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在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中的应用初探

2018-02-14 09:36:01宫红霞
建材与装饰 2018年15期
关键词:监督管理风险管理工程施工

宫红霞

前言

近年来,由于在建设施工中的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国家与地方对施工安全的管理越加重视,同时也颁布了一些法律法规。对建设工程施工中加强风险管理,是保障施工人员人身安全的重要举措,是促进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条件。

1 我国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模式

近年来,随着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发展,政府有关部门所建设的法律法规也初见成效,有效控制了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安全事故。我国建筑安全监督管理主要依据《劳动法》、《建筑法》等相关相关法律条例。同时,我国建设施工单位普遍实行“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督、群众监督”的管理体系。其首先强调的是企业,明确企业的责任。其次是行业管理,采取统一管理方式,分级负责。而建筑安全生产则由住建部进行监督与指导,按区域划分权限,分级负责所管辖的区域。最后是国家监察工作,主要由国家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结合县级以上的安全生产部门,对施工区域进行检查与督查[1]。

2 风险管理在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中的应用

2.1 安全监督管理现状

2.1.1 职能重叠

当前国家所实行的安全管理体制中,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以及住建部分别实施国家监督与行业管理的职能。但由于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企业逐渐成为市场中的主体,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越加强调市场监控能力,这种形势与安监局职能较为类似,在管理职能上出现重叠现象。

2.1.2 缺乏全面细致的统计数据

(1)虽然已经建立了事故统计以及信息报送制度与体系,但只能对死亡事故数据进行统计,对于未造成伤害事故缺乏数据的分析。

(2)虽已经规定各大企业具有重大危险辨识的能力,以及对重大危险源检测并监控的能力。但当前企业管理水平与危险辨识能力呈现高低不均匀特点,相关数据缺乏分析价值。另一方面,企业不同其对危险源辨别能力也有所差异,难以进行统计分析工作,缺乏以政府角度对数据进行的统计与分析。

2.1.3 事故特点

(1)危害性。事故发生后,轻者造成财产损失,重者导致人员伤亡。且往往伴随着混乱因素的发展,造成恶劣的社会现象。

(2)普遍性。由于事故发生的因素较多,因此人们在生产活动中,无论是人类活动、设备使用、亦或是外界因素都将造成各类危险的发生。因此,事故发生具有普遍性特点,而其发生条件也有所差异。

(3)必然性。事故的发生存在一定必然性,该种必然性是伴随某种客观因素而存在。当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外界因素与主观因素,进而导致不同程度的事故。

(4)随机性。事故的发生往往伴有随机性,于时间、地点、形式均难以辨别,且后果与严重程度也无法准确预料。即便在1m高的脚手架上摔在地面,也有可能造成脚踝等位置发生骨折。

2.2 建设安全监督管理模式

2.2.1 风险管理

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风险管理作为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逐渐在国外盛行,尤其在土木工程领域中备受关注。风险管理与众多领域有关,如建筑工程、道路工程、桥梁以及水利等均有所涉及。风险管理贯穿工程始终,旨在降低并有效控制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进而为工作人员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同时,风险管理也是规划方式,通过该举措进而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尽最大可能减少损失,主动预防危险。

2.2.2 监督模式

我国当前的监督管理模式中,若想要有效提升风险管理力度,笔者认为应大力发展安全文化建设以及从业人员的执业素养,而政府监管部门则应充分发挥预防引导能力,填补风险管理工作的空白。对风险的监督模式不应停留在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中,监督管理有关部门应针对事故发生原因仔细分析,并建立具有针对性的监督管理措施。

笔者认为应建立“项目风险预估、事前控制与监控”的管理体系,进而有效提升监督管理效果。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引入风险管理办法,形成系统的、规范的指导性文件,严格督促并监督施工现场的行为。其次,与监督人员而言,应带有目的、问题的角度实行监督职能,全面贯彻落实该监督管理体系,并对施工环节中的重点危险事项加以控制,在施工现场必须保证安全状态下,方可开始工作。

2.2.3 管理体系

以工程项目为核心,设置专项检查、内部监督、实体检测、日常巡查等环节,进而组成完整的管理监督体系。

(1)日常监督小组对工程风险辨识、安全监督工作等方面做好巡查与抽查工作,对工程项目负责。

(2)专项小组则针对起重设备、深基坑等危险系数较高的项目提供专业的监督与抽查,并将检测结果反馈于监督小组。

(3)检测机构对施工场地的日常用品做好抽查工作,例如安全帽质量、扣件质量、桩工机械等设备的安全性能进行检测,并将结果及时反馈于监督小组。

(4)内部监督小组应对施工场地定期抽查,检测施工行为是否安全,并定时进行监督,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上报[2]。

2.2.4 管控流程

以施工企业为源头,将施工中可能存在的较大危险源总结并上报于监督小组,监督小组针对该报告进行前期审核工作,再形成书面的项目风险监督档案与监督计划,录入计算机管理系统中,由日常监督检查小组完成每日的现场监督与检查。

该风险管控流程的核心问题是要求监督人员具有专业的工作能力,并熟练掌握风险管控技巧与办法,及时分辨关键的风险点并提出可行性举措。另外,企业可以建立相应的工作细则,加强对监督人员的培训,不断提升监督管理人员的基本职业技能,并解决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同时,设立专门的业务抽查检验小组,随时抽查相关工作技术人员业务能力,考核通过继续工作,考核若未能通过则应继续参加培训组织。

2.2.5 及时辨析风险

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应具有辨别风险的能力,根据事故的成因,以不安全状态为起点,将事故进行分类,进而罗列出常见的工程风险点。同时,建立专业的调查统计表格,以专家打分为手段,根据风险所造成的事故等级,以及事故发生的概率,进行评估与打分,并对得分相近的事故统计起来,综合管理。针对专家打分结果,将事故类型以及发生概率综合分析,结合住建部所提出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为基础,寻找其中相同点与不同点,并加强对重点风险事故的控制能力,有效避免施工现场发生是事故的概率[3]。

2.2.6 实例

在我国某市某区的工程修建中,便建立了风险管理体系。该建筑架构层结构较大截面梁为 400×1000,400×1200,400×1500,300×1000;屋面层较大截面梁为400×1000;由于建筑较大,必须建立完善的风险辨识体系,并形成了风险内与安全状况分析表格。如坍塌、起重伤害、机械伤害、触电伤害等等。进而有效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促进工程顺利进行。

3 结论

综上所述,风险管理在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中具有较大应用意义,其是保证施工场地安全的基本举措,也是促进施工环节顺利进行的根本。在日后的发展中,应以本文为参考,制定并完善建设施工中的风险监督管理体制,全面落实进而有效提升安全管理能力,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1]李森林.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模式研究[J].四川水泥,2015(11):345.

[2]左林涛.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

[3]马威铭.风险管理在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中的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3.

猜你喜欢
监督管理风险管理工程施工
采暖工程施工常见问题探究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探讨自来水管道工程施工的通病与防治
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1:26
BIM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论高层建筑电气防雷接地工程施工
加强粮食流通监督管理的思考与探讨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商周刊(2018年23期)2018-11-26 01:22:28
带头增强“四种意识”推动监督管理常态化
中国盐业(2018年13期)2018-10-26 01:12:48
某区放射卫生防护监督管理的做法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