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与路面典型结构研究尝试

2018-02-14 09:36:01吴伟松
建材与装饰 2018年15期
关键词:横断面人行道小城镇

吴伟松

前言

小城镇是城市和农村的结合体,其发展和居民生活方式都和大城市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道路建设中,尤其是横断面规划设计中,不应生硬的照搬大城市的设计模式,而应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横断面形式与路面结构,如此才能更好的发挥出小城镇道路的使用功能,为人们的出行提供良好的便利。

1 小城镇道路横断面设计的特点分析

1.1 与小城镇规模和环境特征相协调

小城镇在规模上不及大城市,且用地较为紧凑,居民出行通常以非机动车为主,因此在进行道路红线宽度设计时,最好能够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而在进行道路横断面设计时,则更多的需要体现出人性化色彩,融入更多的自然属性,为道路景观设计提供一定的便利,同时也促进道路空间的全面管理和创新使用。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在横断面设计时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地形特点和环境条件,如此才能充分发挥出道路环境优势。

1.2 和当地交通特点以及道路功能相适应

小城镇和大城市的发展在许多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如城市规模或是经济发展水平,基于此,公共交通在小城镇中的应用较为稀少,居民大多选择步行或是自行车、电动车等出行方式。因此在进行小城镇横断面设计的过程中,就应该从小城镇的交通特点出发,采用合适的设计突出小城镇道路的使用功能。

1.3 和小城镇的类型相适应

小城镇道路横断面设计需要突出综合性,即结合小城镇特点和其所处的地理环境,通过设计赋予其相应的功能。也就是说小城镇道路横断面设计必须具有针对性,应该做到因地制宜,对不同的小城镇作出独特的规划和设计。

2 小城镇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研究

2.1 小城镇道路分类

在进行小城镇道路横断面设计之前,必须对道路的分类进行明确,如此才能作出有针对性设计。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将小城镇道路分成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以及巷道等几种类型。在进行道路横断面分配时,必须体现出不同交通种类在不同类型道路中的优先级差异。例如,在四级道路中,机动车的优先级高于自行,自行车的优先级高于行人。在进行小城镇道路功能分类时,应该以道路和用地之间的关系为分类依据,并通过道路交通流的实际性质对道路的使用功能进行准确判断。此外,考虑到小城镇的车辆情况较为复杂,因此在对交通问题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分流原理。基于上述内容,可以以使用功能为依据,将小城镇的道路系统分成交通性道路、生活性道路、商业性道路、居住性道路等几种类型。而以自然环境为分类依据,则可以将小城镇道路分成滨河路和林荫路。

2.2 道路景观设计

(1)对道路空间尺度和道路宽度进行设计。道路空间是小城镇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功能丰富的公共空间活动网络。空间尺度即是指道路空间和其内部组成要对人来说的大小,如人的视觉、活动等方面的尺寸。在进行空间尺度设计之前,有必要对影响空间尺度的因素进行明确,主要包括道路长度、宽度以及道路围合界面高度等。在道路横断面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到上述因素的影响。结合我国小城镇的平均规模来看,道路红线的宽度普遍不超过40m。同时对于不同的道路类型,其宽度适用范围也不同,如主干道的宽度应该处于24~40m之间,次干道的宽度应该处于16~32m之间。此外,根据道理使用功能的不同,需要关注的侧重点也不同,如交通道路的空间尺度相对较大,生活道路的空间尺度相对较小。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商业道路,考虑到其性质,人们的行走速度较慢,且停留时间较长,因此要将其空间尺度控制在宜人的范围内。此外,可以通过景观设计获得最佳的空间尺度效果。总而言之,在进行道路改造的过程中,应该与以前的空间尺度相协调,这就要对设计人员根据道路建设的实际情况对道路空间尺度进行合理控制。

(2)绿化景观设计。选择合适的绿化方式具备强化道路特征的作用,并帮助人们对道路进行区分。在进行小城镇道路绿化设计的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到当地的气候条件以及地质特点,避免道路性质和道路交通功能出现冲突。此外,道路环境最好和周围建筑融为一体。一般情况下,景观道路的绿地面积应占总面积的40%以上,对于红线宽度超过40m的道路,绿地覆盖率不应低于20%。此外,在山区和水网地区小城镇道路景观设计中,应该考虑到水系分布和道路坡度等因素。

2.3 道路横断面组成要素布置

(1)针对机动车道,设计人员应该结合小城镇当前阶段的车辆组成状况和路面状况,根据道路的类型和实际使用条件,对车速和交通秩序进行设计。一般情况下,小城镇激动车道的宽度应该设置为3~4m,具体可以选择双向四车道的设计模式。

(2)针对非机动车道,设计人员应该考虑到小城镇的规模和经济发展特点,认识到自行车这种交通方式会长期存在,因此必须在城镇主干道上设置非机动车道,并将其和机动车道分离开来。比较常用的分离方法包括如下:采用三块板断面的方式,将非机动车道引入到人行道;采用绿化方式将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分开;专门规划出自行车通行的道路。需要注意的是,第三种方法只适用于自行车流量不大且交通量不多的路段。

对于分隔带式的相应三幅路横断面,其各类道路设计宽度也存在一定的要求,如非机动车道设计宽度应处于3.5~4.5m之间。若是次干道,其设计宽度应高于3.5m。如果在支路中采用划线的方法对非机动车道进行分离,非机动车道的设计宽度必须大于等于2.5m。

(3)针对人行道。小城镇居民出行的主要方式之一就是人行道,因此必须对人行道给予充分重视。在交通主干道中,由于以交通为主,应该适当限制人行道的宽度。而在景观道路中,可以集合实际绿化情况适当的增加人行道宽度。

3 小城镇路面的典型结构分析

3.1 砌块路面

小城镇的砌块路面主要是由底基层、基层和面层三部分构成,其中面层主要成分包括垫层砂、接缝和砌块,砌块材料通常选用水泥和集料。

3.2 沥青路面

沥青路面常见于小城镇支路和街坊路,通常采用双层式结构,厚度处于7~12cm之间。对于交通量较大的路段,则采用三层式结构。在双层式结构中,其主要由表层和下面层构成,前者厚度为2~5cm,后者厚度为5~7cm。

3.3 水泥混凝土路面

小城镇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主要有四种结构形式:①水泥混凝土板、半刚性底基层以及半刚性基层。②水泥混凝土板、半刚性基层和级配型底基层。③水泥混凝土板、级配型基层。④水泥混凝土板、无机结合料以及稳定的细粒土基层。

4 结语

综上所述,小城镇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以及路面典型结构和大城市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具体道路建设中,应该结合小城镇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横断面设计方案和路面结构,如此才能更好的发挥出道路的功能。

[1]武贤慧.小城镇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与路面典型结构研究[D].长安大学,2008.

[2]孙政.小城镇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与路面典型结构[J].建材与装饰,2015(35).

[3]程培峰,单双成.现代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的研究[J].山西建筑,2007,33(9):259~260.

[4]万沐虎.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方法及应用研究[D].东南大学,2003.

[5]田桦枫.小城镇道路路线设计方法和指标体系研究[D].长安大学,2006.

猜你喜欢
横断面人行道小城镇
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研究
跟踪导练(一)
预制装配式透水人行道板的力学性能分析
行道树对人行道的破坏
现代园艺(2017年22期)2018-01-19 05:07:30
广州市健康体检人群种植修复情况的横断面研究
小城镇社会治理创新逻辑
城市道路人行道建设应“以人为本”
加快小城镇建设应采取的措施
2014年某院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
中医院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