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下沉广场与城市枢纽交通区的适配

2018-02-14 09:36:01姜明霏
建材与装饰 2018年15期
关键词:公共性流线人流

姜明霏 刁 艳

1 城市枢纽区的属性

城市交通枢纽的形成与城市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建设,在高速发展、扩张下,新城的拓展与旧城的改造、城市与城市之间城际沟通互联的加深,城市规模与形态都获得本质上的提升,相应伴随的交通行业同样快速发展。这也促进着作为城市交通节点的交通枢纽在服务水平和建设程度上与其取得同步,从而使交通节点的功能获得加强,也就形成了现代城市交通枢纽。其涵盖着城际之间的高速铁路、公路、客运交通等交通模式也包括城市内部的交通联系。人流大、车流多的属性使得城市交通枢纽区也成为城市中极其重要的中心区域。其具有很多特性,如综合性、公共性、集约性、资源共享性等。

①从综合性来看,其主要表现在多种交通形式、通往各地的人流,同时与各种相应的服务设施共同构成城市的枢纽区域。其作用的多样性带来了它综合性这一属性同时带来其需求的综合性与复合性。②城市交通枢纽区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城市交通枢纽区组织城市内外铁路、客车、汽车等公共交通,是公共性交通空间的结合点。而其使用者和使用性质的公共性决定了其空间对公共性特质进行分流、疏散、汇总等处理。③城市的用地资源的有限性与现代交通高效、便捷的特性、多种城市交通相结合共同决定了城市交通枢纽区的集约、资源共享的特性,也使得在有限的空间尽量的满足复杂、多元的使用功能。

2 下沉广场的属性

2.1 下沉广场与城市广场

从空间的布置模式来看,城市广场分为平面型广场和立体型广场。平面型广场,功能在开阔水平面内铺开,视野开阔;立体型广场,将平面铺开的空间,立体化、多维化地进行处理,将空间、流线进行分层。下沉广场即是立体型城市广场的一种处理形式,在尺度安排合理、得当时,会形成更开阔的视野,且在突出地上建筑等建筑的同时,下沉式广场具有更丰富的空间处理形式,能更有机的与周围建筑、环境形成呼应、构成整体。

2.2 下沉广场的功能特性与作用

城市下沉广场虽然在具体功能构成上根据所处环境不同,其功能侧重也有所不同,但其主导功能主要有三种:交通疏导和缓冲、休憩活动、作为城市景观。

(1)交通疏导和缓冲:下沉式广场交通方面通过立体化的处理方式,联结地上与地下空间,利用垂直高差的变化实现人车分流、分层,尤其在城市交通枢纽区域,其疏导作用最为显著,对于地上、地下交通的衔接,也起着缓冲的作用。

下沉广场在起疏导作用时要本着“引进来-留下来-导出去”三步走的理念,才能保证其通而不滞,进而达到交通疏导、缓冲的作用。而其主要通过下沉广场与道路的组合实现,方式一般有三种:①下沉广场位于建筑的一侧,封闭式庭院布局的广场不直接与公共城市道路关联,公共交通车辆在城市道路上停靠,车流对广场中流线不产生直接影响;②下沉广场采用用立体交叉式的布局,利用坡道将出入公共交通的人车分层疏导,进出人流、车流互不干扰;③下沉广场与城市道路的联系通过停车场。在下沉广场一侧布置停车场,与人流活动区域明确分开。下沉广场,作为存在“下沉”这一突变的空间,其也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地上空间开始向地下空间延伸,风、光、热环境的陡然改变,空间层次的丰富,都引导人流在下沉广场这一空间进行活动。

(2)休憩活动:下沉广场作为城市广场的一种,同样承载供使用者休憩活动的作用。下沉广场在空间中产生变异,与周围环境紧密联系又富于变化其下沉的形式既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又创造一个更为私密的、更安静和舒适的环境,也让富于变化的空间充满了层次感与趣味感,吸引人群向其聚集并进行休憩等活动。

(3)作为城市景观:下沉广场富于变化的空间在景观布置上也有也有独特的优势。引入水体、绿化并运用园林设计手法的下沉广场的景观往往会作为城市或区域的象征与标志。有些下沉广场更是从地域材质、历史文化等方面入手,创造出充满个性与生机,同时让使用者乐在其中的开放公共空间。

3 从实例看下沉广场与城市交通枢纽的适配性

3.1 上海五角场环岛下沉式广场

上海五角场环岛下沉式广场,位于红湾五角场——上海市四大城市副中心之一,同时是邯郸路、四平路、黄兴路等五条发散型大道的交汇处,又与上海中心城区西南部的徐家汇遥相呼应。随着城市不断的扩张发展,这个区域已经发展成为北上海商圈乃至整个上海最繁华的地段之一。其场地所处位置交通环境复杂:中环线高架桥将其穿越,将这个大型商业区切开分为南北两部分,打破了该区域原有规划的整体布局,不仅破坏了商业中心的整体性,也对这一区域的流线产生了干扰。下沉广场的出现,恰恰将场地的劣势转为优势:重新整理了商业区混乱的流线、将两片分开的商业区域重新建立了有机地联系;以水为主题,融入生态理念,采用多层次、多功能的绿化和绿色能源,进而形成“城市绿洲”;充满现代性的造型,不仅展现了地区特性也成为该地域具有纪念性的标志。

3.2 洛克菲勒广场

洛克菲勒广场是城市下沉广场的经典案例,作为在洛克菲勒中心建筑群中小下凹广场,比起交通上的疏导作用,其在景观上的精心布置及其与建筑群整体的关系更让人值得思考。

小小的下凹广场在高楼林立的商业丛林里,吸引人注意的地方,其下沉4m形成的高差对比不得不算上一点。在高楼林立的中心商务区,正是这种空间上的陡然变化带来由仰视到俯视的视角切换,在“城市森林”中,其瞬间“凸显”。再来,下沉广场也一定程度上避开了噪声等的干扰,划分出一片更加安适的场所,使其虽小却使用率极高。当然其作为处于商业区中的地下广场,也具有在交通上联结周围几座建筑的功能。正是在种种功能共同下,在体量毫无优势的小小下凹广场却有人络绎不绝,甚至成为标志之一。

4 结束语

下沉广场处理上也有一定难度,其功能、空间复杂化的同时,设计上也就需要的多元化考量,这也使得其在设计上产生了难度。城市交通枢纽区域的复杂流线梳理,与下沉式广场的多元空间结合,不仅疏导了城市交通枢纽枢纽区域混乱的流线关系,同时还为下沉广场的空间排布提供清晰的调理,丰富了其功能,吸引了人流,提高了服务性。

[1]曹晖,陈志龙,郭东军.城市下沉广场设计[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5:71~74.

[2]邓成海,吴涛.城市功能型下沉广场结合环境设计研究[J].四川建筑,2014,3:19~22.

[3]任利升.城市下沉广场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5:276.

[4]刘旭昱.地铁与城市下沉广场——创建宜人地下空间[J].中外建筑,2009,7:79~80.

[5]章玲.结合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下沉广场设计研究——以上海为例[D].重庆:重庆大学,2011.

猜你喜欢
公共性流线人流
虚拟公共空间中的乡土公共性重建
今日农业(2022年4期)2022-11-16 19:42:02
间隙、公共性与能主之人:楠园小记
现代装饰(2022年1期)2022-04-19 13:46:32
几何映射
多次人流可导致宫腔粘连致不孕
无痛人流危害多,是保是流不要拖
任意夹角交叉封闭边界内平面流线计算及应用
中国社会组织公共性研究述评
超导可视联合卡前列甲酯用于早早孕无痛人流术的效果观察
浅谈PAC对人工流产术患者的影响
大型综合交通枢纽流线组织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