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艳春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吉林省长春市 130000)
室内装修污染具体指在室内装修过程中,在使用装修材料时装修材料中混入了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挥发性气体,如氡、甲醛、苯、氨等等。
室内装修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污染物包含多种类型,并且不同的污染物能够产生不同的危害,下面就对室内装修污染物以及可能产生的危害进行分析。
甲醛是室内装修材料中所含有的主要有害物质,会对居住者的身体健康产生强烈的危害。具体来说甲醛具有较强的致癌性,也会引起居住着的嗅觉异常,同时也会对皮肤和皮肤黏膜产生强烈的刺激性作用。实验研究发现,当室内空气中含有甲醛的总量达到0.12mg/m2时,就会导致人产生一定的不适感,而当甲醛的含量不断提高,其所产生的危害也会进一步增大,当达到0.12mg/m2时,就能够造成死亡现象。一般情况下,甲醛危害物质在人造板材、化纤低碳、泡沫塑料以及粘合剂和涂料中较为集中。
在室内装修污染中,苯的影响也相对较为严重。苯是一种没有颜色并且存在特殊芳香气味的气体,在室内装修中出现苯和苯的复合物会产生严重的致癌性,如果居住在室内的人在短时间内吸收的苯浓度相对较高,就会对人的中枢神经产生影响,导致居住在其中的人出现中枢神经麻痹的问题,严重者会由于呼吸不畅最终死亡。苯有害物质一般存在于化工原材料中,如胶水、涂料和油漆等等。
在室内装修过程中产生的氨污染具有较强的刺激性。受到氨污染的影响人们会产生咽喉痛、头晕、流泪以及呼吸不畅等不同的症状,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所以也应该对氨污染加以控制。研究发现,在室内装修中氨污染主要来源于混凝土中所使用的防冻剂。
在室内装修环境中所存在的氡污染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辐射。氡是一种能够产生较强放射性的惰性气体,在人吸入呼吸系统后会形成体内辐射效果,极有可能诱发肺癌问题[1]。氡污染往往集中在室内装修过程中所使用的大理石、瓷砖、水泥等建筑材料中。
在室内装修所产生的空气污染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污染也较为严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挥发性较强,并且能够产生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在长时间接触后会造成人免疫系统出现失调问题,具体表现为人出现头晕、乏力等不良症状,严重的还会出现肝脏的损伤以及造血功能不足,甚至癌变。通过不断开展实验研究,发现在室内装修过程中所产生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污染主要来源于涂料、粘合剂以及各类型的人造板材。
在开展室内装修工作的过程中,要想保证室内装修工作质量,降低装修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提高室内装修实际水平,就可以尝试引入低碳装修思想,在实际开展装修工作的过程中严格遵循绿色设计思想以及“5R”原则,以低碳理念、生态环保意识等作为主导思想,在尽量控制能源消耗、降低污染的基础上提高装修设计水平,逐步加快我国室内装修设计的国际化发展进程。
在室内装修过程中要想实现设计的低碳化,真正营造低碳的室内环境,首先就应该要求设计人员在开展室内装修设计的过程中引入低碳经济理念和意识,保证能够从设计阶段就有意识的控制室内装修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污染问题,在实现对污染物有效控制的基础上,切实保证设计效果,促使室内装修能够达到环保状态。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设计人员在融入低碳设计理念时,应该注意在设计图纸上就对材料的低碳性要求加以标注,限定材料的使用标准,保证低碳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最大限度的实现对污染物的有效控制[2]。
要想在室内装修过程中实现低碳设计的基本目标,在选择材料的过程中也应该尽量按照设计图的要求使用低碳材料,将降低成本的同时也能够实现对材料污染的有效控制,为室内生态装修奠定基础。例如在选择墙面材料的过程中,为了实现低碳设计目标,应该在墙面上尽量粉刷环保涂料或者木质板材,保证装修的生态性[3]。又如在铺设地面的过程中,应该选择污染性相对较小的地砖,并注意使用低碳环保的粘合物,尽量控制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挥发对环境产生污染。
在开展低碳环保装修工作中,装饰设计的管理也能够凸显设计的低碳性,实现对污染的有效控制。即在具体设计环节,应该对不同的装修材料和设计手段等进行控制,并且在装修过程中定期对室内环境的污染物进行检测,以期能够最大限度的控制污染物对室内环境的影响,达到理想的装修效果[4]。
综上所述,现阶段在我国室内装修设计过程中往往会产生较为严重的污染问题,而要想实现对污染的有效控制,一项较为合理的手段就是引入低碳装修思想,通过低碳室内装修,提高室内装修过程中和装修后的空气质量,保证室内装修的实际效果,促使我国室内装修工作进入到新的发展状态中。
[1]蒋颖萍.探究装饰装修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与施工管理[J].低碳世界,2017(11):156~157.
[2]吴鹏飞.室内装修设计的“低碳”理念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20):22.
[3]张修源.室内装饰光污染与危害研究[J].低碳世界,2016(26):163~164.
[4]宋卫清,朱忠辉.现代建筑室内装修施工中低碳理念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