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要点分析

2018-02-14 12:36陈燕
建材与装饰 2018年21期
关键词:植草热水节水

陈燕

(广东省建科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000)

前言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最大程度地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为人们提供更舒适健康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物。绿色建筑技术注重低耗、高效、经济、环保、集成与优化,是人与自然、现在与未来之间的利益共享,是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手段。在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猛的当下,国家对于绿色建筑的财政支持力度正不断增大,绿色建筑的实施正不断深入。而我国原本就面临着人均淡水资源较低、水污染问题严重的现象,绿色建筑的节水、节能设计,能够实现资源和能源的合理利用,从而实现产生和消耗上的相对平衡。

1 给水设计中的节水措施

1.1 用水定额的合理取值

用水定额通常参考《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本),而规范中的用水量定额是最高日用水定额,无法反映真实用水情况。为了保障水压、水量、贮水构筑物的有效容积能满足最不利情况用水要求,在实际的工程设计中,习惯采用规范定额中的较大的值。

而《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中的定额采用的是平均日用水定额,该定额是以深圳市节约用水管理办公室和北京市节约用水管理中心所提供的平均日用水为依据,参照《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与《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中相关用水定额条款的编制内容与分类进行编制。同时,该标准还考虑了节水型洁具的深入推广对用水量的影响,按城市规模、地域进行了细致划分,给出了平均日节水用水定额。因此,按照《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取值可以得到更准确、更真实的生活用水量。

1.2 采取避免管网漏损

根据调查研究表明,居民小区中因阀门质量不达标或年久失修等原因,导致阀门损坏、无法发挥作用的情况约占到所有用户的65%以上。而因阀门问题导致出水头渗滴每天会产生大约75L的水资源浪费。避免管网漏损主要可通过以下措施:

(1)合理设计给水系统,采用高效、节能的供水设备,采取减压限流措施,避免给水配件高压出流而造成的水资源浪费。

以热水系统为例,在实际生活中,很多居民在使用热水器前,通常需先排放一定时间的冷水,在热水排出后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水温调节,这些都导致了水资源的浪费。在设计热水系统时,应完善热水循环系统,设计要点如下:

①单栋建筑的热水系统循环管道优先采用同程布置方式,应在用户水表前设循环管路;当用户点相距较远时,可设置增加热水表来减少冷水空放。

②住宅设置集中热水系统时应设计立管循环,当供水支管长度大于10m时宜设置支管循环系统。

③新建建筑集中热水系统设计在循环方式的选择上,需综合考虑工程成本与节水效果。依据建筑性质、建筑标准、地区经济等因素采用支管循环或立管循环方式,尽量减小水资源的浪费。

(2)供水系统中的管材、管件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要求。

(3)选择零泄露、密封性能高的管件、阀门等。

1.3 采用节水设备

淋浴器、水嘴、卫生洁具等应采用符合《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164-2014)要求的产品。

绿化灌溉应采用微喷灌、地下渗灌、滴灌、喷灌等高效节水的方法。据资料显示,相较于地面漫灌,喷灌可节水约30~50%,微灌可节水约50~70%。

合理设置水表。住宅建筑的景观绿化、居住单元等不同功能用途的供水均要设置水表;公共建筑则需根据付费单位、用途设置供水设置水表,如空调补水、餐饮、洗浴等。

2 给水设计中的节能措施

(1)设置完善、合理的给水系统:供水低区应充分利用市政水压,高层建筑应合理设置给水分区,控制超压出流。

设计要点如下:

①据相关数据表明,变频泵供水可节省10~40%的电能,该方式在高层、小高层建筑中广泛使用。采用变频供水,应在分区设置独立的供水泵,不宜采用设置减压措施来划分给水分区。在用水量较小的综合楼、办公楼等建筑中,可在小流量的变频泵的基础上加气压罐供水,减少水泵的频繁启动。选泵时,设计水泵的工况点要在水泵高校区性能曲线普的高效工作区域内。

②各分区最低配水点处的静水压力不宜大于0.45MPa,静水压大于0.35MPa的入户支管(或配水横管)上宜设置减压或调压措施。在满足给水配件最低工作压力的前提下,住宅给水系统入户管水表前水压不大于0.2Mpa为佳。

③各分区低层用水点的入户管(或配水横管)上宜设置适当的调压、减压措施,优先采用支管减压方式。

(2)热水供应系统的节能

热水是建筑物中排在供暖、空调和照明之后的第四大能耗。热能的选用对能耗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绿色建筑中应优先采用可再生能源作为热源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太阳能是清洁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绿色建筑中,被广泛使用。在建筑设计中考虑运用太阳能热水系统,是建筑节能的有效手段之一。太阳能供热系统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太阳能利用效率主要是取决于集热器的性能,因而,选择优质高效的集热器是关键。在对集热器的比选中,需考虑建筑物所在地的气候条件。

②集热器的效率还受到内部水量平衡度的影响。因此,在安装过程中必须重点分析其平衡度的影响。

③为提高集热器的效率,应做好气温较低情况下的管道的防护措施以减少热传递过程中的损耗和管道冻裂。

3 排水设计中的节水、节能措施

民用建筑排水系统通常包括雨水、污废水。排水的节水设计主要是指雨水、废水的重复利用。现在,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重视对中水的利用,在制度出台相关政策、规定、标准的同时,还建立了与之配套的管理机制,将中水的循环由理论变成了现实。随着海绵城市概念的推广、渗透,可通过对雨水进行集中收集、达标处理后,作为绿化用水、冲厕水等以实现对雨水的有效利用。

3.1 采用分流制排水体制,加强中水利用

民用建筑排水系统体制包括分流和合流。当采用合流制排水系统时,污水处理工艺较复杂,成本较高。使用分流制排水系统时,废水可以通过较为简单的处理方式改善水质,实现废水的循环利用。从节能和绿色环保的角度考虑,排水体制应优先选择分流制,这样废水可通过废水经室外废水检查井,最终输送至处理池水,经过矿渣、沉淀、过滤、消毒等处理方式,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后,可作为冲厕水、绿化用水等。

3.2 加强雨水利用

城市雨水利用指的是采用各种措施对雨水进行利用,主要包括雨水的集蓄和净化后的利用;通过运用各种自然或人工水体、低洼等地对雨水径流实施调蓄、净化和利用,不仅可降低城市雨洪压力和雨水管网负荷,降低雨水管道投资,还可改善城市生态水环境。雨水利用工程包括雨水的收集、处理和雨水的利用。

雨水收集主要包括地面径流集水、屋顶集水等方式。屋顶硬化的建筑物,雨水可集中引入透水路面、绿地和储水设施集蓄;地面硬化的广场、人行道等,宜优先首先选用透水材料铺装或设置汇流排水设施,将雨水引入储水设施中;景观水体、预制水池和成品水罐、水池可作为储水设施。储水池可作为沉淀池,设计时,应保证进水端布水均匀,设置溢流。

雨水有直接利用和间接利用两种方式。直接利用是指雨水引入雨水蓄水池后,经沉淀、过滤、消毒等处理方法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后,用于水景补水、冲厕水、绿化用水等。间接利用是指采用透水地面、绿地渗透、渗池、渗井等工程设施,补充回灌地下水、滞洪防灾。

间接利用是采用雨水渗透设施,让雨水渗透地下,补充地下水资源。主要可通过透水性路面,设置渗透管沟、下凹式绿地及稹被浅沟等雨水渗透措施补充涵养地下水资源。

下凹式绿地、植草沟等低影响开发设施内的植物宜根据设施水深条件、径流雨水水质等进行选择,宜选择耐盐、耐淹、耐污等能力较强的本土植物。

下凹式绿地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下凹式绿地的下凹深度应根据植物耐淹性能和土壤渗透性能确定,宜为 100~250mm;

②应设置具有排泥功能的溢流设施;

③宜设置多个雨水进水口,并设置格栅等拦污设施和碎石区等消能设施。

(2)植草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浅沟断面形式宜采用倒抛物线形、三角形或梯形;

②植草沟的边坡坡度不宜大于1:3;

③植草沟的纵坡不宜大于4%;当大于4%时,宜设置为阶梯型植草沟或在中途设置消能台坎;

④植草沟最大流速应小于0.8m/s,曼宁系数宜为0.2~0.3;

⑤转输型植草沟内植被高度宜为100~200mm;

⑥当大量雨水径流通过管道进入植草沟时,宜在进口处设置消能设施。

4 结语

绿色建筑的给排水设计应该从建筑节水的全生命周期,考虑经济、环保等因素因。充分发展绿色建筑给排水节水工程,既节约了水资源,同时减少了污水排放,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1]《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2010)[S].

[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S].

[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版)[S].

[4]《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0555-2010)[S].

[5]《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S].

[6]吴常军.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探讨[J].工程与建设,2015(02):18.

[7]丘燕翔.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12):25.

[8]王 建.绿色建筑给排水新技术浅述[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5(05):25.

[9]区树华.绿色建筑中的建筑给排水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5(07):15.

猜你喜欢
植草热水节水
一壶热水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高层建筑的热水供暖系统设计
多喝热水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和让你“多喝热水”的男孩结婚
堤防植草现状与管理问题分析
施肥对喀斯特地区植草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和牧草固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