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丽
1.1.1 施工准备
在土方工程进行前,①要实地勘查施工现场,在勘查施工现场后学习和审查施工图纸;②认真回执土方开挖图,要对施工现场进行障碍物的清除,做好“四通一平”的工作;③要准备机械和施工人员,施工人员此时一定要做好排水设施和地下墓探;④要进行测量放线工作。
1.1.2 土方开发方案选择
在具备机械条件设备是,尽量采用机械化作业的方式,以此达到节约劳动力,加快工程进度的目的;
在开挖过程中,出现多个标高的情况下,机械开挖工作很难进行,需要做大量的前期工作,此时,为了达到成本最佳化,应该选择机械和人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挖掘工作;
当施工现场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该选取不放坡或者分级放坡等方式进行,因为这种开挖方式工期短,造价低,通常建议采取该种开挖方式进行。
分层挖土方式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形式,由于这种开挖方式是将基坑从顶部向下分成梯段进行的,其施工技术简单容易操作,不需要特殊机械做工。分层挖土方式对于岩块的爆破,减少岩坡的震动等都比较有利,施工技术简单,容易进行。
盆式挖土方式是从基坑的中部入手,再向四周的进行土坡反压的作业方式。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将周边的土坡作为预留的支护结构,更在支护结构不完善的情况下,为开挖提供了可以先进行中心挖掘的条件,是注重开挖支护安全的开挖方式。
中心岛式挖土是一种经常运用于大型基坑开挖的方式,其原理是以中心作为整个工程的中心支点,向四周进行土方开挖,并将中心点作为支点进行支护结构搭建的挖土方式。
土方工程师建筑工程中主要的分项工程之一,其劳动繁重,施工环境条件复杂施工工期较长等特点,导致了其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这其中土方滑坡和塌方事故又成为发生的主要事故。近年来,工程中的塌方事故发生频率增大,占建筑安全事故的86.9%,这其中65%的塌方事故时因为土方塌方引起的。可见土方塌方事故的出现成为工程施工安全最常见的事故。
(1)土体的稳定性不够,边坡设计度数太陡。
(2)基坑附近有动荷载,下雨时土壤水分含量增加,土壤自重增加,水流在土壤中产生一定的动力压水,引起土地剪应力的增加而导致的塌方。
(3)施工单位将土方工程承包给不具备施工资质、没有安全资格认证的队伍,在转包时没有严谨的施工方案,没有相关的技术措施,因施工队没有经验造成的坍塌事故。
(4)施工方式不科学,施工环境狭小拥挤,防护设施不齐全,地质情况特殊等情况也会造成坍塌事故的发生。
(1)施工过程中,机械作业和爆破行动会引起施工地段的震动,这也是促使滑坡产生的原因之一。
(2)土质的不同也会引起滑坡发生。在土质本身拥有较强层理,破碎严重,或是土质不纯,在土壤中夹杂软泥等情况都容易引起滑坡发生。
(3)不科学的开挖方式,会导致土壤内部加荷过大,土壤于岩石之间的抗剪性变弱,导致滑坡发生。
在土方开挖前,要设置好一套可行的科学合理的方案,方案制定要尽可能的详尽,尤其是对开完顺序和开挖中的防水问题要做专门的设计。方案设计一旦经过论证和批准,就要向员工进行方案讲解,就开挖施工中的每个细节进行强调。
土方施工前,应该对土方施工的周围环境进行彻底的检查,对于地表至支护结构底面进行底层结构、岩土形状、地下水位等系数进行分析和资料整合。及时掌握建筑施工现场的施工进度,对邻近建筑的施工情况也有有一定的把握。
(1)确认施工环境。每次施工前要对施工场地进行认真检查,注意避开存在施工安全隐患的地段。
(2)注意施工安全距离。进行人工挖掘是,操作人员要注意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机械挖掘时要注意每台机械的安全施工距离。
(3)基坑开挖要严格遵守规定,在开挖同时要注意边坡周围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进行加固。
(4)施工期间一定要注意降雨的防范措施,在制定相关安全措施的情况下,要及时做好排水和挡水的处理,防止降水扰动坑基。
(5)在施工时,根据不同的土质做出相应的措施以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遇易塌方土质,要提高边坡系数,采用更加稳定的边坡和更强有力的支撑。遇到地下水位高的地段,要积极做好排水处理,利用集水坑降水和井点降水等方法进行处理。
经过研究可以发现,土方开挖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对施工技术严格,在具体施工中,对施工程序,施工机械,施工环境,施工原则和地质条件等多方面均具有严格要求。
严格按照我国的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和作业,加强土方施工安全意识的培养,加强对土方施工技术的要求,加大对施工安全技术的投入都是土方施工安全防患于未然的必要措施。只有认真做好土方安全工程的安全防护,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办法,才可以使土方施工向更加安全和更加经济的方向发展。
[1]袁志文,张朝春.施工组织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7.
[2]李辉.工程施工祖师设计编制与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4,6.
[3]刘武成.土木工程施工组织学[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