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浩明,李宗云,赵灵杰
(苏州市质量技术监督综合检验检测中心,江苏 苏州215133)
2016年10月13日,新修订的国家标准GB/T 5849-2016《细木工板》正式发布,并于2017年5月1日正式实施,代替了旧版标准GB/T 5849-2006《细木工板》。10多年以来,旧标准极大地提高了细木工板的产品质量,规范了细木工板企业的生产,推动了细木工板的出口,在市场化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和人造板制造技术的提高,很多性能指标和检测方法已经滞后于行业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因此,全国人造板标准技术委员会及时下达了修订任务,并组织相关单位对旧标准进行了修订并实施。如何贯彻好这个标准是许多业内人士关心的问题。文章将对新标准修订的内容与旧标准进行对比和分析,以促进业内相关部门和人员更好地理解新标准的内容。
新标准内容规定了细木工板的术语、定义、分类、命名、组坯指南、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等,并增加了组坯指南条款。新标准还对适用范围进行了更改,删除了旧标准不适用于空心细木工板的说法。
新标准修订了部分术语和定义。其中对细木工板的定义作了较大改变,旧标准称之为具有实木板芯的胶合板,是一种较为特殊的胶合板,新标准则是把它定义为和胶合板并列的一种人造板。新标准中表板的定义中表面层改为了最外层;板芯删除了木格结构板;芯条删除了方格芯条的种类;胶拼细木工板和不胶拼细木工板这两个定义则突出了侧面拼接;芯条侧面缝隙和芯条端面缝隙删除了实体的说法,因为现在市场很少有空心板芯了。新标准把波纹定义为了一种缺陷,而旧标准并不明确。新标准中删除了对实体板芯、方格板芯、实心细木工板、空心细木工板的定义。
新标准删除了3种分类,分别是按板芯结构分的实心细木工板和空心细木工板;按使用环境分的室内细木工板和室外细木工板;按用途分的普通细木工板和建筑细木工板。新标准保留了对细木工板的3种分类,分别是按板芯拼接状况分的胶拼细木工板和不胶拼细木工板;按表面加工状况分的单面砂光细木工板、双面砂光细木工板、不砂光细木工板;按层数分的三层细木工板、五层细木工板、多层细木工板。在命名方面,新标准以面板和板芯的主要树种进行命名,而旧标准是以面板树种和板芯是否胶接来命名。
新标准将旧标准中对材料的要求和板芯的质量要求合并为组胚指南的内容,且板芯芯条宽厚比由原来的3.5提高到了4.0。
尺寸和外观方面,新标准删除了用翘曲度来分等,只保留了按外观条件来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同时增加了平整度的要求。
新标准中理化性能方面的横向静曲强度取消了平均值和最小值的要求,只保留了总体的技术指标。新标准中胶合强度和表面胶合强度项目变化较大,近10年来,我国进口的橡胶木越来越多,而南方一带的桉树速生林不管是生长量,还是蓄积量均增长强劲,其主要用途就是制造胶合板和细木工板,因此新标准增加了橡胶木和柳桉作为用材树种,其胶合强度技术指标≥0.70 MPa。旧标准规定三层细木工板不做胶合强度和表面胶合强度的检测,当表板厚度<0.55 mm时不做胶合强度检测,当表板厚度≥0.55 mm时,五层及多层细木工来板不做表面胶合强度的检测;新标准则规定细木工板每个胶层都需要做胶合强度的检测。但是,当表板厚度<0.55 mm时,细木工表板胶层不作胶合强度的检验,检测其它胶层胶合强度时,应砂掉或刨掉表板后,再制作试件重新检测。新标准取消了根据表板和芯板的厚度来确定换算系数,旧标准规定当表板厚度≥0.55 mm时五层及多层细木工板不进行浸渍剥离的检测,新标准则没有这种要求,不管层数是多少,均要做这项目的检测。甲醛释放量的项目新标准取消了E0,E1,E2三个级别标志,最新版本的GB 18580-2017《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只规定了E1级别板材的限量。
新标准增加了平整度的检测方法,删除了翘曲度的检测方法。新标准的试样制取图作了较大的改动,使示意图符合新项目的要求。浸渍剥离性能项目中新标准增加了浸渍剥离试验的试件个数,由原来的6个增加到 了12个。新标准试验前的试件处理条件要求统一符合GB/T 17657-2013《人造板及饰面人造板理化性能试验方法》中的Ⅱ类浸渍剥离试验,旧标准对于室外用细木工板按Ⅰ类进行,室内用细木工板板按Ⅱ类进行。新标准横向静曲强度项目的试件个数也增加了,由原来的6个增加到12个。新标准在胶合强度项目上由于删除了室外用细木工板和室内用细木工板的分类,对胶合强度试件试验前的预处理也随之改变,新标准的方法为让试件统一放在(63±3)℃的热水中浸渍 3 h,试件取出后置于室温下冷却10 min,试件也不再根据表板厚度的多少采用A型或者B型,而是均采用A型试件尺寸,即槽口宽度均为25 mm。新标准中甲醛释放量的测定方法有所改变,旧标准采用的是干燥器法,新标准则采用的是气候箱法。干燥器法只用于生产质量控制。
新标准中出厂检验的理化性能项目为含水率、横向静曲强度和甲醛释放量,减少了旧标准中对胶合强度、表面胶合强度和浸渍剥离性能检验的要求。
新标准分别规定了外观质量检验、规格尺寸检验、理化性能检验的抽样方案,同时抽样的样本量也发生了变化。旧标准中只有规格尺寸检验的抽样方案,板芯质量和理化性能共用一个抽样方案。
新标准修改了对横向静曲强度的判定规则,并规定了判定细木工板等级的要求。
旧标准将细木工板定义为一种特殊的胶合板,这个定义和GB/T 18259-2000《人造板及其表面装饰术语》中的定义明显矛盾,新标准则将之定义为和胶合板并列的一类人造板,增加了其外延内涵,更加严谨和规范。新标准删除了实体板芯、方格板芯、实心细木工板、空心细木工板的定义和分类,只保留了三种分类方法。旧标准中的分类方式过于冗长且混乱,除室内用细木工板和室外用细木工板及按层数分细木工板以外,其它分类方式的技术要求均相同。新标准改变了细木工板的命名方法,新的命名方法可以让消费者更加直观地了解板芯和表板所采用的树种。旧标准则对板芯的树种命名并未涉及,因此对于板芯的树种使用理解的不同而引起的各种质量争端屡见不鲜。
新标准中组坯指南条款的增加简化了旧标准中材料和板芯质量的双重要求,使得标准更加简洁明了,有利于细木工板生产企业对生产工艺进行规范和质检机构人员对细木工板工艺的进一步掌握,还有利于普通消费者对细木工板结构组成的了解。新标准中芯条宽厚比由原来的3.5提高到了4.0。细木工板的板芯一般是经过锯解的十多毫米厚的板条,芯板是经过单板旋切机旋切的单板,板芯的质量好坏至关重要,若板芯厚度不匀,在热压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局部凹陷,板条之间就会胶接不牢固,从而影响浸渍剥离性能,在浸泡过程中易出现剥离或分层现象。
新标准要求对细木工板的每个胶层都要做胶合强度的检测,旧标准对三层细木工板不作要求。实际上,胶合强度反应的是各层单板之间的粘合牢固程度,不管层数的多少,都可能出现各层之间粘结不牢固的现象。新标准对于表板厚度<0.55 mm的细木工板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都需要进行表面胶合强度的检测,不再和层数相关。总体上,新标准对细木工板的要求更加严格了。
新标准取消了旧标准中当表板厚度≥0.55 mm时,五层及多层细木工板不进行浸渍剥离检测的要求,即不管表板的厚度是多少、层数是多少,都需要做浸渍剥离的检测。事实上,细木工板在使用过程中,无论表板厚度多少,层数多少,都有可能会出现板芯和芯板的脱胶剥离现象,浸渍剥离是细木工板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常出现的不合格项目之一。材质差异、芯板与板芯的含水率差异、用胶质量和施胶工艺、板芯的厚度的均匀度、板芯的质量、芯条的拼接工艺,都会影响到产品的浸渍剥离性能。导致产品浸渍剥离性能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如下:①表板、芯板、板芯使用的树种差异过大,由于不同树种的湿胀性不同,造成板内不同层之间内部应力过大而导致胶层剥离和开裂。②表板、芯板、板芯的干燥方法不同,某些企业可能从不同渠道购买的这三种材料,从而导致材料含水率差异过大和吸水膨胀程度差异,进而导致板内胶层分层和开裂。③胶粘剂粘结强度不强,防水性能差,施胶量过少,均匀性差同样使胶层容易剥离。④板芯厚度不均或者芯条之间的缝隙过大导致胶合面积减少,胶结不充分,从而影响各层之间的强度。
细木工板作为一种结构材料,有较高的物理力学性能的要求,其中横向静曲强度是比较重要的指标之一,该指标能反应细木工板产品的抗弯承载力和抵抗受力变形的情况。新标准取消了依据平均值和最小值来判定产品合格与否,而是采用了指标符合的百分率这一统计方式来进行判定,增加了判定质量的可靠性,将提高检测的准确度。
新标准的甲醛释放量必须符合 GB 18580-2017《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的强制性标准,和新版胶合板标准一样取消了E0级的说法,E0级目前也仅是日本和芬兰两个国家在强制执行,对其他国家而言都是自发标准,而非强制执行标准。今后,该项目的检测方法改成气候箱法,将更加真实地模拟板材甲醛在真实环境中的释放,测试必将更加精准和科学。
GB/T 5849-2016《细木工板》标准的实施,必将促使企业加强质量意识,改进生产工艺,研发新技术,增强环保性能,提升产品质量。标准的实施有利于人造板行业的发展,将为消费者带来更多更满意的产品,提高我国人造板业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GB/T 5849-2016,细木工板[S].
[2]GB/T 5849-2006,细木工板[S].
[3]GB 18580-2017,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S].
[4]GB/T 17657-2013,人造板及饰面人造板理化性能试验方法[S].