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乐涛
(中铁十一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00)
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人口数量,城市的交通的压力为越来越大,为了缓解城市的轨道交通的拥堵现状,进行地铁轨道建设是势在必行的。地铁轨道交通的质量和使用安全在是当前工程建设中必须要注重的。如何做好地铁轨道交通的难点项目的控制是必须要重视的问题。提高地铁施工质量,延长地铁的使用寿命,降低地铁的维护费用,都集中在技术中重点和难点问题的解决策略上。
(1)基标的设置和保护上。由于进行地铁轨道的铺设,基础部分就是做好施工的基标和保护,这部分施工的精确度,决定了轨道铺设的质量。例如在地铁的道床施工中,基标的精确度的测量是非常关键的。数据整理也很重要。施工中的偏差往往就是跟测量有关系。但是目前测量的精准度的问题尚不能保证全部达到设计的精确度,因此进行测量技术的控制就是施工中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之一[1]。
(2)在交叉渡线的整体道床轨道施工中,由于降噪减振是当前地段建设的施工目标,一般采用钢弹簧浮置床的方法进行施工,会出现道岔和交叉渡线的结构复杂的问题,设置上也较为分散,结构上组成的部分非常多,施工的定位上难度很大,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导致了施工的周期较长,地铁轨道的施工质量受到了影响。
(3)无缝线路的焊接是地铁轨道交通的重要技术,地铁轨道施工中,地铁的轨道施工中,采用的关键的工序,运用技术手段可以避免钢轨结构和轮缘的桩基,能够保证行车的平衡和轨道的平整性,但是在焊接轨道的质量上,较难以掌握技术施工的细节问题[2]。
(4)城市轨道交通的道床是采用钢筋混凝土作为主要框架结构的,有着庞大的施工数量,在建设城市地铁轨道的过程中,控制好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就是要将轨道结构中的扣配件、钢轨、道床等组成配件都加以技术的手工和维护,有的配件还属于厂制定型产品,所有的承载着整个列车的重量,都需要以道床作为基础来承载,因此对于道床的施工中的问题必须加以重视。
(5)对于对铁施工的环境保护,是当前困扰施工技术的一个重要内容,一般地铁的施工都是在市区的位置,需要进行材料的采购和运输,运输车辆的噪声和尾气的污染,给周边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多不便。地下的隧道施工还要进行爆破、废气的排放等,因此,进行地铁的轨道施工的环保工作也是技术实施的难点和重点。
(1)针对基标复测和保护的问题,通过加强测量的技术精度,现场设计精测组,抽调施工经验丰富的人,进行测量,做好相应的基标保护的复测工作。采用测量精度设计,必须根据地铁工程的特征和施工方法以及精度的要求等,采用对设备安装精度和贯通距离的因素确定的原则,保证隧道和线路的贯通的同时,还要保证线路的定线和精度。
在距离较长的贯通隧道上方钻孔,对埋深度较低的隧道进行传统坐标的双导线布设,使用全站仪、垂准仪等安置在地铁中,其具体技术操作流程为,使用双头点、双定向的方法,可以提高测量的精准度,获得准确的定向测量的坐标,或者使用导线,定向地铁测量方法,保持仪器设备的定向安置以及合理组合,适用于场地较为狭小的地铁施工路段。在多种施工环境的地铁施工环境下,这是一种定向测量方法,应有一个起算控制点作为中线控制点,通过原有施工中线控制点进行联络线结网等的铺设,可以保持测量精度的优势[3]。
保证地铁测量误差符合导航测量的精度标准,针对城市建设中导航点被破坏的现象,对导航点、控制网进行及时的评价和布设,以应对在导航控制点发生变形后误差值变大的问题。由于地铁在隧道施工的空间受限,对于地铁轨道铺轨基标中线、线路中线、结构中线的测量都有明文规定:两个铺轨单位之间,因此对于单位长度相邻铺轨的基标有着严格的精度测量规定,通过左右线的附和导线,可实用中线控制点进行基标测量控制工作[3]。
(2)采用拼装一体化的方法,进行轨道的铺装,对于施工中的钢弹簧浮置板的道床,采用特定的变跨龙门吊进行铺轨工具的施工。整体的道床铺设,采用的施工工序被称为轨排法,选派专业的铺装施工队伍进入,进行提前预铺,这种方法,能够避免施工的干扰,提高整体的道床的交叉渡线的施工效率,确保交叉渡线施工中定位准确。
(3)全面搜集地铁沿线的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地下的管线和障碍物、土质特点等资料,确保每个局部的结构都可以严格遵循有关规范,设计的时候,根据相关技术标准展开设计,同时要根据相关规定展开讨论和审核。建立由建设、勘察、设计、监理等单位组成的安全管理控制体系,加强内部管理和外部执行工作。内部管理包括组织管理流程的制订、施工单位施工资质的管理、监理工作流程等;外部执行包括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对设备等安放及维护的管理措施、对施工质量的管控措施、现场的管理和执行措施。对可能初选的干扰周边居住的居民生产生活和环境污染的问题,在交通运输的工作量较大的前提下,勘察周围的建筑物、各种信号线路以及煤气、天然气等管道复杂。施工过程中,对很容易出现水管破裂、停电停水等事故采取预防措施,对噪声污染采取防治方法。此外,对施工现场附近的土质条件、水等各种环境进行保护,注意塌方、渗水等情况的发生因素,采取预防措施加以规避[2]。
(4)进行地铁钢轨焊接施工的过程中,钢轨铺设之后,采用特制的专用夹板连接器钢轨的接头,外侧的夹板,采用轨顶高的施工方案,保护接口不会受到磨损,要求,具有资质的施工人员完成轨道施工,进行道岔施工作业的工作人员,分为挖掘机操作、辅助工作等几个类别。为了提升告诉铁路道岔维修养护水平,应本着改善轮轨的匹配关系,整治钢轨病害,预防为先的原则,保证钢轨轨件的使用寿命,强化对焊接接头的检查和打磨,定期检查轨距,调整辊轮的高度和位置变化,在螺纹表面涂抹抗腐蚀油脂,定期检查道岔内的绝缘件,特别是做好绝缘头的养护工作,保证信号系统的正常[4]。另外,对于扣件系统的弹性要注意。通过对扭矩复紧以及零部件状态的检查,确保道岔区的扣件弹性正常;及时调整心轨、尖轨、顶铁的密贴不达标的问题;严格控制道岔锁定轨温的变化,不得超过5℃上下,对于岔纵爬横移的情况进行养护和检查;同时研究制定设备病害的全面整治对策并加以解决。
(5)地铁施工中,基坑的施工顺序不同,带来的隧道的变形和受力的分析也不同,已经运营的隧道的基坑工程施工,曾经出现过隧道的变形,规律包括了:以水平位移为主要方向的隧道结构的位移量,两个基坑的完全对称达到了底部的时候,基坑的单侧已经完成了开挖到底的46%,水平位移比两个基坑的完全对称开挖要小。两个基坑按照完全对称的方法,遵照竖向隆起的方法,进行底部的开挖,得到了隧道的沉降值,完成对称开挖后,隧道结构发生了基坑内的水平位移[5]。针对基坑施工的变形,应按照地铁的运营要求和隧道的结构安全进行不同顺序的施工,考虑到隧道的结构变形和受力的影响,应该按照不同的施工顺序进行组合和模拟的计算。隧道两侧的开挖卸载后,应当遵循同步和对称的方法,进行基坑的支护和开挖,减小隧道的水平的变形。通过在不同工况下的变形规律的观察,在深大基坑施工过程中,应当利用时空效应理论,遵循分区分块的原则,控制住沿隧道走向的单次卸载量[6]。
地铁的轨道施工中,施工水平和整体的施工质量的管控都是要严格加以注意的。对于施工中的技术环节,要作为项目控制的重点加以重视。减少问题的发生,将故障的发生率降低到最小,采用合理的处理方式,保证地铁轨道施工的顺利完成,让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能够为人民的生活带来更大的便利和舒适感。
[1]杨 波.地铁轨道施工管理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2).
[2]安佳鑫,孙宇健.浅谈地铁轨道施工[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30):560.
[3]吴世俊.城市地铁轨道施工的要点分析[J].智能城市,2017(10):131.
[4]李书生.城市地铁轨道施工技术[J].科技传播,2013(24):157~158.
[5]醋 伟.试论地铁轨道施工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J].商品与质量,2017(4):194.
[6]陈凤云.地铁轨道施工问题与对策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5(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