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
(昌吉州木垒蝗虫鼠害测报防治站,新疆 昌吉 831900)
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影响,我国的新疆地区不仅形成“三山两盆地”的特殊地貌形态,而且还分布着极为广阔的草原资源。但因为区域内环境形势比较复杂,牧场分类各异,使得该地区内不同草原生态环境之间的差异较大,所面临的草原病虫害种类也有所区别。但其中比较突出的草原病虫害,莫过于蝗虫与鼠害。以下,作者将围绕新疆木垒县草原治蝗灭鼠工作展开研究,剖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近几年,我国各地的草原虫害现象频发,且危害程度愈加严重。尤其是在木垒县,每年因草原虫害所引发的牧草损失逐年上升,不仅造成该区域天然草原退化现象严重,而且还威胁该地畜牧业的健康、持续地发展,给当地农牧民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为此,研究草原治蝗灭鼠工作存在的问题,做好虫害的预防与治理工作至关重要。
以木垒县草原虫害治理工作为例,通过研究发现,其在治蝗灭鼠工作方面,虽然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不可否认,现阶段下,在木垒县、新疆域内乃至全国范围内,对草原虫鼠害的预警与防治能力仍然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既缺乏完善的虫鼠害发生应急体系,又缺少事前准确检测、事中有效处置等的技术手段,同时在资金与技术人员投入方面,也存在较大的不足。受这些因素影响,使得当前对草原虫鼠害治理工作缺乏充足的科技与人力支撑,造成虫鼠害的防治存在一定的不足与缺陷。
在对虫鼠害防治方面所需配备的基础设施、设备等,不够齐全、完善,如一些经济条件较为落后的地区,未能齐全配备一些预防草原虫鼠害的车辆、发电机、喷药用具等,致使虫鼠害的预防与治理工作未能得到切实执行和处理。
当前,资金短缺是制约草原虫鼠害治理工作的重要“短板”,同时也是较为突出的一个问题。尤其是在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的高原山区,可用于防治草原虫鼠害的资金极为有限,使得可进行虫鼠害防治的草原范围较小,部分发生虫鼠害的草原得不到及时、有效地处理,进而引发大面积的扩散,给区域内所有的草原生态系统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加之部分地区还存在过度放牧的情况,造成草原的地面暴露面积不断增加,使得一些以掠食蝗虫、老鼠等有害生物的天敌因无处可藏身而暴露,最终导致这些天敌对草原蝗虫、老鼠等有害生物的抑制作用不断被削弱,给整个草原生态的平衡带来巨大影响。
针对上述问题,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应对:
在整个新疆地区范围内开展虫鼠灾害预警报告工作,除了针对重点区域进行针对性的控制以外,还应当重点灾区设立蝗虫鼠害等预报指挥部,并由自治区蝗虫鼠害控制中心总部制定虫鼠害情况调查系统,安排具体时间进行灾情调查,及时掌握自治区各个县域内蝗虫鼠害的发生规律与发展趋势,并将灾情预报情况、控制指标等及时提供给当地政府相关部门,为其制定正确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依据和参考,以此来规避大范围虫鼠害的发生。
对草原蝗虫鼠害的防控重点对策之一是改变治理方法,扩大治理范围,并通过行政措施、生物防治技术等实施综合治理。如对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人为因素进行干预,以改变虫鼠栖息的环境,使其变得更不易繁殖和生存,这无疑是根治虫鼠害的重要途径之一。此外,还应当对天然草地进行改良,增加牧草覆盖面积与高度,抑制蝗虫鼠害种群的生存,进而达到控制虫鼠害、保护草原生态平衡的目的。
最后,应当进一步加大对治理草原虫鼠害的资金保障力度,尤其是对于一些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更应当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以避免因资金缺乏而导致对草原蝗虫鼠害防治不到位,进而给整个地区的畜牧业发展招致风险隐患。
[1]贺达汉,郑哲民.环境因子对蝗虫群落生态效应的数值分析[J].草地学报,1996(3):213-220.
[2]李新华.天山北坡草地蝗虫群落的数量分类与排序[J].草业科学,1993(2):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