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亮
下承层的质量好坏影响到了整个沥青路面公路的施工,下承层的质量缺陷会直接导致路面结构的层间结合强度降低。对于下承层的检验并不能只是在下承层完工之后对其进行检验,在铺筑完沥青混合料之后,也要对其进行相应的检验,因为两个工序之间相差的时间较长,在进行沥青混合料铺设施工的时候很可能会对下承层造成损害,所以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下承层最常见的两个问题就是污染问题和沉陷问题,对于一些污染问题来说,要及时的对其进行清理,而在遇到沉陷问题时则需要对其进行挖填处理,同时还要调整其线性,使其显得更为饱满。
高程测定和平面控带是放样的两项工作内容。其中比较复杂也比较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高程测定,高程测定的主要工作流程就是测量下承层表面的高程,然后与之前设计的高程进行比较,确保在下面的挂线工作能够顺利进行。高程放样需要以下承层高程差、厚度等因素为基础,在综合考虑这些基础因素之后才能确定挂线桩的高度,然后才能进行接下来的打桩挂线工作。
沥青混合料的拌制需要考虑设备、环境、运输在内的多种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相关的机器设备的选择,整个拌制沥青的过程需要使用到拌制设备、加热设备以及装载机等附属设备,相关施工单位在选择这些设备时要进行严格的挑选和检验,确保相关的设备能够承担完成拌制混合料的过程。除了相关的机器设备之外,拌制沥青混合料的环境也要相对的干燥,这样有利于沥青混合料的拌制,而在运输方面要保证沥青混合料的从拌制出来到用于施工的时间不超过1h,如果超过了1h,那么沥青混合料的质量将会有所下降。
(1)在热拌沥青混合料的运输方面,要采用较大吨位的运输车对其进行运输,在运输的过程中要注意汽车的平稳行进,防止因急刹车或者急转弯等情况对沥青混合料造成破坏。同时对于运输车的各个内壁也要使用金属板,因为混合沥青极易和汽车内壁粘结,而金属材质的内壁能很好的避免粘结的情况,同时还可以使用食用油等物品来防止沥青对汽车内壁的粘结。
(2)运料车在从拌和车上接料时应该分为前中后三次去移动汽车的位置,这样会更好的平衡装料,防止出现粗集料离折现象。在运输的过程中为了防止下雨、灰尘等对混合沥青产生污染,要对运输车覆盖相关的篷布,当然如果天气较热或者运输时间较短不超过半个小时,则不用覆盖篷布。但是对于一些比较特殊的沥青材料,比如改性沥青混合料和SMA等,则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对运输车进行苫布的覆盖。
(3)在铺设混合沥青料时,对于地面的清洁度是要求比较高的,运输车在进入摊铺现场之前,要对其轮胎进行清洗,确保赶紧之后再允许其进入。在铺筑沥青混合料之前要对运输车上的沥青进行相关的检查,如果发现沥青混合料已经出现结块、污染等情况则不得进行铺筑。对于检验合格的凭料单进行接收,然后进行铺设施工。
(1)在铺筑特殊的沥青混合料比如改性沥青混合料时,最好选用履带式摊铺机进行施工这样更能够提高沥青面公路的质量。
(2)在对相关的公路进行铺设沥青混合料时,要使得相同序号的铺筑设备前后相隔10~20m,这样不容易影响沥青混合料的接缝碾压,对于其他的成梯队的进行铺筑作业来说,也要注意相关的距离,要把距离控制在合适的范围之内,确保铺筑的质量。
(3)在开始铺筑施工之前,为了实现更好的铺筑效果,相关的摊铺机要提前半个小时进行预热,通常情况下要将温度提升到100℃以上,这样更有利于混合沥青的铺设。每天施工之前要提前做好加热的准备,不能使加热的时间过长,这样很容易影响摊铺的质量与效率。
在对沥青混合料进行碾压时需要严格把控碾压时的温度,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沥青混合料的碾压质量,温度较低进行碾压时会使得碾压时的痕迹难以消除,同时也影响路面的密实度和平整度;温度较高时的沥青碾压会有较好的压实效果,但是由于在高温之下,沥青混合料较为粘黏,所以很容易在碾压的过程中被碾压钢轮带起,造成碾压混合沥青的质量不高。
沥青面层的压实密度和碾压层的厚度成反比,碾压层越厚,沥青面层的压实密度越小,沥青面层越薄,沥青面层的密实度越高,而路基的相关面层与沥青面层正好相反。
碾压遍数和碾压速度是相关的,碾压的速度越快、则碾压的遍数越多,所以加快碾压速度并不能提高整个碾压沥青混合料的效率,不能盲目的提高速度。当然碾压速度也不能过低,因为如果碾压速度过低的话会阻碍工序的正常进行,通常情况下,把碾压速度控制在2~4km/h是比较科学的,在这个速度下的混合沥青料碾压的质量是比较高的。
从近些年的情况来看,沥青路面公路的建设越来越多,其中所产生的问题也不少,所以为了更好的使得沥青路面公路方便人们的出行,相关各方面一定要加强对于沥青路面公路相关技术的研究。同时也希望笔者在本文中所提出的观点,能给相关的施工单位带来一些启发,更好的去完善沥青路面公路的相关技术,更好的促进我国整体交通行业的发展。
[1]涂伟标,刘彧辉.浅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5(10).
[2]骆岩飞.浅谈振荡压实技术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