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希栋
(山西宏厦建筑工程第三有限公司 山西省 045000)
混凝土是一种复合型施工材料,以砂、石和水泥等作为主要材料,以水进行混合后得以形成。当前施工条件下,通常所提高的混凝土材料是指以水泥对砂、石等集料进行胶凝处理,并以标准比例水进行搅拌后得以形成的水泥混凝土材料。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简单,且具有良好的抗压性、耐磨性、抗高温、施工成本较低,在公路施工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应用范围广泛,对于公路施工质量与效率控制尤为重要。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促进了道路安全及公路运输效益的有效提升。
沥青混凝土路面主要使用了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其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①有利于提高铺筑速度。使用沥青混凝土混合料进行施工时,施工工艺相对简单,因此在施工时间上会短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同时沥青混凝土路面后期养护时间也相对较短,因此整体上更有利于提高建筑速度,缩短公路工程施工给人们出行带来不良影响的时间。②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更具有环保以及节约的优势,一方面,在使用现代技术时进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时,可以对工程进行分时期的改造,同时也可以在原有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基础上对公路工程进行相应的改动,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更有效地节省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另一方面,旧沥青混合料可以实现再生利用,这样不仅能够节约资源,而且能够降低处理旧沥青混合料给环境造成的污染。③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具有较强的黏性以及弹性,与单纯的沥青材料相比,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具有耐高温、低温的特点,因此使用范围更广。
合理应用拌制设备,能够显著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拌制效果,在实际拌制过程中,需要以工程规模为基础,对拌合站进行科学选择,除了应该按照工程需求进行之外,还应该具有自动化的特点,确保生产量得到准确计算,从而更好进行数据分析等,使其拌和质量得以提升。基于此,对装载机和加热机械等设备型号、性能进行明确,保证设备得到有效运用,以促进拌制工作的有序进行。需要特别注意:在选择拌合站时,应该将宽敞和干燥的地点作为重点考虑,同时保证运输车辆的畅通,在1h内完成拌合料的输送。
在进行沥青混合料的运输时,自卸车属于基础设备之一,其承载量通常会超出15t的标准,内部底板为金属结构,同时呈现干燥清洁的状态。在油水混合物中,应该根据1∶3比例进行侧板和底板的涂刷,在提高自卸车整体保温效果的同时,还需要保证其清洁性。车辆运输过程,需要保持其稳定性,降低离析情况的出现,整个摊铺过程,摊铺机和运输车间应维持30cm距离。
混合料与熨平板间存在温差时,往往会造成混合料的粘连,最终出现摊铺质量持续下降的问题,对此,在进行整个摊铺时,需要对预热措施进行合理应用。在预热前期,应做高度与横坡的调节,保证熨平板呈现最佳状态,30min预热操作后,将其温度控制在130℃标准。在整个摊铺过程中,摊铺机还需要以梯队形的方式同时施工,间隔控制6~7.5m,重叠宽度则以25~30mm范围为准。
从保证最佳压实度的角度,要求施工人员根据施工路段的具体情况,确定碾压参数,不能盲目进行碾压,也不能一味参照其他工程的经验。一般情况下,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碾压施工包括了初压、复压和终压三个阶段,必须做好管理工作。在初压阶段,采用两台双钢轮压路机碾压两遍,保证碾压温度不低于135℃,碾压速度2~3km/h,确保在摊铺完成后及时碾压;在复压阶段碾压2~3遍,碾压温度不低于110℃,碾压速度2.5~5km/h;在终压阶段碾压温度不低于90℃,碾压遍数不低于2遍,碾压速度同样为2.5~-5km/h。在碾压过程中应该做好压路机行驶速度的合理控制,严格依照施工技术规范确定碾压遍数,防止出现碾压过度或者碾压不足的问题。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接缝处理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对于路面施工质量影响巨大,如果接缝处理不当,不仅可能引发大量表面斜纹,还可能造成沥青混合料的离析问题。在摊铺环节,摊铺机在达到设定位置后,应该继续向前开出10m左右的距离,为后续的碾压施工提供便利。可以采用人工裁齐的方式对混合料进行处理,在端部铺上木板,木板的厚度根据压路机具体情况确定。在碾压施工完成后,技术人员应该做好路面平整度检测,对于端部厚度不足的部分,应该在沥青尚未冷却前铲除,制成直缝。接缝施工环节,可以利用盆灯进行烘烤或者覆盖热混合料,强化混合料的连接性,接头位置的碾压应该先对横向跨缝进行碾压,然后纵向压实。
通过以上研究可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在公路施工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其施工工艺简单,且抗压性较好,施工成本较低,对于公路工程建设质量维护具有重要意义。在公路施工中,应严格做好混凝土摊铺、振捣、表面拉毛与收水抹面等施工操作,从细节入手,加强公路施工质量控制,确保混凝土路面具备良好的使用性能,进一步改善公路交通运行状态。
[1]周斌.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重点难点[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04):77~78.
[2]赵杰.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要点探讨[J].低碳世界,2017(06):2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