖掘是施工工序不当、人工技能的落伍,还是机械配合的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针对性地加强施工队伍建设。
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开展,要贯彻到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从实际情况来说,许多单位全过程造价控制的意识比较薄弱,往往在结算阶段才发现项目投资超出限额。建设过程中的造价管理和控制极易被忽略,例如由于缺少过程资料导致隐蔽工程结算困难;由于缺乏新增项目的价格审计,结算阶段争议不下等。过程管理的松散,给后期结算带来极大的障碍,拖慢项目进度的同时造成成本浪费,工程花费情况不够明晰,使得资金利用率降低,影响工程造价目标的实现。
不同业态下项目具备不同的成本分摊模式,例如土地以划拨形式进行的公共服务性项目,建安投资占其成本的主要比重;而商品房项目则在开发、用地、拆迁等方面耗费大量成本。降低项目投资,首先应找出造价管控的重点,积极掌握现行政策并选择合适的介入时间。从建筑发展角度来看,我国正大力推广绿色节能建筑、低碳建筑等,建设企业需引入大量的新技术和新设备等才能达到建设标准,国家对此实施了系列优惠政策,比如税收政策等,建筑企业应合理运用政策优势,探索降低工程造价的路径,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益。
从工程造价面临的问题来看,设计阶段的原因占比70%以上,要想严格把控项目投资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建设单位要注重提升专业水平、严格把控设计方案的质量,通过招标、方案比选、论证的方式,选择高品质的设计方案。工程设计方案不仅要达到工程建设技术要求,还需要便于成本把控。②实施限额设计。开展工程设计应依据投资方案中的估算值,严格分析相关造价指标,确定相应的档次、规模,在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中体现。③优化设计方案。从经济性角度,以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为前提,合理优化工程方案,实现工程造价的有效把控。
降低建筑工程造价,可以从减少支出方面入手。以材料管理为例,可采取以下措施:①按照工程预算做好成本分析。依据成本的分摊特点,制定人材机的成本目标,类似于限额总控,为工程项目设置一个成本会计,实现成本预控。工程施工阶段,通过成本核算,明确节超的具体原因,做好效益对比,及时做出调整。②强化采购管理。在具体工作中,要规范采购行为,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实施比价采购、阳光采购等方式;构建建材信息交流平台,掌握新材料信息和实时价格;建立供应商档案目录,合理选择供应方式,减少中间环节,实现成本节约。③严格把控用料环节。遵照出库检验、用前检验,最大程度上减少材料质量缺陷和浪费问题。在工程管理中,根据施工组织制定相应的材料使用计划,实行限额领料制度,确保每个工序完成后基本无剩料,积极推广使用降低消耗的新工艺、新技术,制定奖惩制度作为保障,强化管控力度以达到提效降耗的目标。
全过程造价管理讲究管控结合,“管”代表参与的过程,“控”表示审核、提出解决方案。①掌握项目施工方案、图纸、工程量及施工计划,提出相应的工作方案;②采用日志、影像等方式,把握正确的时间节点做好记录,为隐蔽工程验收打好基础;③与设计单位紧密配合,对每一个设计变更进行成本预测,根据成本变化的趋势及时提出调整意见;④项目中若出现新材料、新设备,管理方应制定规范的询价、比选、定价流程,确保资金使用的有效性,杜绝成本浪费。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存在于工程前期、工程设计、施工等各个阶段,为了实现成本目标,要利用政策优势合理规划项目,在设计阶段做好成本分析,强化施工管理,并积极发挥全过程造价控制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