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伟力
(上海三航奔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 200441)
现如今,建筑领域发展愈发迅速,对于建筑物的质量水平也理所当然地提高了要求。同时,越来越多的人们对于混凝土耐久性的要求越来越高。首先要考虑到的方面就是混凝土的抗冻性,目前我们所使用的混凝土的抗冻程度普遍不高,所以,将混凝土中加入引气剂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这也是目前我国建筑领域针对这一现象最常用的方法和手段。因此,正确使用引气剂提升混凝土的抗冻性,也必将有效地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能,从而提高整体建筑物的质量水平,推动相关领域的持续发展。
既然我们已经了解到了引气剂的使用可以为混凝土的抗冻性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那么,在我们的实际工程的操作中,如何合理地去选用引气剂呢?下面,笔者就将我们日常工程中较为普遍、使用频率较高的几种引气剂进行了一一列举,并作简要的介绍,希望能够让大家对引气剂有一个全面、崭新的认识。
松香树脂类的钠盐引气剂是由松香和氢氧化钠在一定温度下产生皂化反应而形成的,之后再通过氢氧化钠进行处理,成为钠盐引气剂。经过这种处理形成的引气剂,在引气性能方面非常突出,但缺点是不易溶于水,水溶性一般。
烷基苯磺酸盐类的引气剂,是一种十分常见和普遍的合成洗涤剂,合成、制作的方式较为简单,且具有溶于水易产生气泡的优点和特征。因此,这种类型的引气剂成为了目前我国建筑领域内最常用的引气剂类型之一。
脂肪醇磺酸盐类的引气剂的制造过程主要是通过脂肪醇硫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磺酸钠等化学产品制造形成的。在这之中,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是我国目前几种常见的引气剂当中用量较大、发展较快的,这种引气剂的主要优点在于其稳定性较高,因此受用范围十分广泛。
除了上述的几种主要的引气剂类型之外,比较常见的还有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木质素磺酸盐类的引气剂。这两种引气剂在我国建筑领域内使用得也比较频繁。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主要成分是烷基酚环氧乙烷的缩合物;而木质素磺酸盐类的引气剂主要是由木质素磺酸钙制作而成的,它除了具备引气作用外,还具有较明显的减水功效,应用于混凝土中以提升其抗冻性的效果也相当明显。
目前我们认为,混凝土的抗冻性普遍不高的原因是由于混凝土中存在着大量空隙,一旦这些空隙中的水结成了冰,就会产生一定的压力,从而使水移动。这种通过水在移动时所产生的压力,就是使混凝土的抗冻性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其主要的过程是这样的:首先,混凝土表面的空隙中存在的水结成了冰,伴随着水分的冻结而产生了一定的膨胀,从而向未冻结部分移动,形成水的流动压力;如果一旦这种压力超出了混凝土的强度极限的话,那么混凝土就会出现所谓的劣化问题。因此,在混凝土中加入引气剂,可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在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中加入引气剂,可以使混凝土中产生许多细小而彼此不连通的气泡,这些气泡是均匀分布在混凝土之中的,可以缓解水的流动压力,从而提升混凝土的抗冻性,也成为了混凝土耐久性的有力保障。其实,在混凝土中添加引气剂,除了可以增强混凝土的抗冻性外,还有其他的作用和效果。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看引气剂的使用带来的作用究竟还有哪些?
之前我们已经说过,在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中加入引气剂,可以使混凝土内部产生许多细小气泡。这些气泡的作用类似于滚珠,可以减少混凝土内部的摩擦,使混凝土具备和保持住良好的粘聚性。因此,引气剂除了具备提高混凝土抗冻性的效果外,对于混凝土的粘聚性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刚才我们已经提到了,引气剂的使用不仅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还能对于粘聚性的提升有所帮助。当然,它还具备其他作用。通常,在混凝土硬化之后,由于混凝土中已经存在了大量的气泡,这些气泡挡住了渗水通道,可以将混凝土的抗渗性大大提高,从而有利于混凝土的耐久性。所以,引气剂的使用对于混凝土的耐久性也具有效果。
除了以上两点作用外,混凝土内部的细小气泡还能够使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有利于混凝土刚度的提高,也有利于混凝土的抗裂性能的体现。但需要密切注意的是,由于气泡的存在往往会使混凝土的受力面积有所减少,因此会对混凝土的耐磨度产生影响。
本论文针对目前我国建筑领域内,将引气剂加入到混凝土内以增强混凝土的抗冻性这一现象,从我国常见的引气剂类型、引气剂加入混凝土中产生的作用和效果这两大问题入手,具体、详细地展开了介绍、分析和论述;同时,发表了自身的观点和看法,也希望能够借由此篇论文对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们有所帮助、有所启迪,共同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高效可持续发展,提高整个行业建筑工程的质量水平。
[1]陈雯龙.水工混凝土耐久性影响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6,11(5):31~33.
[2]王星亮.关于混凝土外加剂使用中的几个问题[J].水利技术监督,2016,7(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